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南方周末专题 > 正文

外交部女发言人低调登场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6月22日10:10 南方新闻网

  本报记者 苏永通

  

  “谢谢大家对于姜瑜的关心,但现在不方便接受采访。”电话里,姜瑜的妹妹婉拒了记者的采访。而外交部新闻司办 公室的答复则是,她现在很忙。

  世界媒体聚焦下的的姜瑜,似乎又有些神秘。

  大学时代:稳重、理性、消瘦

  1982年,18岁的姜瑜考入素有“外交官摇篮”之称的外交学院,学制五年。这一年,时任外交部新闻司司长的 钱其琛针对勃列日涅夫讲话,发表了一次只有三句话的声明。此后,定期召开新闻发布会成为外交部的惯例。24年之后,姜 瑜成为了自钱其琛算起外交部第23任发言人。

  时隔20余年,曾给姜瑜上过课的老师大多已记不清她当时的样子。英语系系主任范守义教授曾是姜瑜的英语精读课 老师,范老师关于姜瑜的记忆只有“很用功”三字。不过姜瑜给英语系副教授宋爱授留下了较深的印象,他评价姜瑜很有教养 。宋老师还记得,姜瑜比较消瘦,似乎体质并不是很好。

  于丹翎比姜瑜高一届,她告诉记者,姜瑜的成绩不错,是女生中比较突出的一个。而且,“在那个时代的那个年龄的 孩子里,她显得比较稳重,理性,稳稳当当”。

  进入外交学院那一刻其实也就大致划定了姜瑜未来的方向。1987年毕业后,姜瑜被分配到北京外交人员服务中心 ,这里专为外国驻华机构提供服务。

  这一年,中国外交舞台上出现第一位女发言人——李金华。不过,李金华告诉记者,其实发言人更早能追溯到乔冠华 的夫人龚澎——延安时期,她已经是发言人,解放后,又多次以新闻发言人身份跟随

周恩来、陈毅出访,曾任外交部情报司( 新闻司前身)司长。

  李金华之后,直到1990年才出现了第二位女发言人——范慧娟。不过,要说影响力最大的女发言人,当属1999 年登台的章启月,而姜瑜是她们之后的第四位女发言人。

  跟媒体长期打交道

  除了在外交人员服务局的最初四年,无论是在外交部新闻司,抑或联合国还是香港,姜瑜的大部分工作和新闻联系在 了一起。

  所以,对于姜瑜成为新的发言人,前APEC高官王嵎生评价她是“行伍出身,靠真才实学”。而且,由于长期与媒 体打交道,她的待人接物也给外国记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2000年9月,当时还是《亚洲周刊》(英文版)的特派记者的郑天任,在外国记者新闻中心第一次见到姜瑜。

  当时,外国记者新闻中心刚刚成立,负责为驻华记者提供相关服务,姜瑜则是该中心的首任主任。郑天任回忆说,姜 瑜会主动询问他,在北京生活习不习惯,有什么问题需要帮忙,需要外交部提供什么服务。“她为人善良,说话客气,素质很 好。”

  新加坡《联合早报》驻港记者戴庆成对此也有同感。戴庆成是在姜瑜被派驻外交部驻港特派员公署后认识她的。他记 得2004年的时候,外交部驻港公署曾经邀请新加坡媒体参加一个餐会,那时负责在门口迎接的就是姜瑜。她很有礼貌,而 且也很会应变,席间但凡有冷场,总是姜瑜出来调节气氛。

  戴庆成还特别提到了姜瑜的业务能力——她记得见过的每一个记者的名字;会事先做很多功课,才会跟记者谈话;主 动参加一些外交论坛,认真听,记笔记。而且,负责处理公署对外新闻的姜瑜“发稿的速度很快”,经常是驻港特派员刚发表 完讲话,新闻稿就已经传真到了报社。

  戴庆成觉得电视上的姜瑜比平时略显“严肃”。他告诉记者,姜瑜私下里很“健谈”,丝毫“没有官调”。这一点其 实也是姜瑜给许多境内外记者留下的印象。

  一位知情人告诉本报,姜瑜平时非常低调、谦和,看似柔弱的她,其实很有性格,有时候也会挺身而出,为记者争利 益。“她特别能够体谅记者在采访中的难处。挺有主见,关键的时候也敢表明自己观点。”

  口径重于形象

  事实上,自章启月调任驻比利时大使后,外界就一直传说将会有一位新的女发言人。

  2003年3月10日,外交部“公众开放日”首次为女性举办“专场”。孔泉向来访者介绍,新闻司女干部的比例 高达49.9%。他还笑言,一定要尽快在新闻司再增加几名女同事,好让自己的部门“比半边天还多一点的天空”被女同胞 撑起。

  《大公报》当时曾报道,发言人的空缺将在一个月内递补,极可能由女性担任。但这一度被外交部否认。直到6月13 日姜瑜正式亮相前,各种传言从未断过。

  “我猜想她会当发言人。”郑天任说,在海外记者圈里,姜瑜出任新发言人的事情似乎早已成定局。

  一位老外交官认为,外交部发言人是中国外交政策在新闻界的代言人,是沟通国际媒体的桥梁,通过充分阐述中国的 外交政策,让世界正确地认识中国。

  而在郑天任眼里,“入世后中国在国际舞台上扮演重要的角色,中国外交部发言人的角色将越来越重要,在世界舆论 圈里,必须有中国的声音,外交部发言人将发出这个声音。”

  或许正因为新闻发言人的特殊角色,这个新工作颇让姜瑜紧张了好一阵子。

  日本共同社记者斋藤真记得,在不久前刘建超主持的一次新闻发布会上,很偶然地见到姜瑜。斋藤觉得,那一次很可 能是姜瑜在登台前的热身。

  为了第一次登台,姜瑜进行了大量的准备。有知情人透露说,除了熟悉前几任发言人的主持风格外,姜瑜还曾在新闻 发布大厅多次演练,让同事扮作外国记者对她提问。

  而且,姜瑜重新“像一个学生一样”查阅了大量材料,仅背景资料就有厚厚的一大本。由于上一次

世界杯的时候,刘 建超被问了许多关于世界杯的事情。尽管她不是球迷,但还是准备了有关世界杯的问题。

  了解姜瑜的人介绍说,“姜瑜是个很清雅、淡泊的人,皮肤很好,不爱化妆。”得知她可能出任发言人后,很多朋友 、记者都曾在穿衣、化妆上给她提些建议,但姜瑜说,“这些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把握好口径。”

  6月13日下午,姜瑜面带微笑,从侧面走上发言台,身着白色西服上装、黑色长裤,戴着无框眼镜。“各位下午好 !我叫姜瑜,是外交部发言人。我愿意在今后的工作中与大家建立良好的工作关系。”

  然后,她开始接受提问,开始她作为中国外交部新闻发言人的工作。

  有熟悉姜瑜的记者通过新闻照片发现,主持新闻发布会的姜瑜还是略微化了妆,发型也略有改变。

  初次亮相:温柔,但有点紧张

  6月13日那天,与姜瑜打过6年交道的郑天任正坐在新闻发布会的前排,他现在是美国彭博新闻社的记者。面对老 熟人,郑天任毫不客气抛出这个当日最“敏感”的问题——“北京副市长刘志华因腐败被撤职,是否会影响奥运会准备工作? ”

  姜瑜显然是有备而来。她直接以北京市和奥组委的口径回应。

  第一场记者会下来,新华网的标题称赞她:“友善温柔沉着干练。”

  但外国记者毕竟挑剔,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女记者就提到,姜瑜回答一些问题时没有能做到脱稿,“不知道是不是 因为经验不足,没有更多的发挥。”

  “她样子有点紧张,很像秦刚第一次发言,不过很正常,他们不是发表自己的感言,可以理解。”日本共同社记者斋 藤真参加了15日的记者会。他一连问了4个问题。

  一位境外女记者认为,章启月的气质很能体现大国气度;但也有人介绍,章启月是外交世家出身,很在意外交官的身 份,语言风格更为硬朗,而姜瑜更为温柔。

  斋藤说,偶尔会遇到发言人面对一些敏感问题的解释用词或语气不够好,海外记者的情绪难免会受到伤害。而姜瑜非 常会运用媒体手段,“我觉得她知道怎么营造温柔的气氛,来回应一些

中日关系等敏感问题。”

  本报记者了解的多位外国记者,对现任新闻司司长、发言人刘建超以及前发言人章启月都非常推崇。

  熟悉外交部新闻司的一名记者介绍:“刘建超反应特别快,敏锐。所有的政策口径,都像被他吃进脑子里,再用自己 的语言吐出来一样。主持上合组织的记者招待会时,他可以不带一个纸片进去。很长时间的招待会,大量的问题都是围绕伊朗 核问题翻来覆去地问,但刘建超能做到回答每个问题都用不同的语言。”

  这位记者也说,姜瑜毕竟刚刚起步,这需要一个过程,相信她很快会适应并充分展示自己的魅力。 来源:南方周 末

  

  相关专题:南方周末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收藏此页】【 】 【多种方式看新闻】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