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决策》杂志专题 > 正文

安徽“百强热”的冷思考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4月26日16:48 《决策》杂志

  -本刊记者 贺海峰

  预热,升温,沸腾。

  2006年2月23日,在安徽省十届人大四次会议上,省长王金山作例行的政府工作报告。“建设一批经济强县, 力争有的县进入全国百强行列。”当他朗声说出这番话时,很多人
或许并不知道,此前,安徽10多个经济强县早已开始摩拳 擦掌,意欲在2010年之前争创全国百强县。其中,综合实力排名第一的宁国市决意在2至3年之内实现这一目标。

  据悉,向全国百强县发起的这场集体冲击波,其阵容之庞大、声势之浩大,在安徽县域发展史上绝无仅有。

  面对龙腾虎跃、争先恐后的全国县域经济竞争新格局,人们不禁要问:这些县市是不是急了些?5年时间是不是短了 些?

  梦想与现实的落差

  梦想不等于现实。

  2005年10月22日,国家统计局发布的2004年度全国百强县评比结果显示,安徽排名靠前的宁国、凤台、 繁昌、当涂、桐城5县,分别居于224位、366位、395位、517位、520位。

  为更细致地描述出安徽经济强县与全国百强县之间的差距,我们不妨拿号称“安徽第一县”的宁国与首次跻身全国百 强的天津静海县作一比较。静海位居2005年百强榜第98位,综合指数发展平衡,基本能代表全国百强县的末位水平。

  国家统计局的考评指标分为三大块,即:发展水平、发展活力和发展潜力,三块的考核权数分别为50%、30%和 20%。

  先来看发展水平的比较。在11小项指标中,两县的最大差距是生产总值和农民人均纯收入。2004年,静海生产 总值为112.2亿元,宁国为56亿元,两县相差56.6亿元,其中,一产增加值静海和宁国基本相当,分别为12.2 亿元、8.5亿元,二产增加值分别为67.5亿元、21.6亿元。在二产增加值中,静海的工业增加值为64.3亿元, 增速为22%,宁国的工业增加值为25.3亿元,增速为20.9%。静海工业增加值占全县生产总值的比重为57.3% ,而宁国工业增加值占全县生产总值的比重为45.2%。可见,两县生产总值的差距主要是工业增加值的差距。2004年 ,静海、宁国的农民人均纯收入分别为6054元、3348元,差距也相当明显。至于财政收入,2004年,静海全年财 政总收入为6.5亿元,其中地方财政收入2.9亿元,宁国财政收入为6.1亿元,地方财政收入2.9亿元,两县基本持 平。

  再来看发展活力的比较。在9小项指标中,宁国的外资企业比重等高于静海,但在对外贸易、信贷、基本建设投资方 面,宁国尚有较大差距。比如,静海、宁国的出口总额与生产总值之比分别为14.2%、6.8%,人均各项贷款分别为1 5029元、8882元,人均基本建设投资完成额分别为4786元、2919元。

  最后看发展潜力的比较。在12小项指标中,宁国的地方财政收入占生产总值比重、工业劳动生产率、耕地产出率等 高于静海,每万人中的中学生数等与静海持平。宁国的主要差距,一是人均科教文卫事业费支出,宁国为259.2元,静海 为480元,相差几近一半;二是农业劳动生产率,宁国为7854元/人,静海为16019元/人,科技含量明显不足。

  宁国经济综合实力与全国百强县的差距,由此可见一斑。

  其实,在安徽十强县内部,差距同样明显。以在2005年安徽县域经济考核中居于第1位的宁国和第10位的无为 为例。2004年,两县生产总值分别为56亿元、65.2亿元,人均生产总值分别为14809元、4680元;财政总 收入分别为6.1亿元、3.9亿元,人均分别为1607亿元、282亿元;地方财政收入分别为2.9亿元、2.3亿元 ,相当于各自生产总值的比例分别为10.8%、6%;农民人均纯收入分别为3348元、2571元,分别比全省平均水 平高出899元、122元。

  显然,比起宁国,无为的落差就更大了。

  落差的背后

  何以出现这样大的落差?

  “快人一步,抢占先机,就会步步主动;慢人一拍,亦步亦趋,难免处处被动。”这是一句生动的诠释。1990年 代初期,由于乡镇企业的异军突起,安徽县域经济一度十分活跃,1995年,宁国市还曾跻身全国百强县行列。随着买方市 场的出现和体制改革的滞后,一些经济强县受到很大的冲击,直至2000年左右方才恢复元气。

  十年河东,十年河西。今天,安徽经济强县与全国百强县之间的差距,从根本上说还是差在工业。比如,静海的主导 产业是黑色金属压延加工,全县仅此一项就有企业411家。截至2004年底,静海规模以上企业共有301家,其中亿元 以上企业24家,而同期,宁国规模以上企业仅91家,其中亿元以上企业仅10家;肥西规模以上企业数仅52家,其中亿 元以上企业数仅6家。从规模以上工业完成增加值来看,2004年,静海为38.5亿元,而此项指标居于全省前三位的宁 国、凤台、肥西,分别只有17.5亿元、16.3亿元、15.3亿元。

  这组数据,其实还反映出这些县市民营经济的“短板”。近年来,浙江凭借着铺天盖地的民营经济,百强县的数量已 经多达30个。这些百强县大多从“一村(镇)一品”起步,逐步构成了“小商品大市场高回报”和“小资本大集聚”的区域 特色产业,如

义乌的小商品、乐清的低压电器等,都是名噪全国。反观安徽,“办一个市场,兴一门产业,活一方经济,富一 地群众”这种情况并不多见,很多经济强县在省内是如雷贯耳,在省外则是寂寂无名。

  为什么寂寂无名?另外一个原因,是经济外向度较低。比如,遍布世界各地的浙江商人和移民,似乎正在重演10多 年前浙江人在全国各地到处寻找市场的历史,而安徽一些人甚至只愿安守故土无所作为。又如,很多百强县的崛起,得益于自 身外向度的大幅度提升,而开发区恰是其与国际惯例接轨、吸引外资、率先加入全球竞争的最佳载体。以“全国第一县”昆山 为例,其早在1984年就自费创办了自己的开发区。对比之下,安徽的一些经济强县整整晚了10年甚至20年。

  此外,基础设施水平较低,也成为安徽经济强县进一步发展的限制因素之一。以宁国为例,毗邻浙江的地理区位,使 宁国在承接沿海发达地区产业、资本转移的过程中占尽先机。然而,迄今宁国依然没有

高速公路,一些农村道路较为落后、狭 窄,大一点的货车连倒车都很困难,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生产资料的调运。

  实际上,在这些落差的背后,还隐藏着安徽经济强县难得的机遇。

  纵览百强县的发展路径,大致可以分为民营经济带动型、大项目带动型、资源型、城郊型等。宁国、肥西、凤台分属 前三种类型,肥西隶属省会合肥,同时属于城郊型。这些经济强县在“十五”时期的快速、跨越式发展,已经为它们冲击百强 县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先来看宁国。当前,宁国正在重点抓好蓄能电站、宁国水泥厂四线五线工程、中鼎汽车零部件基地综合扩建等大项目 的前期工作和开工建设。此外,“12345”工程也已正式启动,即壮大十大支柱产业,新增20个创新产品,投入30亿 元引导资金,扶持40家骨干企业,实施50项重点项目。

  再来看肥西。依托江汽、

昌河,肥西正在致力于打造全国汽车制造及零部件加工业重要基地。规划到2010年实现 基地产值400亿元,引进配套企业100家以上,年产值100-150亿元。目前,汽车城内江汽60万辆乘用车生产线 正在加紧建设,已引进配套50余家。此外,肥西与合肥高新区联合开发的6平方公里的柏堰科技园,也已破土动工。

  最后看凤台。凤台是全国煤炭资源大县,已探明储量达百亿吨,已投产煤矿2005年原煤产量达到1500多万吨 。“随着淮南三大基地的建设和境内丁集、顾桥、杨村煤矿的开工建设和达产,未来五年内,凤台的原煤产量将达到4500 万吨。这在全国县级地区是绝无仅有的。”凤台县委书记牛向阳告诉《决策》。

  当前,尽管与全国百强县存在很大差距,但这种差距还属于同一阶段的差距。换言之,这些强县正处于蓄势待发的临 界点。“百强梦”对它们来说,既非遥不可及,也非唾手可得。

  如何负重追赶

  如何消弭基数的落差?唯有靠速度。

  以肥西在投资领域赶超静海为例。2004年,静海固定资产投资虽然达到36.1亿元,但增速只有18.4%。 同年,肥西固定资产投资虽然只有13亿元,但到2005年已达23亿元,增速高达77%。据测算,按照目前的速度,2 006年完全有望在这一指标上超过静海。

  “桐庐速度”也是一个可资参照的范例。2004年,浙江桐庐县首度入围全国百强县。2005年,桐庐从第92 位前移到第72位,一举跃升了20位。值得关注的是,2004年,其生产总值为95.4亿元,比上年增长15.1%; 工业增加值为56.7亿元,比上年增长26.1%;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为52.7亿元,比上年增长29.9%;地方财 政收入4.2亿元,比上年增长16.6%;农民人均纯收入6120元,增长11.7%。

  不进则退,慢了也退。比如江苏仪征市。2003年,仪征生产总值、财政收入、农民人均纯收入分别为72.4亿 元、11.25亿元和3919元,位居全国百强县第98位。2004年,仪征市上述三项指标分别增长21.5%、33 %和14.8%,增速不可谓不快,而排名却退至第99位。

  肥西县统计局曾以仪征为标杆,做过一个测算:按照仪征现在的发展速度,肥西若要在2010年追赶上它,生产总 值须达到260亿元以上,年递增35%;累计固定资产投资须达到400亿元左右,年均增长55%左右;农民人均纯收入 达到6500元左右,年均增长14%以上。

  肥西县委书记卢仕仁告诉《决策》,在此基础上,2006年1月,肥西县提出了其冲击全国百强县的总体目标:经 济总量“翻两番”,即力争到2007年生产总值在2004年基础上翻一番,到2010年在2007年的基础上再翻一番 。届时,全县生产总值突破“双百亿”大关,达到240亿元,力争260亿元;财政收入突破20亿元。

  宁国、凤台、肥东、繁昌等县“十一五”的相关指标,与肥西也大体相当。支撑它们这些目标的“杀手锏”,显然主 要是类似江淮汽车这样的一批大项目。

  值得一提的是,当前这些县市干部的精神状态十分饱满。然而,一些客观存在的难题,也正有待他们加以解决。

  比如,对外开放的问题。沿海发达地区一位招商行家曾将招商的竞争力分为四个阶段:优惠政策、基础设施、生活环 境、优化物流。当前,多数百强县早已步入第四个阶段,而安徽一些县市依然停留在第一个阶段或第二个阶段。以凤台为例, 目前其城市建设可以用“大兴土木”来形容,城区基础设施建设明显加快,但对一些具体细节的处理,也正面临着两难的选择 。“就拿出租车较少、电动三轮车较多来说,如果简单地以加快开放的角度考虑,显然要予以取缔。但是,由于凤台近年来国 企改革的力度相当大,下岗职工数量较多,一下子取缔掉,可能有悖情理。”凤台县长姚多咏告诉《决策》。

  能否跻身百强县行列,省市的支持也相当重要。2006年安徽“两会”上,就有12位人大代表联名提出,省里应 尽快就此制定目标方案,提供相关配套改革措施,责成宁国市、肥西县政府,制定城乡一体发展的具体配套政策,规定两地“ 十一五”期间的经济指标和发展速度的时间表,使之化压力为动力,加快争创全国百强县的进程。

  放眼全国,类似探索一直没有停过。例如江苏。2001年起,江苏省委、省政府陆续进行省内各地市的干部调整, 大批苏南干部到全省各地上任,在全省范围内大力推进外向型经济,取得了明显的成效。

  安徽到底何时能够重圆全国百强县之梦?宁国、肥西、凤台、繁昌,谁将最终蟾宫折桂?肥东、当涂、广德、无为等 县,会否后来居上?答案将在未来5年揭晓。

  相关专题:《决策》杂志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收藏此页】【 】 【多种方式看新闻】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