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文化新闻 > 新民周刊专题 > 正文

眺望逝去的传统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5月17日15:09 新民周刊

  BY 思 郁

  作为一位法国文化和文学的研究专家和学界的泰斗,柳鸣九先生几十年浸淫文字的功底,在他的回忆性散文集《“翰林院”内外》中又一次地得到了体现。柳鸣九先生在书的序言中提到“翰林院”书名的由来,戏称不论是原来的哲学社会科学部,还是后来的中国社会科学院,都是我国天字第一号的意识形态机构,一贯属中央直辖,故此才借了一个古老的
名称。

  柳先生在书中记述了对年轻时期在“翰林院”即中国科学院哲社部里共事的几位现当代学者的回忆,像李健吾、朱光潜、钱钟书、杨绛、冯至以及卞之琳等等。这些看似琐碎的小事,但是却让我们读后久久不能释怀。那些多数已经不在的学者,他们身上所体现的为人为学风格在今天堪称绝响。

  记得王小波说过,只有卑鄙的人,没有卑鄙的科学家。读了这本书,就有更深刻的理解。《君子之泽,润物无声》是书里回忆钱钟书和杨绛夫妇的篇章,里面记述了这样一件事。在动乱岁月,不少专家学者都被打倒,柳先生本人遭到了很大的冲击,生活陷入了困顿。但是,就在人人自危,防人唯恐不及的时候,自顾不暇的钱钟书杨绛夫妇却让人给柳先生送来几百元钱贴补家用,而且几乎以后的每月都按时送到。不仅如此,后来柳先生发现,还有十几个同样处境艰难的年轻人都受到了这样的接济。他们这样做到底是为了什么呢。巴结贿赂这样的联想在当时是解释不通的,因为大家的境遇都一样,况且钱钟书夫妇矜持清高的为人有目共睹,根本不需要这样做。柳先生在那一节的末尾中说道,“从十年浩劫的炼狱里走出来,如此悲悯,如此退让,如此宽厚,如此慈祥,如此菩萨心肠,这是我在‘翰林院’所见到的唯一一例。”

  可惜的是,这样的传统随着那一辈的学人在我们视野中的消失,也渐渐地远去了。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柳鸣九先生的这本

散文集,在用他细腻仍不失大气的笔触书写他们那个时代令人神往的传统时,委婉曲折地给我们现时的某种浮躁传递了一种批评的信息。

  相关专题:新民周刊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收藏此页】【 】 【多种方式看新闻】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