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郑州晚报《独家责任》专题 > 正文

河南高考移民遭拒考调查(图)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6月07日10:27 郑州晚报
河南高考移民遭拒考调查(图)

手足无措的考生家长等待着最后一丝转机。
点击此处查看全部新闻图片


河南高考移民遭拒考调查(图)

被取消高考资格的学生的蓝印户口。


河南高考移民遭拒考调查(图)

有的家长们怕销毁证据,没把蓝印户口交上去。


  核心提示:6月6日15时,距离2006年全国高考开考还有18个小时,原本期望女儿能在天津参加高考的郑州家长李小凤还没有拿到孩子的准考证,参与2006年高考的希望已经渺茫。从5月30日,获知因为户口问题等原因拿不到准考证开始,包括李小凤在内的数百位来自山东、河南、河北等“高考移民”家长开始频繁奔走于天津市政府、天津市考试院等单位之间,希望事情有所转机。直到6月5日18时,接到有关部门通知,该批考生至2007年方可参加天津高招,且限报二本及以下院校。与此同时,天津还有600多名外地考生因手中的蓝印户口被
认定为“假证”,在高考之前被取消考试资格,部分学生已返回原籍所在地参加考试。与李小凤情况相同的数百考生,却因户口已迁往天津,则不得不眼睁睁地看着今年的高考与自己擦身而过。

  数百考生临考前遭查处

  “2月报名、3月体检、4月照相,高考前的程序基本都要走完了,没想到会出这样的事。”6月6日晚,已经几天几夜没有睡好的李建一声叹息。

  李建是郑州人,2005年夏,在郑州一所省级中学上学的女儿李小青(化名)高考成绩很不理想。准备复读时,听到可以去天津参加今年高考的消息。“天津一家允公允能公司承诺,只要给他们4万元,可以把女儿录取到天津职工科技大学(中专),获得天津户口和学籍,在当地参加2006年高考。”李建说,当时没有考虑太多,出于“为女儿创造更好的考试条件”的心理,他把爱人和女儿都送到了天津,女儿被天津那所中专录取后就在天津一中借读,爱人则专门在天津照料女儿起居。

  让李建没想到的是,5月30日,突然接到爱人从天津打来的电话,说女儿的户口和学籍出了问题,很可能参加不了今年高考了。“据说是中介公司内部分赃不均,孩子们的户口和学籍被人拿走了,准考证都拿不到。”此时,与他一样获知孩子不能参加当年高考的数百名外地家长,已经陆陆续续赶赴天津。

  李建赶到天津后发现,因为拿不到户口和学籍,没有准考证而不能参加高考的学生有四五百人。“学生最多的是山东的,其次是河北的,然后是河南、山西,还有湖南、湖北、四川的,都是通过中介公司掏钱过来的。”与此同时,还有600位非天津籍考生,因手中持有的天津蓝印户口被有关部门认定为伪造,在高考前被取消考试资格。

  此时,距离高考只有5天,心急如焚的家长们开始在天津几所中专、市政府、市考试院等单位之间来回奔波,希望事情能够得到转机。但截至5日17时,家长们未得到任何利好消息。家长们所等来的来自官方的说法,只有报纸上登载的,5月26日,天津市大港区高招办公布取消100多名华北油田考生的高考资格,以及6月1日,天津市武清区取消10多名华北油田考生高考资格的消息。

  户口与学籍被中介拿走

  出事后,家长们首先想到的是天津市职工科技大学中专部的招办主任杨建和天津允公允能公司的老板魏东,但这两人均已无法见到。据家长们讲,杨建已经被公安部门监控,魏东没有下落。据了解,2005年8月,天津职大中专部与天津允公允能公司签订协议,由该公司为学校招生,每个学生向学校交纳6000元的学费,可以转天津正式户口并获得学籍,在天津参加高考。公司则以4万~10万元不等的价格,在国内各省招收学生。

  “据说,魏东把招生任务给了一个叫卢元的人,层层转包,魏东自己也在一些地方招生,在各地招了有几百人。但最后在利益分成问题上,卢元跟魏东产生了分歧。今年4月,卢元从天津市职大拿走了考生的户口和学籍资料,要挟魏东还钱。”李建说,直到目前为止,也不知道孩子的户口到底在哪里。

  6月5日,在教育部2006年第14次新闻发布会上,教育部发言人王旭明说,目前天津市公安机关已经查获了一批持伪造天津市户口报名参加今年高考的考生,天津市教育部门已经取消了这批考生在天津市参加高考的报名资格。据了解,天津市公安机关对参与伪造户口的中介机构已经立案侦查,将依法予以严厉打击。对于这批学生参加高考问题,鉴于高考临近,天津市教育部门与相关部门正在抓紧采取措施,稳妥地给予解决。

  但距考试还剩一天,数百考生还能否参加高考成了家长们最为关心的事情。来自河南安阳的一位考生家长王本超说:“中介公司说会退钱,但现在我们考虑的主要问题不是中介公司怎么样,公安局已经成立了调查组。我们现在就关心孩子明天还能不能参加考试,这些孩子到底怎么办?”

  此前几天内,河北等地的持有假的蓝印户口的考生,因为在原籍还保有户口和学籍,得以返回原籍参加考试。但像李小青这样已经将户口迁往天津的考生却没有一点办法。6月6日下午,李建委托记者再次与河南省招生办公室联系,一位处长告诉记者:“按照政策,考生必须在户籍所在地报名,同时在两个地方报考的和在非户籍所在地报考的都要取消考试资格。另外,从时间上考虑,明天就要高考,已经来不及了。”

  与此同时,来自河南安阳的家长王本超试图让女儿在安阳参加高考,但女儿在6月5日回到安阳后,安阳市教委答复说,不符合政策,不能报考。现在又不得不返回天津,王在电话里说:“没一点希望。”

  事发前中介已经招生8年

  “为什么三四月报名的时候不说有问题,等到离考试还剩这几天了才说?”在临考前被“釜底抽薪”,家长们除了无奈更多的是愤怒。

  据知情人士介绍,在更早的时候,中介公司已经知道这批考生出了问题,试图“活动活动”,但拖到现在也没有效果。“5月26日,中介公司还给我发短信说,一切都没有问题。没想到过了几天,就说不让考了。”昨日,同样在天津的安阳家长王本超六神无主。王的女儿也是在2005年以被天津一所中专录取的名义将户口迁到当地,与李建家情况不同的是,王本超说自己女儿已经获得了天津的户口与学籍。但从天津考试院得到消息,他的女儿只能3年后参加高职考试(大专学历),今年不允许参加高考。

  6月5日18时,王本超收到了天津市教委、市考试院有关负责人转达的书面意见。意见称:凡天津市原职工科技大学中职部、天津市工贸学校、天津市经贸学校2005年在册生,因受中介欺骗者,市教委同意其参加2007年天津市秋季高考,并只能参加天津市普通本科高校(二本及其以下)的录取;凡上述学生想参加2007年天津市秋季高考者必须回原籍校上学;凡希望参加重点及随重点高校批次录取的考生可在学籍校的协助下办理退学手续,回原籍参加2007年秋季高考。

  “现在只能走这条路。”王本超说出现今天的结果自己始料未及,但没办法选择。“如果再把户口迁回去,女儿是不是又成了河南的高考移民?女儿现在成了名副其实的黑户。”

  “河南今年有近80万考生,天津只有七八万人,这种地区差异,逼着家长想办法。”王本超所谓的“办法”,是指中介公司所说的考取天津中专学校,然后再在天津参加高考的路子。

  今年河南省普通高考报名工作已经结束。据统计,今年河南省报名人数为780503人,比去年增加60533人,增长8.41%,再创历史新高。

  “这个允公允能公司开始招生已经8年了,一直没有出事。而且我们看到有熟人的子女通过这种渠道有了好的归宿,我就有了冒险的意思。”李建现在回忆起当初的决定,十分后悔。

  李小青事件引发的思考

  事实上,李小青并不是个案。

  “高考移民”正式被广大公众所瞩目,源于2005年海南省高考理科“

状元”李洋因“高考移民”身份,被取消清华大学录取资格。“李洋事件”似乎在一夜之间被国人皆知,一时间有关高招机制问题成为国人之诟病。一波未平一波又起,时间进入2006年4月5日,清华大学电子工程系2005级某班宋笑天,被认定为“高考移民”的他接到了清华大学申诉委员会最终决定,被取消学籍。“人才资源的重复浪费,教育体制存在的漏洞”再一次被公众问责。

  而这仅是冰山一角,5月20日,海南堵截1000多名“高考移民”,去年该省此类“移民”超过1万人。在山东青岛,16名来源不明的非青岛籍考生被清退。6月1日,天津遣返100多名持假蓝印户口的河北高考学生。6月3日,一起涉及山东、内蒙古两地19名考生的“高考移民”事件又浮出水面。早在2003年,新疆就查处2200多名“高考移民”。

  有评论认为,高考移民确实已经成为社会问题,在

高考录取和名额分配制度没有实质改革的情况下,对高考移民的纵容,必然造成对生源大省考生利益的损害,甚至间接影响各地区之间的均衡发展。更有人对遣送回原籍去参加考试提出质疑,高考一年只有一次,对于李小青来说,今年的命运的转折也许会被她一生所铭记。这样一个现实的判决,是不是对孩子来讲显得更加残酷了一些,又能真正体现所谓的“高考公平”吗?

  有人早就指出,“高考移民”的根源不在考生而在制度,因为户口问题而取消考生学籍等“治标不治本”的手段,用这些板子来惩罚“高考移民”,板子显然是打歪了。然而又会有多少个“李洋”、“宋笑天”、“李小青”再成为这种政策缝隙里的祭品?

  有教育学者认为,既然如此,何不尽早关口前置,在一切问题发生之前予以解决,也不至于在考生遭受到巨大精神打击的同时,又要承担着经济上的损失。也许海南省的做法,能让人找到一些启示。作为历年来高考移民重灾区,今年来自省外的考生比去年一下子减少了8000多人,该省要求考生在上交相关户籍证明之后,公安机关又参照考生在人口信息管理系统中存储的信息、常住人口登记表上的登记项目、迁移证件所列项目等进行核对,鉴别考生户籍的真实性。

  无论是教育体制需要改进,还是高考政策需要进一步完善,作为“以人为本”的社会,大家更希望看到的是一种公平。

  “我已经不抱任何希望,从出事开始我就知道明天肯定考不成了。”6月6日17时,李小青在电话里淡淡地说。(郑州晚报记者 游晓鹏 陈祖强/文

燕赵都市报/图)

  相关专题:郑州晚报《独家责任》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收藏此页】【 】 【多种方式看新闻】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