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新民周刊专题 > 正文

鉴定疑似彭加木干尸:DNA演绎本无法接续的故事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5月24日11:31 新民周刊
鉴定疑似彭加木干尸:DNA演绎本无法接续的故事

“双面人”邓亚军天天与DNA打交道。
点击此处查看全部新闻图片


鉴定疑似彭加木干尸:DNA演绎本无法接续的故事

东南亚海啸发生后遇难者遗体亟需处理。


鉴定疑似彭加木干尸:DNA演绎本无法接续的故事

在俄罗斯猛犸化石展上复原的猛犸象。


鉴定疑似彭加木干尸:DNA演绎本无法接续的故事

中科院新疆分院党组书记傅春利在罗布泊彭加木墓地前,手中是彭加木的照片。


  DNA作证

  这样一个角色——DNA,越来越多地出现在人们的视野之中。

  迄今为止,人们在已有的认知条件下,正支使DNA演绎着原本也许永远无法接续的故事。比如精准辨别在东南亚海啸劫后千万受难者究竟来自何方,姓甚名谁?比如,进一步辨识
那具沙漠遗体是否就是失踪已久的彭加木?

  人的认识就是这样,从无知到有知,从知之甚少到知之日多。事实上,人们对DNA的特性并未悉数掌握,但已经有人开始编织现在看来近乎疯狂的梦想,诸如,遗传顽症的防患未然,古猛犸象的复活,甚至历史名人的复制。

  人们在欣喜地接受DNA技术带来的恩泽时,也在本能地推拒这项技术可能导致的噩梦。社会人伦、道德秩序似乎都在有意无意间成为DNA技术演进的“羁绊”。

  在深具使命感的人们眼中,这是无奈,但更是责任,是必需。

  寻找彭加木

  就像当年的流言一样,对于最近发现的干尸身份的猜测,争论不断。幸好,DNA技术已经可以以极高的准确度鉴定尸体身份,最终寻得真相。

  撰稿/黄 祺(记者)

  一片面积约2×2厘米的皮肤组织,一根大约20厘米长的股骨(大腿骨),几缕花白头发——在北京华大方瑞司法物证鉴定中心的实验室里,三种样本“躺”在安静、清洁的实验操作台上,实验室外,气氛却绝非如此平静。

  三份样本来自罗布泊发现的一具干尸,干尸被怀疑为26年前失踪的我国著名科学家彭加木。在过去的20多年中,罗布泊范围内曾经发现过尸体,当时也曾怀疑为彭加木遗体,但这些猜测都被一一推翻。这一次发现的干尸,被认为很可能为彭加木的遗体,引起了媒体和公众的关注,身份鉴定专家寄望于先进的DNA技术,确定新发现干尸的身份。

  “夏训诚老师告诉我,这次发现尸体为彭加木遗体的可能性比较大,因为过去寻找彭加木遗体,没有经过这次尸体发现的区域。”北京华大方瑞司法物证鉴定中心的邓亚军说。当年,夏训诚与彭加木一起考察罗布泊,后来,他曾经带领彭加木的家人到罗布泊寻找彭加木。

  2006年4月16日,邓亚军和同事赶往保存干尸的甘肃省敦煌市博物馆,从干尸上取下皮肤、骨骼和毛发,带回位于北京的实验室,5月1日之前,研究人员完成了对干尸样本的分析。“只要得到彭加木亲属的DNA样本,我们就能判断这具干尸是不是彭加木的遗体,现在我们正在等待院办公厅协调彭加木的子女提供用于比对的样本。”

  根据媒体报道,彭加木定居上海的儿子彭海表示,这些年关于发现疑似尸体的传闻太多,他不愿意相信,而彭加木的女儿目前生活在美国。

  遥望罗布泊上的背影

  自1972年罗布泊从一湾碧水的湖泊,变成罕见生命的沙漠,这块广阔的荒漠上空,不时升腾起人的亡灵。今年五一期间,两名上海车手在参加汽车越野赛时,曾经失踪,足见罗布泊地理环境的险恶。

  26年前,彭加木第三次进入罗布泊探险,考察从1980年5月8日持续到6月17日。作为中国罗布泊科学考察队长,彭加木首次穿越了罗布泊湖盆,全长450公里,这次探险中,科学家们在湖盆中采集了众多的生物和土壤标本,收集了众多的第一手科考资料。

  6月17日,是彭加木最后留下印记的一天,考察活动本应该基本结束,但彭加木决定,不按原计划结束考察工作,继续由库木库都克向红柳沟展开考察。由于考察队汽油和水所剩无几,队员们在库木库都克附近扎营,等待直升机补给。

  第二天,让所有人意外的是,彭加木不见了,大家只发现了他留下的一张字条,上面写着“我向东方找水去了”。从此,彭加木杳无音信。是被沙浪淹没,还是饥渴引起疾病发作后昏倒?失踪后,大批军队及地方人员进行了多次大规模寻找,时间跨度长达6个月,但始终一无所获。大家猜测着彭加木失踪的各种原因,但唯一可以确定的是,彭加木一定迷失在被叫做“生命禁区”的荒漠里,而孤身一人的彭加木,生还的希望几乎为零。

  搜救者最终在库木库都克为彭加木树立起蒙难纪念碑,借以寄托大家对这位执著的科学家的哀思。彭加木的身影消失在荒漠中,但流言却在他的身后出现,各种荒唐的猜想也随之升腾。

  一种说法是,彭加木走时身上带有一本十分珍贵的科学考察日记。种种传言,曾经给彭加木的家人带来巨大的压力。

  更多人对彭加木的失踪表示悲痛和惋惜,“如果最近发现的干尸能够被确认为彭加木遗体,流言就会不攻自破,不仅彭加木终于魂归故里,敬仰他的人们和亲属也有了寄托哀思的地方。”邓亚军只是负责干尸DNA鉴定的科研人员,她深知鉴定结果根本不会因为人们的愿望改变,但她还是希望尽快能够进行干尸DNA与彭加木亲属DNA的比对工作,她和很多关心此事的人一样,希望结果快点出来。

  荒漠发现疑似干尸

  2005年4月11日,敦煌市七里镇组织的穿越沙漠考察队在库姆塔格沙漠西北部发现一具干尸,当年10月11日,中科院寒旱所研究人员在一次库姆塔格沙漠科学考察过程中,对干尸进行了初步鉴定,并怀疑干尸为彭加木遗体。由于技术原因,专家们没有能够完成DNA身份鉴定,沙漠中发现的干尸成为悬案。

  “我们去对干尸进行了初步的鉴定,尸体毛发花白,根据齿槽愈合脱落的状况推断是一名中年男性,生前身高大约165厘米以上。根据这些特征,我们没有排除干尸是彭加木遗体的可能。”邓亚军的语言很严谨,尽管如此,还是有人提出种种依据,证明干尸不可能是彭加木的遗体。

  媒体报道,彭加木生前所在单位领导、中国科学院新疆分院党组书记傅春利认为,他仔细观察了这具干尸,发现其眉骨到头顶的距离只有3厘米,而干尸的总体长度也仅为153厘米。“这与彭加木有着极大的区别,彭生前为宽额头,绝对不可能只有3厘米的长度,另外,彭生前身高为172厘米,除去风化后缩短的长度,缩成153厘米似乎有些不合常理。”

  另一种判断认为,彭加木脚印失踪的地方,距干尸的第一发现地有23公里的直线距离,这里是一片坚硬的盐碱壳地带,当时6月的天气,地表温度达60度左右,一个正常体力的人在坚硬的盐碱地内行走,根本不可能到发现尸体的达库姆塔格沙漠。

  媒体曾报道,最初发现这具干尸的罗布泊当地几位干部和农民描述说,干尸旁有一根红柳木手杖和一块矿石。有人以此推测,尸体更像是迷路的寻矿人。

  就像当年的流言一样,对于最近发现的干尸身份的猜测,争论不断。幸好,DNA技术已经可以以极高的准确度鉴定尸体身份,最终寻得真相。

  交给DNA

  怎样判定一具面目全非的干尸是男是女?是老人还是壮年?在DNA身份鉴定技术成熟以前,法医只能靠观察尸体的形态得出结论,判断的准确性不能保证。随着DNA鉴定技术的发展,我们可以通过DNA这个身份“标签”,与亲属DNA进行比对,直接从怀疑人选中锁定目标,它能够回答的问题是:你究竟是谁?

  DNA(脱氧核糖核酸)不是什么神秘的东西,它微小到不能被肉眼看见,但它却无处不在,并主宰了人的一切特征。人所有的遗传信息都储存在DNA里,DNA“生活”在我们身体各部分细胞里。

  我们常说“有其父必有其子”,表明亲属之间有相似性,而他们相似的原因就取决于DNA携带着海量的信息,从父亲传递给孩子。当DNA决定遗传特征的秘密被“揭穿”以后,我们就可以“追根溯源”,通过DNA这个特殊的“标签”,从一具尸体寻找到他的亲人。只要能锁定怀疑对象的范围,只要亲属配合提供DNA样本,剩下的事情,就让科研人员来做吧。

  当然,DNA身份鉴定并不是一个简单的工作,它需要精密仪器的支持,也需要每一个步骤都准确无误。邓亚军告诉记者,理论上说,人身体各部分细胞DNA是相同的,任何部分的样品都可以用来提取DNA用于鉴定,但是,各部分细胞DNA存在微小的差别,而这些特征在鉴定过程中可能会影响最终的结果,所以,从决定提取哪一部分样品开始,整个鉴定的过程必须精细和谨慎。

  为什么要从罗布泊干尸上提取毛发、股骨和皮肤?邓亚军介绍说,假设这具尸体确实是彭加木的遗体,他在沙漠中应该已经有26年的时间,因为尸体常年暴露,细胞核中DNA有可能已经受到损伤,而毛发中可以提取线粒体,线粒体也含有少量的DNA,由于线粒体DNA是环状的,与线状的核DNA相比,它更加不容易破坏,所以,毛发中提取的线粒体DNA,给这次干尸身份的鉴定上了“双保险”。

  而股骨样本是干尸鉴定样本的“主力军”,邓亚军说,由于骨骼的特殊结构,可以较长时间地保存DNA。所以对死亡时间比较长的尸体,一般都愿意用骨骼来进行DNA鉴定。但是,死亡时间太长,骨骼中的DNA也会降解,而且会受到各种细菌的破坏,本身骨骼中的DNA就比较难进行提取。实验室中对骨骼DNA的提取方法有特殊要求。

  至于皮肤组织,邓亚军说这是个“挑战”,因为干尸的皮肤已经像皮革一样,她只是听说曾经有人曾经从皮革样的组织中提取出DNA来,如果她这一次挑战成功,将为今后干尸身份鉴定积累新的经验。

  DNA能做什么?

  发生在2004年圣诞节期间的印度洋

海啸,夺取了数十万人的生命,灾难过后,沙滩上尸体横陈,海水中也有尸体飘浮着。遇难死者有印尼、泰国的当地居民,也有世界各国游客,海啸善后工作中最主要的部分,是辨认尸体身份。

  邓亚军带领的援助队伍,在第一时间赶赴泰国,和很多国家的工作人员一起开展尸体辨认和鉴定工作,从外表无法辨认的尸体,通过DNA鉴定技术,最终确定身份。邓亚军们的工作被媒体报道后,DNA身份鉴定开始被大众熟悉。

  DNA的一个特性决定了它可以用来确定人的身份,它和指纹一样是独特的,世界上几乎没有两个人具有一模一样的DNA。尽管人与人之间99.9%的DNA都相同,但剩下0.1%的差异可能不同,组成DNA的物质是碱基,0.1%的差异意味着有300万个碱基是独特的,在微观世界,这样大量的碱基,足以用来区别你和我。

  如果我们相信人体真的是由什么“设计师”设计出来的话,我们不得不佩服他的智慧,在我们的DNA中,有一部分序列并不用来决定我们长出胳膊和腿,它们看起来是一堆没有作用的“垃圾”,而且它们会突变,结果是,像指纹一样,我们每一个人都拥有一套特殊的DNA。

  美国前总统克林顿曾经在他的“DNA指纹”前抬不起头来,因为DNA泄漏了秘密,莱温斯基裙子上的精斑DNA与克林顿的DNA正好匹配。

  如果彭加木生前留下血液、毛发或者其他可以提取完整DNA的物质,通过尸体与这些物质DNA的比对,也可以鉴定干尸的身份,但邓亚军说,因为彭加木已经失踪26年,获得这些物质的可能性不大,即便保存下来,样本也可能已经受到污染。

  好在DNA不仅是独特的,而且它能通过遗传保留自己这些独特之处。每个人都是父亲精子和母亲卵子结合发育的结果,每个人都携带了来自父亲和母亲的DNA遗传信息,儿子的DNA中必定能发现与父亲或者母亲DNA的相同之处,DNA技术的进步,已经让科研人员知道,只要确定DNA特定部分相同,就能够确定父子关系、母子关系和其他血缘关系,对于具备仪器设备和专业操作人员的实验室来说,这项工作并没有太大的难度。

  直系亲属DNA比对的准确率是最高的,但邓亚军说,在身份鉴定中,如果找不到直系亲属,还是可以通过其他亲属完成比对。比如干尸中提取的线粒体DNA,是一种通过母系遗传的物质,只要找到疑似对象的兄弟姐妹,或者姐妹的孩子,姐妹的女儿的孩子,还是可以做DNA比对的。只不过,这样的比对会给概率计算带来麻烦,影响鉴定的准确性。-

 [1] [2] [3] [下一页]

  相关专题:新民周刊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收藏此页】【 】 【多种方式看新闻】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