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南京《周末》专题 > 正文

林艺:中国民间性家教第一人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4月06日18:10 南京周末

  -本报记者 陈璐

  虽然林艺这个名字很难和一个黑龙江的憨实汉子联系在一起,但是他的为人却真的是地地道道的憨实。为什么这么说?记者为了联系采访,在他的博客上留言,并且留下了电话,希望林艺能够联系上本报。同事对记者说,你真是的,这年头,哪个采访对象还会自己打电话来说可以采访啊。结果,就在留下电话的这天下午,林艺真的打来了电话。

  林艺是谁?他只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小老百姓,学历不高,甚至连固定的工作都没有。但是他又不普通,他利用博客开起了全国第一个免费的中学生性家教热线。也许,他的学识,他的经验并不一定比你丰富,但是,难能可贵的是他关注到了一个特别应该去关注,但又被很多人忽略的问题,同时他运用了一个我们每个人都可以去使用且没有门槛的渠道和途径。

  “性问题”在我国一直是一个很敏感的话题。现在,人们普遍关注的都是大学生性教育问题,很少有人会注意到中学生。中国有很多性教育工作者,他们一直在抱怨工作的举步维艰,那为什么没有更多的人想到在网上开这种性教育博客呢?林艺的博客——中学生性家教手记,现在在网络上的确是引起了很大的轰动,点击率高得惊人。但是在这些追捧声中,我们还听到了另一种声音,那就是质疑声。这是一个非常好的现象,网络博客,实际上给大家提供了一个敢于挑战、敢于发问、敢于质疑的空间。

  “性家教”从偶然的聊天开始

  去年林艺因为这个“性家教”的博客得了中国博客大赛三等奖。记者问:“博客一直是免费的,什么时候也能借此建立起一个产业,收费挣钱?”林艺笑了笑,说:“不会的,如果是想挣钱,机会早就有了。我的目的是帮助这些有性困惑的中学生,帮他们解决性困惑、情感困惑,但我觉得仅仅靠我一个性家教是解决不了问题的。中学生是一个庞大而弱势的群体,他们的思维能力,包括他们的举止自制能力都是非常弱的,和大学生比起来,我们更应该关注中学生。”

  说起如何开始“性家教”,林艺回答说:“两年多前,我在网上用QQ聊天的时候遇上了一个十几岁的初中生,他向我请教关于性和情感方面的问题,我开始关注中学生这个群体。于是我开始在QQ上帮越来越多的初中生解决情感、性方面的困惑。有的学生问我是干什么的,我说我是老师,就是性方面的咨询老师。此后就有不少孩子陆陆续续问我这方面的问题。”当说到“我说我是老师”的时候,林艺嘿嘿笑了一声,听得出来,他自己也觉得有点不好意思,因为他并不是什么专业的教师,到现在为止,他只是一位自由撰稿人。其实,在网上聊天很多人都不会透露自己的真实身份。这个操着北方口音说话真诚的黑龙江大汉,他的小小谎言也只是想帮助更多的人。

  从那次网上聊天以后,越来越多中学生的提问,使林艺觉得中国在性教育这方面的薄弱,于是萌生了要当中学生“性家教”的念头。林艺说:“就是‘书包里掉出一盒避孕套’这件事让我决心把‘性家教’做下去。”《书包里掉出一盒避孕套》是林艺在博客上写的第一个案例:

  一个十几岁的女孩在小学六年级时就有了初吻,初二暑假时发生第一次性行为。就是这样一个在花季年龄的少女,却在QQ上对一个陌生人说:“我上初三,他上高二。我再也不想上学去了,我想让他带我私奔,玩够了,就一起去死……”原因是她在学校的时候书包里掉出一盒避孕套被同学嘲笑,老师要求其家长到学校。而和她对话的那个陌生人就是林艺,当时他的直觉就是“我必须阻止她!不然,不幸的不仅仅是她自己,还有那个男生以及他们两个的家庭!”聊天中这个上初三的女孩对他敞开了心扉,向他诉说了自己的困惑,当然林艺没有辜负这个女孩的信任,帮她解决了问题。可是之后,林艺并没有觉得轻松。事情背后的原因,让他觉得沉重。

  印象最深的一次家教

  当记者问林艺,在做了这么多家教以后,哪一次是给他印象深刻的。他一点都不含糊地说:“其实每次都非常深刻。因为这关系到孩子心理和生理的健康问题。中学生在性方面的困惑,主要是发生性关系以后怎么办?会不会怀孕?他(她)是不是真的爱我?在我的求助者中,女生比较多。我觉得这主要是一个心理状态的问题,女孩子心理承受能力比男孩子弱,所以心里的困惑也多一些,再就是女生遭受性侵害的机会比男生多,这会给她们的心灵打上烙印,有心理问题存在,她们就会想问,并且有很多问题要问。”

  林艺举了个例子说:“我遇到一位这样的求助者。她叫冰儿,是一个勤奋好学、性格内向的好孩子。在学校,她是老师的好学生,学生的好榜样。在家里,她更是爸爸和妈妈的乖女儿。班级里早就有人恋爱,她从来不闻不问。因为她各方面表现都很好,总有男孩子围着她转,她却表现出异常的冷静,绝不让哪个男生看到一点希望。她因此被同学们戏称为‘冰美人’。在别人的眼里,她一直都是一个只知道学习的好孩子。可是,又有谁会知道,就是这样一个人见人夸的好孩子却正饱受着一种难言的煎熬呢?她在QQ里对我这样说:‘都是我自己的问题。我一直都是爸爸妈妈的好女儿,我怕做出坏事对不起他们,我也怕对自己带来影响。可有时候我还是在想,如果谁能让我怀孕,并保证不对任何人说,能保证完事之后不再缠着我,那我真的希望这个人能来强奸我。我也不知道自己是怎么了,特郁闷,特痛苦,总想自己出事,总想自己做出点事,可又总怕自己做出那种事。有时,头痛得都要炸开了。”

  “其实向我咨询求助的每个女生都是好女孩,我对冰儿说,你也一样。只不过是在一些自己辨识不了的地方迷失了方向,有的一时找不到出来的路,有的则被心中的恐惧吓倒。其实很多事情往往都没有那么可怕,只要把思维的面孔转个方向,或许就会轻松地走出那片禁区。”林艺整理了一下心情,接着说,“我还对她说,其实这种欲望哪个女孩子都有的,不是只有你自己这样,这一点你首先应该清楚。知道了这一点,别再把这件事情看得那么重,自己就会不那么太过于自责,心理的负担就会轻了。再多参加一些户外活动,少把自己一个人关在屋子里,渐渐地就会好起来的。”

  结果,冰儿真的在林艺的劝导下,花了三个月的时间走了出来。

  遇到的苦恼和困惑

  在林艺决定要当“性家教”后,他开始在一些中小学生教育论坛上贴帖子,帖子上写了提供免费的性教育咨询并留了他的热线QQ和信箱。做这种公益性的事,理应得到支持,可事实并非如此。当性家教也有令林艺感到苦恼和困惑的事。刚开始在论坛上发帖的时候,他刚发上的帖子就被删。“我的帖子贴上就被删,我就是写提供免费性教育咨询,并不是什么广告,可就是老被删。还有一些人跟帖,我想看的,可很快就被删了。但有些露骨的广告在那却不会被删,我就搞不懂这是为啥。”

  博客开始在网络上流行后,林艺终于有了一个更大的平台让他和中学生、大学生进行交流。林艺很清楚地记得2005年10月18日那天他在网上注册了一个博客。博客这个对于很多不了解的人来说只是个概念的东西,林艺却真的认真地花时间去研究了。他不好意思地说:“我花了两天时间才搞明白这个博客到底应该怎么用。”之后,林艺开始在他的博客上贴一些性家教的案例、解决方法还有一些专家的言论等等。他还在博客上留了热线QQ和邮箱。随着博客点击率的上升,林艺热线QQ上的人越来越多,他说:“我现在QQ有时候只敢隐身登录,只要一上就有几十个对话框同时打开,一个人根本忙不过来。”他博客里的人气也越来越旺。现在博客的点击率已经超过了100万。

  爱人怒砸电脑

  林艺的职业是自由撰稿人,他以前给很多报纸、杂志投稿,一个月的收入也有三四千,可现在他把大量的时间花在做中学生的“性家教”上,对他的经济、生活都有了影响。这个黑龙江男子也有着自己的苦恼。他说:“我现在根本没有时间写稿、投稿,就是写也是很快地糊上一篇,然后赶快投出去。就是发稿也是一些和性教育有关的稿件。”林艺还说:“我爱人对我做这件事情也不支持。有一次,我上QQ到半夜,被我爱人看到了,她使劲砸电脑,说我是变态,说我净给这么大点的小孩子谈这些问题,她很不理解。后来过了很长时间,我把QQ聊天记录都调出来给她看,看完以后,她觉得我的确是在帮助别人,后来局面就一点点地扭转过来了。”

  2006年情人节那天在网上很流行的一个帖子叫《情人节,请女生们系好裤腰带》,也是出自林艺之手,这篇稿子被很多网站转载,可并没有为林艺带来任何的经济收入。林艺说:“这篇稿子有时效性,我是在情人节前写出来,想提醒女生们的,本来是想投稿的,可是怕时间来不及,发不出来就过了时效,所以就贴在我的博客上。人家有些文章上可以写着不得转载,可我的却不行,我是要给中学生看的,是要帮助他们的。”

  理想:让“性家教”下岗

  对于我国的中学生性教育,林艺的看法是:“中国的性教育没有一个尺度,数理化可以有个教学大纲,可是这个性教育却没有,有些老师想在课上讲这方面的知识可也没办法。”他还说:“我就是想通过我推动一下中国的性教育。我想唤醒社会大众对中学生性教育的关注,让更多的人比如义工、专家在网上为学生们解答性方面的问题,帮帮这些孩子。”

  林艺做“性家教”是公益性的,他甚至打算办一个性家教公益网,而问及他的理想,林艺却真诚地说:“我想用这个事情引起国家有关部门的注意,如果再不注意这个问题,后果不堪设想。我希望向我咨询的人越来越少,因为只有这样才能证明中学生的性教育跟上来了,性教材也完善了。还希望哪家大企业老总牵头,组建一个专门关注未成年人性健康教育的组织。这是一个爱心组织,是一个集调查研究、知识传授、提供救助、释疑解惑为一体的公益性组织。还有,我最大的愿望就是孩子们都没有性方面的问题,向我咨询的人越来越少,让所有的‘性家教’都下岗。”

  目前,林艺还在网上征集版主和性心理(生理)答疑志愿者。据他所说,反响还不错,很多网友都非常踊跃地尝试。因为之前有过质疑他的声音,他为现在网友的支持表示欣慰。

  相关专题:南京《周末》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收藏此页】【 】 【多种方式看新闻】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