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文化新闻 > 观察与思考专题 > 正文

梨园:现代文化的传统符号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5月10日17:51 观察与思考

  -朱 栏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阳春时节,万物复苏,草长莺飞,位于杭州西湖杨公堤西隅盖叫天故居燕南寄庐的“西湖新梨园”迎来了它的一周岁生日。

  去年在这里载下的30棵梨树,白玉妆成,幽香阵阵,香韵迷离,如银色的雪海。完
全非商业性经营的“西湖新梨园”,不但为西湖文化开拓了一个新的亮点,更为戏剧艺术创建了一个新的热点,使戏剧文化融入园林文化之中,同时也为旅游文化开拓了新的生机。

  一个西湖,一个梨园

  去年5月,90高龄的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宋宝罗和昆曲艺术家张娴一锤鸣锣,声如洪钟的一声“开园大吉”—“西湖新梨园”正式开园。浙江昆剧团、大关实验京剧社、黄龙

越剧团、浙江京剧团和杭州越剧团均参加了开园演出。除黄龙越剧团和杭州越剧团作为祝贺演出外,其余的京剧、昆曲团体均列出名家、名票、名剧、名段,以最好的阵营、最精彩的折子片段和最饱满的热情前来会串。杭州“西湖新梨园”不仅作为景区正式对外开放,市民和广大游客还可以在每周六于此地免费欣赏京昆戏曲节目,而戏剧爱好者更可登台一试身手。

  建立西湖新梨园的构想始于2003年。西湖西进之后,杨公堤周围的景致既玲珑剔透又幽深秀美,吸引了大批慕名前来的游客。游客们在欣赏美景的时候,却找不到一个值得流连,又有文化气息的休息娱乐场所。西湖风景秀美,周边景区蕴含了丰富的文化内涵,山水人文自然天成、相德益彰,而浙江又是越剧和绍剧的故乡,京昆艺术也是源远流长,因此浙江京昆联谊会把目光投向了盖叫天故居,决定在这里创建“西湖新梨园”。“西湖新梨园”地方虽然不大,却颇有情致,正中的演坛亭不足十平方米,却是一个迷你舞台。整个西湖新梨园的面积在200平方米左右,当时载下三十株梨树,期待来年花发。

  盖叫天从一农家子弟,成为一代京剧大师,大半生都住在杨公堤畔这个名为“燕南寄庐”的故居。因此,新梨园没在盖叫天故居,也别有一番深意。解放前,杭州戏院与剧院众多,光拱宸桥附近就有天仙、阳春、荣华、福仙等四家戏院。文人骚客、巨贾富豪,俱在此地出没。盖叫天当年就在拱宸桥天仙戏院首次登台,才十四岁的孩子,连唱老生、武生、老旦三个不同的行当,而且演得都很出色,于是一唱而红。 “离合悲欢忆往事,贤愚忠佞认官场。”小小的戏台浓缩了世间风云变幻。这个曾经是盖叫天大师每天练唱的戏台,在大师故去的几十年后,终于重放光彩。

  梨园之前生

  我国人民习惯将戏班、剧团称为梨园。梨园文化的首推者,当属唐朝皇帝唐玄宗。唐玄宗李隆基幼年即喜爱歌舞。6岁时,他的祖母武则天在宫院里大摆盛筵欢宴群臣,他即席表演了歌舞节目《长命女》,精湛的表演,博得在座的皇亲国戚及群臣们的赞赏。李隆基继位后,选定了宫庭的一片梨园作为排练歌舞的场所,这就是“梨园”的来历。

  据史载:“玄宗既知音律,又酷爱法曲,选坐部伎子弟三百人,教于梨园。声有误者,帝必觉而正之,号皇帝梨园弟子。”梨园在当时长安禁苑中,公元714年设“梨园亭”供乐工演奏乐曲,宫女习舞演唱,有会昌殿为玄宗亲自按乐之所。当时还设有宫内梨园法部、梨花园、太常系统的梨园别教院、洛阳梨园新院等,所以乐工多出梨园。梨园,实际为我国第一座国立戏曲学校,同时也就成了后世演艺界的代称。

  中国近代历史中最有名的梨园,其实也就是戏曲学校—有斌庆社 、富连成社 、厉家班 、群益社 、荣春社等等。斌庆社是北京著名的京剧科班之一,1917年由著名“俞派”武生俞振庭与果湘林合作于俞宅院内。此班学生以“斌”、“庆”、“永”三字排名。1919年,学生经过两年多的学艺后,便开始登台实习演出,常演于吉祥园、三庆园、广德楼等戏园。当时还有不少演员带艺搭班演出,但他们不按该科班之字排名。如:李万春、蓝月楼、耿长春,由于他们精湛的演技,此后便有“斌庆三春”之誉。1930年初,俞振庭特邀雪艳琴、雪艳舫姐妹至斌庆社,同时还请了不少名家联袂演出,盛况空前,轰动京城。男女合班不久,历时13年的“斌庆社”终因经费等因素而报散。俞振庭另组“永评社”。

  富连成社由商人牛子厚出资、京剧演员叶春善筹办,于1904年在北京正式成立。初名喜连升,后改喜连成,牛子厚为班主,叶春善任社长。1912年夏,牛子厚把班社转让给沈仁山、沈秀水,遂改名为富连成,但仍由叶春善掌理。后沈因破产亏损退出,1935年由叶春善长子叶龙章继任社长。直至1948年,富连成社因无力延续而停办。富连成社历时44年,培养了喜、连、富、盛、世、元、韵七科学生近700人,是京剧史上历史最长、规模最大、造就人材最多的一所科班。40多年中,富连成所演剧目近400出,尤以“三小戏”和武戏的严谨整齐,形成自家风格;最为著称的是连台“三国戏”,所演的《赤壁鏖兵》、《四进士》、《独占花魁》等剧目深受社会欢迎。

  京剧教育家厉彦芝于1936年在上海创办京剧科班厉家班。建立后不久,抗日战争爆发,于是厉家班由武汉乘船溯江而上,辗转在湘、鄂、黔、滇、川各地,最后落户扎根在重庆。20年间,历经艰难坎坷,培育造就了一批杰出的京剧表演人才,编演过许多给广大观众留有深刻印象的剧目,形成了独树一帜的厉家班舞台艺术风格,为京剧艺术在西南地区的生根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是近代京剧艺坛上颇有影响的京剧科班之一。

  群益社为梆子、二黄“两大块”的科班,社长是有“梆子梅兰芳”之称的崔灵芝。他和薛固久、孙培亭、马全禄和商界刘兴周、田子衡等十家股东于1918年创办了群益社。群益社先后共收学员64名。学员二黄、梆子都要兼学。日常除早起晚睡抓紧练功和学戏外,还要经常演出,学生入科八、九个月后,有的就能演出了。崔灵芝病故时,宋永珍正率子宋益俊、宋益增、宋宝罗等赴保定、石家庄等地演出,返京后方知崔故。1937年张起重新组班“同乐社”(鸣华京剧团前身),群益社的另一部分人员由当时颇负盛名的回族演员小马五为首,仍以群益社之名,接任歌舞台的事宜坚持原地演出,当年《立言画刊》曾载“小马五收拾残局”之文。1936年因歌舞台毁于火灾,至此历经18个春秋的群益社遂宣告解散。

  荣春社于1937年由尚小云在北京筹办,1938年正式成立。共办两科,学生以荣、春、长、喜四字排名。第一科以“荣、春”两字,第二科以“长、喜”两字。该社的演出剧目,除大量的传统戏外,还排演过许多新编本戏,如《崔猛》、《荒山怪侠》、《九曲黄河阵》等。1948年底解散,开办整整10年。

  上海戏剧学校则是培养京剧演员的学校,它于1939年成立,由许晓初等人筹资创办,陈承荫任校长。上海戏剧学校学制7年,实行走读,不供食宿,学校除教授专业课外,兼学文化。

  而1921年8月,昆曲名家张紫东、贝晋眉、徐镜清等人创办的培养昆剧演员的学堂式新型科班—苏州昆剧传习所,所址则定在五亩园。昆剧传习所成立后,公推孙咏雩担任会长,沈月泉出任首席教师。规定试学半年,确认有培养前途者,才能正式学戏,5年满师。传习所建立后,以“传”字为排行。“传”字辈就此诞生。中华戏曲专科学校于1930年在北京成立,校长焦菊隐,1934年金仲荪接任佼长,1941年解散。该戏校不同于其它旧科班,男女生合校是首创,而且不立卖身的关书契约。除学京剧专业外,还上文化课,以提高学生素质。为使学生开阔艺术眼界,还常组织学生观摩话剧,而且排练演出自娱。学制六年。学生以德、和、金、玉、永五字排名。

  梨园文化的展望

  京剧与书法艺术、京剧、武术和针灸是国际社会公认的四大中国国粹。但目前,不仅只是京剧,我国的各种戏曲如昆剧、越剧、黄梅戏等,都面临发展繁荣的问题,同时也正面临着观众流失,传统剧目失传,剧团萎缩,演员和观众后继无人,艺术停滞不前等诸多难题。

  舒缓悠扬的戏曲音乐,一板一眼的唱做念打,与今天这个高速度、快节奏的时代,似乎已经有些格格不入。如何继承和发扬中国的

传统文化,培养各剧种的观众与票友已成为一个迫在眉睫的文化课题。而杭州“西湖新梨园”的创立,不能不说在某种程度上对振兴京剧与各地方剧种、弘扬民族文化,无疑是一次有益的尝试。

  “梨园春来早,听戏正当时”。“西湖新梨园”将在今后的岁月中与西湖美景真正融合,成为一道独特的文化景观。 -

  相关专题:观察与思考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收藏此页】【 】 【多种方式看新闻】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