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新闻调查》特别节目:十年·记忆 | |||||||||
---|---|---|---|---|---|---|---|---|---|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5月23日17:47 央视《新闻调查》 | |||||||||
新闻调查特别节目《十年·记忆》节目现场 [1] [2] [3] [4] [5] [6] [7] [8] [9] [10] 央视《新闻调查》5月17日播出特别节目《十年·记忆》,以上为节目现场图片。 央视《新闻调查》5月17日播出特别节目《十年·记忆》,以下为节目内容。
演播室: 白岩松:您好 观众朋友,欢迎收看《新闻调查》。 敬一丹:欢迎收看《新闻调查》特别节目。 白岩松:我想可能当我们俩的嘴里说出来欢迎收看新闻调查的时候,好多朋友可能会觉得特别不适应,因为说得比较少,但是十年前,1996年的5月17号的晚上,我说过,我有幸成为《新闻调查》第一期节目的记者,伴随着这个栏目跟大家一起见面,一转眼十年的时间过去了,感慨万千,今天跟大家一起来为这个栏目过生日。 敬一丹:我参与《新闻调查》比岩松晚几年,在《新闻调查》十年播出的459期节目中,我只参与了8期,然而我非常珍视《新闻调查》带给我的种种体验,非常珍视和《新闻调查》同仁们一起走过的路。 白岩松:人家说“十年磨一剑”,十年过后,我这支剑至少从外表上看 钝了,不那么锋利了,但是《新闻调查》这个栏目却越磨越锋利。 敬一丹:十年了,当初渴望年老的人现在已经不再年轻,而有一些新的记者,更年轻的同仁 已经走到我们的团队中,十年给我们留下了什么,我们该记住什么真不是一句两句话能说清的,我们通过这样一组镜头来对已经过去的十年做一个回顾。(短片) 敬一丹:我想看完了刚才那些镜头,很多观众 很多我们的同仁都会想到我们一起走过的日子 不知道岩松看了那些以后想到了什么? 白岩松:我觉得我最感慨的是人,因为如果要把这个栏目比作一棵树的话,刚才在这个短片中我们看到的是一圈又一圈的年轮,它在成长,而见证这样年轮成长的恰恰是很多的人,那今天我们的现场来了很多见证了十年《新闻调查》发展历程的观众,同时也有很多我们的同仁。 敬一丹:那么走过十年的《新闻调查》现在是一个有几十人的团队,经常和大家直接交流的是出镜记者,今天我们特别节目就采取出镜记者和大家面对面的方式。 白岩松:那么第一位要走上我们今天的演播台是谁呢?我说对于记者来说最重要的可能是要靠这张嘴来吃饭的一个群体,接下来要请出的这位他的嘴非常有特点,不仅有外表的厚度还有内在的厚度,他是谁呢?认识一下他。(短片) 敬一丹:好,我们有请王志,大家看到同事之间还握手,显得有点奇怪,为了表示郑重,十年嘛,我还第一次和王志握手,但是我经常在采访过程中碰到观众打听你,说王志平常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他就是那么爱较劲的人吗?就是那么一个爱质疑的人吗? 王志:相反,我把质疑都用在节目上了,所以生活中应该很随和。 敬一丹:是不是就像刚才岩松说的给人一种挺憨厚的感觉。 王志:本来就憨厚。 敬一丹:把质疑当成优点来说的有很多观众也有很多同仁,但是也有人说,你非得要这样吗?你过于这样的时候会不会让人觉得这个人不大厚道? 王志:那是一家之言嘛,对我来说,如果说把这个习惯改了可能就不是我了,而且我觉得这个节目之所以要用我,之所以我在《新闻调查》能呆上七年,那也就是因为这一点,《新闻调查》不是一个口水节目,所以它必须要有力度,要有张力,我觉得实现这种力度和张力最好的方式对我来说,也许对其他的同仁也是这样,那就是质疑。 敬一丹:我们看看王志,当时你最年轻的那个镜头,头发很茂密,然后现在看有点日渐稀疏。 王志:头发少 见识多啊,智慧也多啊。 敬一丹:现在假如说让你回顾,就是在你这些年来的采访中让你印象极为深刻的采访对象,就是你说的时候,要把他排在第一的采访对象是谁呢? 王志:刘姝威吧。 敬一丹:刘姝威,说到刘姝威,可能熟悉的人就说,啊 我们知道,就是得过感动中国奖的那位,我们先看一个短片,让大家回忆一下当初你和刘姝威之间这种特殊的交流。(短片) 敬一丹:好 有请刘姝威。 刘姝威:好久不见了。我应该感谢《新闻调查》,确实是,如果要是没有那期节目的话,问题会解决,我不知道后果是什么样的。 王志:对 其实我听了她这段话我非常感慨,我们经常说一句话观众是衣食父母,其实还有一个父母是采访嘉宾,是,没有他们 我们节目怎么做呢,一事无成。 敬一丹:对,刚才我们看节目片断的时候,就是你们俩之间的交流有一个回合特别精彩,就是我问你 ,我问你,但是基本上在那个节目里还是王志问刘老师,今天我们觉得都想听听刘老师如果真的问王志的话,你将怎样质疑王志? 刘姝威:王志告诉我,怎么让我像“非典”期间那样天天全国人民都等在电视机前看你的《面对面》? 王志:这个比较难。 敬一丹:问得好。 王志:也不能再来一次非典,对吧,唯一可能性是我再回到《新闻调查》这样的节目,刘姝威你再来一次,但是也不太现实,因为现在《面对面》确实花无百日红吧 人无百日好,现在的新闻资源都是处于一个白热化的争夺状态,我这个人就是一个随遇而安的人,不是那种特别喜欢争或者力量不够强嘛,我在《新闻调查》也是这样,永远,可能听的时候比说话的时候还多,我愿意静静地等待这样的机会,所以如果说我有这个耐心,我也希望观众有这个耐心,我更希望的是说媒体从刘姝威这种节目中间可以看到她自己的力量,希望刘姝威这种节目不要成为一个绝唱。 敬一丹:谢谢刘老师 谢谢王志。 白岩松:接下来我们要熟悉的第二位《新闻调查》的记者,她平常被同事称为叫双高记者,首先作为一个女性,她的身材很高,穿上高跟鞋就可以采访姚明,不至于有很大的身材落差,接下来她的学历很高,她是博士,到了《新闻调查》就更有水平了,因为成了博士后。她就是王利芬,透过一个短片再熟悉她。(短片) 白岩松:好 有请王利芬。 白岩松:观众朋友很长的一段时间没有在《新闻调查》的栏目里头见到你,最近在忙什么? 王利芬:我在忙一个名叫“赢在中国”的项目,这个项目是一个寻找创业英雄的项目。 白岩松:那么做运城渗灌(这个节目)的时候更像是你的创业阶段,那个时候无法穿得很时尚,当时是一种什么样的心态你要去这个节目,包括在调查里你要去找什么? 王利芬:其实真的是到《调查》我非常感激,也非常感激台上坐的几位,刚才我们看你们几眼的时候,就我们那边依次坐的王坚平 张步兵 夏骏 刘春和张洁,我看你们的时候心里特别激动,激动的是什么呢?是你们把我过去十年的岁月把它串起来了,而这个岁月是非常不容易的,我们应该说是非常有闯劲,非常有冲动,然后非常有理想的那样一个岁月,我不是说今天我没有理想了,没有冲动了,是因为人变得越来越大了,然后对生活的理解也逐步深入了,我可能不会像过去那样的方式,像那样地往前冲,我说这个话,你应该非常清楚。 白岩松:没有 我现在还可以 还在踢球。我刚才看你那个镜头特别感慨,扶着那个还要往上跳,要去找什么? 王利芬:我是特别想找一个真相,我想找真相,我一直在心里想这个时代正义一定战胜邪恶,然后善的一定战胜恶的,然后美的一定是要战胜丑的,我当时一定抱着这种东西,《新闻调查》的记者如果没有这一种精神,没有这样一种信念,他不会有那么大的冲劲。 白岩松:其实我这是第四次提到运城的渗灌,因为它是一个让大家把《新闻调查》的节目跟王利芬紧紧连在一起。你还记得它有多深?你还想知道这件事情的什么的进一步发展? 王利芬:我记得应该是蛮深的话,我这个比较执着,用咱们俗话说二百五的精神,还是很能打动人的,就刚才上面看的地委书记他在我的打动之下,他真的就接受我的采访,他深夜到办公室来,他求我说,哎呀 您看我能不能给你跪下,我就不采访 你饶了我,你就救救我全家人或者什么的。我说我今天到这儿来跟你采访,我不是冲着跟你过不去,你只是一个个体 我们做《新闻调查》选题的时候不是因为某一个个案具有离奇性来选择你,而是因为你这个事情,如果我调查采访之后会对我们国家的制度性的建设,尤其像这样巨大的工程性的建设 和审批过程有一种引导性的一种示范性的结果,如果你今天犯了这么大的错误还能接受我的采访,你总算有一次机会能弥补我们这个国家制度性的建设(的缺陷),你懂不懂,然后他终于说你要说到这样的话,我还是帮你一把吧,我说你这是帮助更多的人,帮助我们建设一个机制,我跟你没有仇 没有怨,我不认识你,我这么傻不愣登的就这么跟他做工作。 白岩松:他接受采访了? 王利芬:他接受了。 白岩松:刚才看介绍你的短片里头其实相对大一点的词汇是比较多的,你看既有咱们国家的领导人,你还用英语,然后在美国去做节目,然后有很多大,利芬可能像有的同事说“一个馒头引发的血案”她不一定关注,但是一个血案引发的决策,她一定会关注,为什么会比较关注相对大一点的选题? 王利芬:我觉得是这样的,我可能始终比较爱关注新闻,国家的政策走向,关于比如说市场经济,我们整个国家会经过哪样一些阶段,一些大的政治人物他的走向,然后他决策的思路 和整个决策过程中的逻辑思考点,我觉得这些东西是我非常着迷而感兴趣的,为什么男人可以在社会上比较容易地比女人成功,你看男人关注什么,关注足球 关注新闻 关注月球 关注神五神六,女人关注吗?也关注,但比他们少多了,所以这是女人不成功的很重要的原因,她只关心离自己一尺远的东西,三尺远或者一米远再开外的她不关注,不关注的时候,你的定位就不那么准确,你的选择就不那么理性,你就没有站在一个比较好的起点上去和男人同等地做什么事情,我不是女性主义者,对不起。但是男性会因为这些比女性早死亡好几年。 白岩松:但是我特别想问你,难道你在做《新闻调查》记者的时候会考虑自己的性别意识吗? 王利芬:我从来不考虑自己的性别意识,我原来有一句话,我觉得特别可笑,我说我只有上洗手间的时候我才能意识到自己是一个女性,我有的时候跟着制片人走走,人家上厕所 我跟到旁边去了,然后哦 这是男的,我就又缩出来了这样的。 白岩松:最后利芬,我可以把你刚才说的话当成是你对观众说的话和对一些领导说的话,接下来应该对你很多的兄弟姐妹说一说。 王利芬:我就觉得做《新闻调查》真的是非常地不容易,我真的很清楚,你记得你在《宏志班》的第一期节目,5月16号,那天我们在心明湖的那样一个地方,汽车开回来的时候我说我们《新闻调查》像一个列车一样驶出去,几乎没有加油的机会,到今天也没有加油的机会,我觉得中间不知磨损了多少,所以我希望我曾经工作过这样一个东西能够依然永远存在,哪怕能给我们找回青春的依傍,一个参照系 一个历史的维度,我觉得也很好,我觉得我们还有今天这样一个说话的场所,我觉得我的逝去的那些岁月,我有地方去把它找回来,有一些凭证,我希望你们越来越把这个节目做好。 白岩松:好 多谢利芬。 王利芬:谢谢。 敬一丹:好 接下来将和我们面对面的《新闻调查》的出镜记者有着这样的经历,她曾经是一位作家,也曾经是一位演员,这些经历都在她身上留下了痕迹,就使得她站在镜头前作为《新闻调查》出镜记者的时候表现出她独特的洞察力和表现力,我经常看到她活跃在一个一个的新闻现场,她的眼神往往很动人,有的时候在眼睛里我们看到了忧虑,有的时候我们看到了同情,有的时候看到了愤怒,当然在更多的时候,我们是顺着她的目光一步一步地接近事实真相,我们看看她在镜头前的样子。 敬一丹:好 我们有请长江。 敬一丹:大家一看长江在舞台上一走,你就看出她曾经当过演员的这种训练了。 长江:台步了 对不起,这很不职业了。 敬一丹:现在惦记你的观众都打听了,很久没有在《新闻调查》见到你了,你恐怕要跟观众朋友说一说你最近在做什么 干什么去了,为什么见不到你了。 长江:见不到我了可能就是有一段空隙,驻(香港记者)站一段 两年的时间,我还有四个月回来。 敬一丹:还有四个月。 长江:嗯。 敬一丹:你在新闻采访的现场,在理性和感性之间是不是也经常会发生一点磨合 冲突? 长江:可能我到后期的时候更加偏重的是对什么东西感兴趣,对那些永恒的东西比较感兴趣,就是要关注人 关注生命。 敬一丹:面对生命这样一个并不轻松的话题,那么在新闻调查的现场,在哪些场景曾经给你带来触动。 长江:我记得当时我们下矿井的时候,当时下去的时候不是很害怕,说良心话,尤其是一个记者还有一份冲动,那份冲动好像也是你不去细想生命的(危险),但是我们真正下去以后接近地面的时候,才感觉到我一脚踩下去,踩的是一块石头,这块石头是矿石,它应该硌我的脚,但是没有硌,我马上就跟(摄像)李卫华说,我踩上这块石头像和好的棒子面,记得吗 就这么软,害怕了,接着有几秒钟的时间,是谁都在130米的井下,谁都没有言声,突然间一个特别奇怪的声音,可能是个水滴掉下来正好砸在一根钢管上,发出来那种声音吱儿的一声,那一下我想肯定不是我一个人心惊肉跳,可能在场的人都心惊肉跳,所以我马上跟在场的人说,千万小心 千万小心,接着就串场,第二遍串场,第三遍 第四遍 第五遍,我就串不好了,后来我知道,就是因为心里害怕,心发抖了。 敬一丹:你那时候怎么想呢? 长江:因为但凡事业,我想它都不是急功近利的,我今天可能去揭发一个罪犯,我眼看着他被惩处 被枪毙,押赴现场,但是我们怎么在黑白 生死 善恶的世界当中让人们知道,好 再多一个人再站在善的这一面,再多一个人 再多一个人,这是一个怎么讲,是一个良心的组合,尤其是我看了《新闻调查》走过了这十年,我感觉到我们做的真正的东西,真正对于历史 对于民族,对于(历史)长河有意义的是什么,我不知道我这样做,在场的我的老师,老的制片人 领导和现场的嘉宾同不同意,还是良心啊。 敬一丹:你关注生命的时候有没有那种另外的一种感觉,就是你的状态上,比如说比较平静,比较心平气和。 长江:可能对比度最大的可能是《动物福利》。 敬一丹:《动物福利》,当时你们做这个节目的时候对很多人来说一个,很有新鲜感的说法。 长江:我感觉到这是一条小路,跟我讲到的良心的事业和良心工程,它只是一条林间小道,但是可以达到那个地方。 敬一丹:听你这么一说,我们大家都想看看了,我们再回顾一下当时的镜头。(短片) 敬一丹:好,我们现在有请这期《新闻调查》的主人公张吕萍。 长江:当时我记得,敬大姐,就像刚才我提的问题,就是我反复设计的,我当时在想 这么多的人,当时我们国家可能是八千万贫困人口,我想这么多人吃不上饭 喝不上水,更不要说上学读书了,这么多人不去关怀,为什么对这些流浪猫流浪狗有这么大的善心,我当时想设计这个问题的时候,觉得好像是不是要为难张吕萍,但是她答得非常好,那时候你谈到了,善良没有排序,那我理解对于生命没有排序,爱心没有排序 良心没有排序。 敬一丹:那吕萍当时想到长江会这样问吗? 张吕萍:没有 我也没想到。 敬一丹:那之前你常看《新闻调查》栏目吗? 张吕萍:忠实观众。 敬一丹:在那之前就是忠实观众? 张吕萍:对 忠实观众。 敬一丹:那么当《新闻调查》决定要以你做的事为一个调查的内容的时候。那时候你什么感觉呢? 张吕萍:我不相信,我觉得领导那儿通不过。 敬一丹:你就替领导审片了? 张吕萍:对。 敬一丹:你是怎么觉得不能过呢? 张吕萍:我觉得根据我们的国情,像《新闻调查》这样大的新闻栏目是不可能过得了的。 敬一丹:那你觉得《新闻调查》按惯常的 它是关注什么的? 张吕萍:当然 关注民生 关注大的话题。 敬一丹:矿难 生命。 张吕萍:当我接到编导给我打的电话的时候,接到陈新红电话的时候,我先是一愣,后来我马上我就出来一句很感谢的话,自从我出来救助小动物以后,我觉得只要有一个人对我说关心这些小动物,我都非常感谢别人,都非常感谢。 张吕萍:就是当我听到陈新红的声音,她说她是《新闻调查》的编导,她想做这个节目,后来我自己觉得好像,哎呀 不可能,但是我非常感谢她,我一想,呀 《新闻调查》这样的栏目里还有这么善良的人呐,就是这种心理,我的话不准确,我不是说别人不善良,就是我做这个可能大家不理解,因为我做了十几年这个工作,我从一个十分自信而且是第一批有钱的人,那种自我感觉一下到了一个好像有的时候会觉得自己 低人一等,而且就是都快变成日本人了,老给人鞠躬,不管求到谁我都给别人鞠躬,其实我是一个很男性化的人,性格也像男孩子,但是自从我决定要去救助这些小动物的时候,好像我就有点像女人了。 敬一丹:就是最柔软的东西。 张吕萍:对 我想也许这是我来到这个世界上,也许上帝说,你就是做这件事来的,你会受很多苦。 敬一丹:在这儿有很多《新闻调查》的制片人 编导 出镜记者,你给他们提个建议,我们将来将用怎样的目光去看待这些小动物,看待生命。 张吕萍:我就希望各位领导能够关注生命这个话题,并且不要狭隘地理解生命这个话题,可能我说得有点不客气,我觉得我很希望和各位领导达成共识,小动物的生命也是生命,而且我觉得如果一个人 一个孩子,他能在成长的过程当中关注最弱小的,不能给你带来任何利益的一个生命,我想它长大了会对人友善,会有责任心,会在人真正有困难的时候,他可以伸出他的双手。谢谢。 相关专题:央视《新闻调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