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CCTV《面对面》专题 > 正文

熊猫爸爸张和民:被熊猫咬伤不舍得打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4月12日16:44 CCTV——《面对面》

  解说: 张和民,1983年毕业于四川大学生物系,在卧龙从事大熊猫研究工作,当时一共分来了110名大学生,由于条件艰苦,后来只留下6位,张和民就是其中之一。

  记者:当时怎么会选择这里?

  张和民:我当时实际上选择的是西藏大学,我写了申请,而且学校还宣称我说我主动
到边疆,最后我们班上有两个党员去了,他们去了我就没有去成。我一看还有卧龙自然保护区是搞熊猫的,我就主动申请到这来了。

  记者:是第二选择。

  张和民:是。

  记者:什么原因让你留下来干了那么长的时间?

  张和民:我在(上世纪)80年代跟中外专家一起合作当中我们是助手,有些时候好多事自己想干,没干成,认为他们有些方面也不一定那么正确,就想回来把这个事情干好,还有我去

留学的时候,看到美国在野生动物保护管理这些方面做得非常,当时给我一个紧迫感,国宝大熊猫,那么有名的,而在很多方面都是不知道的。

  记者:是因为你的工作,你才喜欢大熊猫,还是像很多人那样我喜欢大熊猫,所以才开始关注大熊猫。

  张和民:开始是工作,后来随着工作的深入自己也爱上动物。比如说熊猫发情难这个问题想解决,之后把发情难解决以后,小仔出生的很多,哪有存在一个育幼成活难的问题,又想把这个问题解决,这么一个问题一个问题解决到现在,还没解决完,所以就留下来了。

  张和民:为什么这么多人都喜欢这个熊猫,特别是小孩4岁到8岁之间,是因为他看到熊猫这么温顺,觉得熊猫好像,有点像母亲的样子慈祥可爱温顺。

  记者:它除了温顺的一面有没有另外的一面?

  张和民:当然也有了,譬如说它不高兴的时候,或者说在它的青春萌动期的时候,还有怀孕发情期的时候就比较危险。1992年的时候,我培训一个两岁多的熊猫,我让它上树,最后它在里面呆久了,很热了,它不高兴了,转过头就在我的腿上咬了一口,我还在医院里躺了三个月

  记者:被咬了以后还会那么喜欢它吗?

  张和民:它当时咬我我还舍不得打它,就叫我的同事过来一起把嘴强行扳开。我手上还拿着培训棍,完全可以打它,根本舍不得打它。

  记者:为什么舍不得打它?

  张和民:它在我心目中像自己的小孩一样,想到它的时候比向自己的小孩还多。

  [同期声]记者看熊猫吃竹子

  [同期声]记者看熊猫吃竹子

  记者:像吃甘蔗一样,但是它比人吃甘蔗还灵活,一撕,皮撕了,它选呢,你看,多聪明!选自己爱吃的。这个竹子为什么要插起来?

  饲养员:我们这样是做一个实验,看它是平着放吃得好还是插着吃得好。

  记者:那你每天插一次,吃完了他第二天又来了,它不明白吗?这个地方的竹子被我吃掉了。

  记者:我们今天在园子林看,熊猫吃竹子的动作很潇洒,它先把皮剥掉,动作很干净利落,用牙齿,这是你们训练的还是它天生的?

  张和民:不是,它知道怎么节约能量的,如果在野外的话,它剥皮像人类吃甘蔗,把两边剥掉,咬一口不马上咀嚼,这样咬一口,这边咬一口,把嘴边塞满了,开始咀嚼,然后吃竹叶的时候,它拿着竹叶一拉满嘴都是竹叶的时候,它这个时候拿上,这边也拿上,拿成一把竹叶它就开始吃。

  记者:但是非常有趣,明明是采来的竹子,你们不喂给它,插在地上让它自己吃。

  张和民:这就是模仿野外生态环境,让熊猫感觉到我就在这种自然环境当中 你如果把它横着放倒在地上,给熊猫的感觉不一样,觉得很不自然,也跟熊猫造成一种懒惰的情绪。竹子栽在这个地方,它必须把它咬断拿来,这是一个很自然的过程。

  解说:1987年张和民赴美留学,获野生动物保护和管理的硕士学位,后放弃定居美国的机会,回国主持研究大熊猫繁育工作。14年来他解决了大熊猫人工繁育的三大难题,先后救治帮助繁育大熊猫近200只,在业界获得“熊猫爸爸”的美誉。

  记者:能不能给我们提供独家资料?我们平常外界看不到

  张和民:这是2005年有史以来,使我们大熊猫繁殖史上的一个契机,现在我们中心总共出生了18只熊猫全部成活,其中16只就在中心,有2只在海外,所以这16只熊猫全在一起。

  记者:18这个数字算多吗?

  张和民:最多的,很不容易。

  记者:一般的年份?

  张和民:一般的年份7只或8只。最多就是11只,这是最多的一年。

  记者:在你的头上,有一个称呼叫“熊猫爸爸”,也有一个称呼叫“熊猫之父”。

  张和民:“熊猫之父”是记者的笔误了,本身媒体称我为“熊猫爸爸”,我挺高兴的,“熊猫爸爸”就是“熊猫保姆”嘛,

  记者:有什么区别吗?

  张和民:就是照顾熊猫。那肯定区别大了,我的前辈,那么多的前辈做熊猫研究的,为熊猫保护做了那么大贡献的人都没有称为“熊猫之父”,我不能称。

  记者:大家都知道熊猫有三难,你能不能具体解释一下,三难是什么,为什么会有这三难?

  张和民: 就是说我们当时统计的结果在80年代只有24%的雌性熊猫,还有24%的雄性熊猫能正常发情,这就是我们说的发情难,很多熊猫不发情,怎么喂都不发情,不知道什么原因。第二个难就是配种受孕难,怎么呢?配了种以后的熊猫不生产,没怀孕,做人工授精也不成功。后来我们又发现一个难题,叫育幼成活难,就是熊猫繁殖出来了的,成活率很低,只有30%左右,

  记者:原因呢?

  张和民:原因很多,我举一个例子,有些科学家认为熊猫是吃竹子的,在野外是97%是以竹子为生 , 在圈养情况下,他们也认为圈养的熊猫不用给蛋白质,不用给配合的饲料吃竹子就行了,这是一种错误的观念。 圈养熊猫需要提供其它的营养补充,蛋白质、微量元素、维生素这些都是需要的,所以我们逐步逐步理解这个熊猫以后,把精饲料和竹子兼搭饲养还有水果,还有不同年龄、不同性别提供不同配方,解决以后熊猫发情问题没问题,所有的熊猫到性成熟都能正常发情,也培训这个熊猫,甚至看录像。

  记者:看什么录像?它能看录像吗?

  张和民:它也看,我们要让它看另一只熊猫的交配,它不能到现场,我们要让它看看,培训。有的熊猫配制它的后肢力量, 现在我们中心已经连续六年百分之百的成活率

  [同期声]大熊猫发情,大熊猫产仔

  解说:繁殖的三大难题解决了,接下来面临的就是圈养大熊猫放归自然的问题,现在在卧龙大熊猫保护区就有一只叫祥祥的熊猫已经培训了三年,最近通过专家论证,这只熊猫已经具备了在野外生存的能力,如果这只熊猫放归成功,那么熊猫祥祥就能够参与到野生大熊猫生活当中去,繁殖、留下后代

  记者:放养的过程是不是很顺利?

  张和民:不是太顺利的,熊猫当时放出去,你心里很着急,放出去的时候是一点经验也没有,它只知道人就是它的妈妈第一天,第二天早上去看鼻孔里钻的全是蚂蟥,嘴里、肛门全是蚂蟥,全身都是,一看都是痛心得不得了,我们饲养工作人员说,干脆不放了拿回去,舍不得,但是没办法,我们说一定要让它坚强起来,不要流泪,让它坚持,心要狠一点,让他出去,但是很好,一年以后我们祥祥就知道了,我在哪个地方呆我怎么做,

  记者:它有没有试图找回来?

  张和民:第一年是非常想回来,我们的科研人员饲养人员一去,一走的时候,它有一种留恋,它留恋你,希望你呆下来,那种叫声你就清楚,但是你得狠心,这个时候你不能心软,一心软就完了,那就放不成了。

  记者:有没有发生过放养的熊猫又跑回来?

  张和民:那种情况多,我们有一只熊猫叫白雪,是秦岭的大熊猫到我们这儿来繁殖大熊猫,已经生了好几个小孩,突然有一天它已经怀孕了,它自己很聪明,它把门拴开掉了,开开门自己走了,自己走了以后,我们人员还看到它了,想让它回来但是它没有,径直往山上走了,四年半以后它在这个地方出现了,当时我们不知道它是白雪 。

  记者:没有给它留下标记吗或者芯片什么?

  张和民:有标记,后来才知道。我们技术人员下的命令就是把它赶走,不要去管它,所以我们就把它赶走了,第二天它又来了,我们再看看,再观察,然后第二天下午又把它赶走了,第三天它就不让你赶了,第三天它就直接到我们实验室来了,最后一检查,一看哎呀,高兴坏了,是我们四年前走掉的白雪,因为我们在它嘴唇上做了芯片,有标记的,发现它的臼齿里面插进了一个很大的竹签,化脓了,溃烂,它根本不能吃东西,所以它体重消瘦很严重,兽医赶快把这个东西拿出来,赶快给它消毒、输液。

  下节预告:

  26个冬春交替,大熊猫屡次肩负特殊使命

  [同期]1957年到1983年这个时间段以内作为一个礼品,我们送了24只熊猫到世界九个国家

  张和民:它本身就是我们人工养大的,就相当于我们的儿女一样,你说,它要呆在这儿,你还能把它赶走吗?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相关专题:CCTV《面对面》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收藏此页】【 】 【多种方式看新闻】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