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决策》杂志专题 > 正文

徐光春领舞河南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4月26日16:51 《决策》杂志

  -本刊记者 贺海峰

  2006年全国“两会”期间,河南省委书记徐光春再度毫无悬念地成为最受媒体关注的省部级高官之一。在主政河 南的16个月里,他带领河南一步步走出“妖魔化”阴影。如今,河南这块中州故土已经重新赢得了外界的尊重与赞叹,人们 开始以更善意的目光、更理性的姿态打量她,评述她。

  那么,这位深谙宣传规律、熟知传播技巧的“封疆大吏”,究竟是如何总揽全局的呢?

  “民工”书记

  对于徐光春,河南人津津乐道的是他的两个“3月2日”。2005年3月2日、2006年3月2日,两年里的同 一天,参加全国“两会”的徐光春先后看望、慰问了河南籍农民工以及他们的子女。他饱含深情地说,“我们要像对待城里孩 子一样对待农民工子女。”

  徐光春坦言,他父亲年轻的时候是浙江绍兴的一个农民,是种水稻的,后来从绍兴到了杭州,找了一份非常苦的活儿 ,做搬运工,干的都是苦活、累活、脏活,“按现在的观念来说,我也是一个农民工家庭的孩子。”

  这位开口闭口不离“三农”的省委书记继而强调,“现在,仅仅是这种天然的感情是不够的,我觉得更重要的是要从 走上小康之路这个大局来考虑农民工的问题。河南是人口大省,有1亿人口,而且有7000万的农民。我现在最头疼的一个 问题就是如何使7000万农民跟上我国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步伐,并带领大家过上更加宽裕、更加舒适的生活,这是我非 常操心的一件事。”

  徐光春的这种焦虑感贯穿在他主政河南后的轨迹中。

  2004年12月16日,甫一履新的徐光春直奔全国致富模范村———新乡刘庄。4天后,他宣布:从2005年 起,全省免征农业税。当时,他的语气略有些激动,“老百姓都知道缴纳‘皇粮国税’是天经地义的事,已经延续了几千年。 可是今天,这个规矩要彻底改变,咬牙也要改。”

  取消农业税后,如何纾解基层财政收入的压力?2005年9月,河南省委、省政府决定推行乡镇改革,撤并乡镇、 分流人员,并列出了具体的时间表。徐光春强调,“年底前基本完成改革任务”,“不留过渡期、不得拖延”,这给“县官” 、“乡官”们留下了深刻印象。

  “广大农村基层党员干部要像村官李天成那样,叫响‘吃亏’精神,唱吃亏歌、做吃亏事、当吃亏人!”2005年 12月,徐光春对广大农村基层党员干部提出了殷切希望,并要求新闻媒体刊发电影《村官李天成》中的主题歌《吃亏歌》, 让其在广大党员干部中广为传唱,成为行动的座右铭。

  紧接着,徐光春又迎着飞雪冒着严寒深入巩义山区农村进行调研。调研中,他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要抓好“ 五个一”工程:一是要有一个好的带头人,二是要有一个好的领导班子,三是要有一个好的发展思路,四是要有一个好的创业 氛围,五是要有一套好的扶持政策。“徐书记一共调查了20多个村镇,调研报告发表在《求是》杂志上。”河南《三农》杂 志总编辑张克之告诉《决策》,“中宣部也有自己的‘五个一’工程,这是一个很有意思的巧合。”

  更有意思的是,在今年全国“两会”期间,徐光春设宴款待了河南代表团来自最基层的11位村支书代表。“昨晚一 夜都没睡好觉。省委书记要请我们吃饭,小村官哪里敢想呢!”一位村支书对媒体说。

  几乎在同一时间,远在千里之外的河南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厅专门发文承诺,2006年,河南所有公共职业介绍机构 都将免费向农民工开放,只要能给进城农民工找到活的,政府拿钱补助100元。

  正名河南

  “河南经济总量已突破1万亿元,仅次于粤鲁苏浙,是名副其实的经济大省;河南工业总量已将近5000亿元,已 进入我国工业大省的行列。”2006年3月8日,徐光春正在做客人民网《强国论坛》,当他说出这番话时,一些网友竟然 惊讶地张大了嘴巴。他们宁愿相信,河南是全国最为贫穷落后的地区之一,在那里,到处充斥着艾滋病、治安问题、假冒伪劣 商品。

  “原因主要在于沟通不够,在于大家对河南了解不够。”徐光春诊断说,“河南是中华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之一,河南 人的形象本身就是很好的。人们印象里贫穷、落后的河南已经在迅速地发生变化。”

  现年62岁的徐光春,在新闻界历练了整整42年。公开资料显示,早在1962年高中二年级时,他即受聘担任《 杭州日报》特约记者,后来考入中国人民大学新闻系。毕业后,徐光春从记者一直干到新华社安徽分社副社长、上海分社社长 、北京分社社长,《光明日报》总编辑,中宣部副部长、国家广电总局局长。“改善和提升河南形象,徐光春显然是个内行, 这也可以说是他主政河南的使命之一。”郑州大学新闻传播学院院长董广安说。

  履新一年多来,徐光春频频接受媒体采访,不遗余力地推介河南。有心人发现,在“杨谰访谈录”中,在“中部崛起 电视高端论坛”上,在会见“百年大公看河南”采访团时,在中央电视台“小崔说事”节目现场……“我们河南”这个词总是 被他十几次、几十次地反复使用。“他在字里行间不经意流露的深情和沉甸甸的责任感,是对9000多万中原儿女的殷切期 待:河南是我们的,我们要为我们每个人的河南、为我们亲爱的家乡多做贡献。”河南一家媒体以“编辑部”的名义发表评论 说。

  新闻专业出身的徐光春时常显露出他的专业敏感。偶尔从某网站上看到打工妹单晓霞成为河北首位眼角膜志愿捐献者 ,他立即要求《河南日报》赶赴河北采访,在头版头条刊登;听闻青年魏青刚十米巨浪中三次跳海救人,他批示:“又是河南 民工奋勇救人,省内媒体应认真宣传。”2005年12月11日,他又批示:“洪战辉是在中原大地上成长起来的具有中华 传统美德的青年人,其事迹平凡而崇高,令人尊敬,催人奋进。河南广大干部群众都要认真向他学习。”

  在2005年终各大媒体推出的年度人物评选中,河南人群体备受瞩目:王建设、竹卫东、魏青刚、郑飞、付建州、 张尚昀、靳伟杰……仅在2005年“感动中国”十大人物中,就有两名河南人入选。河南人,开始以“井喷”的姿态进入全 国人的视野。这一现象,也被媒体归纳为“河南英雄年”、“河南品质”。

  “从来没有如此畅快和骄傲!”河南的一些网友在BBS上兴奋地说,“2005年,是河南人形象的一个拐点;2 005年,作为河南人,我们扬眉吐气!”

  然而,徐光春并没有浅尝辄止。他进而强调:“河南要真正赢得大家的尊重,没有别的捷径,只有靠自己的艰苦奋斗 ,只有靠推动我们河南经济社会的大发展。”

  文化先行

  “新郑是黄帝故里,是黄帝建都的地方,跟我们这边齐名的还有陕西的黄陵。陕西的黄陵就是一个陵墓,可是那边人 气很旺,我们这个黄帝故里,就比较冷清。我们守着这个宝,却反而变成一个贫困的地方,为什么贫困?就因为文化产业没有 很好地发展起来。”到河南后不久,徐光春发出了这样的感慨。

  在徐光春看来,河南的最大优势在于“两黄文化”,即黄河文化和黄帝文化,“我们国家其他哪个地方也没有,也无 法跟我们这边比。”他援引了美国文化产业的例子,“超过了汽车产业,超过了航空工业,成为出口的第一大产业。”

  他进而分析说,我们河南的文化资源之所以没有很好地开发起来,恐怕是我们的思想观念还没转变,总觉得文化还是 听听戏、唱唱歌、看看表演而已,没有想到,如果能把这些东西形成一个产业链,它会创造出无数丰富的价值。

  2005年7月中旬,河南省委、省政府首次召开文化产业发展和文化体制改革工作的专门会议。会议决定,把加快 文化产业发展和文化体制改革作为河南发展的重大战略举措。

  2005年8月初,河南首次出台了《关于大力发展文化产业的意见》,9月9日《河南省建设文化强省规划纲要》 也正式出台。根据规划,河南省将以各地特色文化产业区块为支撑,构建“一带两翼”的区域文化发展格局,着力打造具有中 原文化和黄河文化特色的沿黄文化长廊。

  “突破口就是体制改革,河南相继组建了四家省级出版、报业、广电、电影集团和两家市级报业、广电集团。”河南 省社科院副院长刘道兴告诉《决策》,“河南电视台《梨花春》节目和大型原创舞台剧《风中少林》,都是以体制创新带动艺 术创新的成功实践。”

  2006年除夕晚上8点黄金档,《梨花春》闪亮登场。这个“谁都可以登台唱豫剧”的群众性娱乐节目总决赛选择 在这一时间播出,显然是要与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一决高下。出乎人们预料的是,《梨花春》居然大获成功,有人评论说 ,它就是1亿河南人的“超级女声”。

  而获得中国舞蹈艺术最高奖“荷花奖”的《风中少林》,更以其卓越的表现引起各界瞩目。2005年底,美国蓝马 克娱乐集团当场与郑州歌舞剧院签下《风中少林》赴美巡演800场的协议,预计演出收入6000多万元人民币,净利润将 超过2000万元。徐光春高兴地批示说,“《风中少林》的实践再一次说明,演艺团体只要坚持体制创新、艺术创新,以体 制创新带动艺术创新,不仅能获得丰厚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而且能创造杰出的艺术成就。”

  对于如何发展河南的旅游业,徐光春同样有自己的独特思考。

  “发展旅游业不能把眼睛仅仅盯在门票上,更多地还要看到旅游业的综合效益。”2006年全国“两会”期间,徐 光春说,“如果门票贵了,游客不来或者来得少了,吃、住、行、购、娱等其他方面的消费就没有了。如果把门票的价格降下 来,虽然看起来门票的收入减少了,但整个旅游业的综合收入却增加了。”

  刘道兴向《决策》举了两个例子。一是河南首次在全国设立世界文化遗产日,并在遗产日选择部分景区免费向群众开 放;二是“郑州市民游新区活动”免费送大家去新区游览。他说,“结果,每个景区都是人山人海,市民的参与热情非常高。 ”

  据了解,河南打造文化强省的愿景是,到2020年,河南省文化产业增加值年均增长15%左右,占GDP的比重 达到7%左右,文化产业成为河南省的重要产业支柱。

  深谋远虑

  “我到河南工作,首先关注的还是经济问题。首先要把河南经济发展起来,腰杆硬起来,这是我第一位的任务。”在 一次会议上,徐光春感言。

  徐光春上任之初,的确有人担心,作为一个长期在文化宣传领域工作、且无任何主政一方经历的官员,他能否担当起 中原崛起之重。“事实证明,这种担忧是多余的。徐理论功底深厚,对国家政策的理解和对宏观形势的判断很到位。这在很大 程度上弥补了他的一些不足。”河南省统计局综合处处长王作成告诉《决策》。

  一年多后,徐光春的执政思路得以完整体现:城市化、工业化和农业现代化齐头并进,利用中原城市群建设实现工业 化路径,带动农业现代化。而在这个环节中,文化建设将充当前所未有的重要角色,通过强化文化优势,将之贯彻到经济、政 治和社会层面,最终完成河南工业化转型。

  徐主政河南的一个“得意之笔”,是与美国加州一些城市合作共建的加州工业园。河南省政府发展研究中心刘殿敏告 诉《决策》,去年7月21日,徐光春一行到美国访问,一个主要目的就是为了签署相关协议。这个与苏州新加坡工业园区有 异曲同工之妙的加州工业园区,位于郑州郑东新区,起步面积为5平方公里,远景规划要达到100多平方公里。他说,“如 果加州工业园区能够建起来,可以带动整个河南外向型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在徐光春的眼中,“发展强省”是根本,“廉洁兴省”是保证。在很多场合,他谆谆告诫各级官员,“干部干部,是 干出来的,不是跑出来、说出来的。否则,就不叫‘干部’,而叫做‘跑部’、‘说部’了。该提的不跑不说也会提,不该提 的再跑再说也不能提,跑跑说说,反而给组织上留下不好印象,而且把风气搞坏!”

  接着,徐光春话锋一转,措辞严厉地强调,“对那些封官许愿、请客送礼、跑官要官、拉票贿选者,一经发现,坚决 依纪查处!”

  相关专题:《决策》杂志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收藏此页】【 】 【多种方式看新闻】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