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决策》杂志专题 > 正文

执政绩效的成本考察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4月26日16:52 《决策》杂志

  -秦德君

  卢梭在《社会契约论》中说:“在全世界的一切政府中,公家都是只消费而不生产的。那么,他们所消费的资料从何 而来?那就是来自其成员的劳动。正是个人的剩余,才提供了公家的所需。由此可见,唯有当人类劳动的收获超过了他们自身 的需要时,政治状态才能够存在。”

  有绩效的执政

  无疑是低成本执政

  卢梭关于政府只消费不生产的判断是不正确的,政府是有产出的,它向社会提供公共产品就是一种产出。但是卢梭指 出的“政治状态”依赖于人民物质生产的“剩余”,却是极为重要的,也就是说,“政治状态”运行的成本,“来自其成员的 劳动”。

  所以在伦理观察上,有绩效的执政无疑是低成本执政,亦即是节简执政。反过来说,对于一个高成本的执政形态,我 们可以作出判断说,它的执政是低绩效或无绩效的。

  成本执政不仅仅是一个经济考量概念,也是我们区别正义政体与非正义政体的分水岭,是检测执政绩效的一个显性指 标。一切非人民性的权力体制都是大量耗费民脂民膏、不体恤民力、不计成本、不惜代价。由此执政成本不仅是一个经济考量 概念,更是一个涉及执政正义的伦理性问题。

  由于执政主体掌握着大量的资源,所以不计成本、不惜代价、不恤民力,很容易出现在日常的执政过程中。“节简型 ”的社会形态,必须有“节简型”的执政模式相匹配。成本执政必然要避免各种中看不中用的形式主义耗费大量成本;避免各 种名目繁多的、公众不受益的“改革”耗费大量成本;避免各种名目繁多的形象工程、政绩工程、面子工程耗费大量成本;避 免各种腐败(包括准腐败、结构性腐败、体制性腐败)耗费大量成本。

  案例:12人管莱茵河

  莱茵河流经瑞士、德国、法国、卢森堡、荷兰等9个欧洲国家,是沿途好几个国家的饮用水源,是世界上管理得最好 的一条河。

  莱茵河也曾号称“欧洲下水道”、“欧洲公共厕所”。现在的成功,是因为莱茵河流域各国有效协调与合作。莱茵河 由莱茵河保护委员会管理,委员会主席轮流由各成员国的部长担任。但这是一个民间组织,没有制定法律的权力,也没有惩罚 机制,委员会工作人员仅12人。这样一个松散的小组织,却有条不紊地管理着莱茵河。

  莱茵河保护委员会的最高决策机构,是各国部长参加的全体会议,每年召开1次,决定重大问题,各国分工实施,费 用各自承担;但分委员会监管和执行讨论会议,基本上1周1次,执行效率相当高。

  12人的莱茵河保护委员会,虽很难协调不同国家的利益,但很好地保护了流经9个国家的这条大河。而流经13个 省(自治区、直辖市)的长江,尽管属于一个国家、尽管有数万人在管理,却出现严重污染并呈恶化趋势。两相对比,发人深 省。

  ———摘自魏青《12人管好莱茵河的启示》(《中国青年报》2005年12月6日)

  成本执政必须

  进行成本收益比较

  经济学中“投入产出分析”是分析特定经济系统内投入与产出间数量依存关系的原理和方法,也称产业部门间分析。 成本执政必须引入这一理念和方法,也就是进行成本—收益比较。

  2005年岁末,胡锦涛在中央政治局第27次集体学习时的讲话中强调:“要研究完善政府机构设置,实现机构职 能、编制、工作程序的法定化,提高行政效率,降低行政成本。”成本执政必然是严格实行绩效管理、从而与不计成本、不惜 代价、不恤民力的执政形态相对立。

  在公共管理上,绩效管理是那种注重结果的管理。公共部门引入绩效管理,是21世纪席卷西方社会的“新公共管理 运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公共部门绩效管理就是在全球化发展和政府财政压力增加下,公共部门主动吸纳企业绩效管理的经验 和做法,以顾客为导向,及时回应社会市场需求,引入市场竞争机制,强调作业绩效评估和提高公共服务质量。

  公共部门绩效

  管理的三个“强调”

  第一,强调绩效管理是公共管理者的主要职责。作为公共组织,原则上必须对公民负责,如资源是否得到了有效利用 ,是否达到了预期目的,公民的满意程度如何等。无论是组织还是个人,都需要进行绩效评估和管理。传统的公共部门管理把 公共管理者界定为对社会公共事务进行管理、管制的角色,然而忽视了公共管理者作为管理者也有提高组织绩效的职责。一般 认为,公共部门也应该追求效率和效益,但公共部门管理事务的特殊性使其效益衡量成为困境。公共部门在全球化巨大的竞争 压力,正在努力走出这一困境。

  第二,公共部门绩效管理强调公共部门产出的高效率。公共部门的产出主要是公共服务。传统的成本———收益分析 不完全适用于公共部门考核,导致公共部门的绩效考核一直处于无定状态。而公共部门推行绩效管理,就是要注重结果的考量 ,通过全方位的监测、控制和管理,使公共组织运作处于高激励、高效率的状态之中,以持续提升整体绩效。

  第三,强调公共部门服务的质量。公共部门引入企业组织的绩效管理并不是完整的,但在提高效率和服务质量方面进 行了充分的借鉴和利用。企业绩效管理本身源于市场经济竞争环境的变化,公共部门降低成本、提高产出的目的,与企业绩效 管理有相似之处。随着公共部门服务内容的扩张和资源压力的增大,提高服务质量和产出水平,已成为亟需解决的问题。

  传统的公共行政为维护社会秩序,也相当注重社会公众的需求,并以满足这些需求作为政府工作的重点。但在绩效管 理中,现代公共行政显然有别于传统的服务理念,而是将社会大众作为顾客,使政府工作的重心围绕顾客的需求,并以顾客需 要的满足作为衡量绩效的标准。可以说,绩效管理在引入市场机制的同时,也引入了“顾客就是上帝”的观念。它将有力地提 升公共部门的服务品质,使其走向真正的服务型政府。

  相关专题:《决策》杂志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收藏此页】【 】 【多种方式看新闻】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