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山大地震30周年祭影像:钱钢20年后重回唐山 | |||||||||||||||
---|---|---|---|---|---|---|---|---|---|---|---|---|---|---|---|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6月27日01:51 燕赵都市报 | |||||||||||||||
钱钢签名售书现场火暴。
一名读者拿出《唐山大地震》的众多版本。 本报记者刘洪彬、闫漪、齐雪芳/文 本报记者王文康/图 ■人物简介
钱钢:记者、报告文学作家。20年前写有报告文学《唐山大地震》。 我希望唐山大地震的“惨史”永远不被湮没和淡忘。 ———钱钢 日前,记者、报告文学作家钱钢来到唐山签售《唐山大地震———三十周年纪念版》。30年过去了,唐山人民已经把这位真实记录下那场灾难的记者当成了自己的亲人,许多老读者拉着钱钢的手,声音哽咽,泪洒衣襟。 “谢谢您!”每一次签完名,钱钢都会双手拿书,慢慢递给读者,脸上露出会心的微笑。 在签售的过程中,75岁高龄的韩述祖老人紧紧拉住钱钢的手,不住落泪:“你书中提到了我震亡的两个儿子啊,所以我觉得非常有必要来见您一面。” 地震时,韩述祖全家6口人全部被埋在了废墟下。“我整个人被埋在很深的瓦砾里面,我使劲往外爬,后来脑袋露出来了,我就一直摇晃、一直摇晃,使劲摇晃着,整个身体出来了。” “我觉得作为唐山人,应该对唐山大地震有个了解,虽然它是件痛苦的事情,但让孩子了解当时的历史,对于家庭、对于你所在的城市都是一种责任。”今年9岁的马铭杨的父亲告诉记者。 “三十年生死两茫茫,无碑无灰惟有泪千行”,一位名叫王玉峰的老读者,让钱钢为他这样留言,王玉峰说,这句诗在他心里酝酿了30年,“我终于可以告慰死去的亲人了!” 原计划两个小时的见面会,由于读者热情高涨,不得不延长时间,直至300多本书被抢购一空。 签售结束后,钱钢特意赶到二五五医院设立的地震灵堂,去看望当年震亡的唐山乡亲。在灵堂里,钱钢讲述起了书中的人物———丰承渤:“谁都知道,丰承渤是个爱美的姑娘。战友含着泪,以十指为梳,梳理小丰散乱的头发……” ■关于唐山大地震 燕赵都市报:在您的书中,一再提到“我的唐山”,这样的话语是否意味着,您与采访对象的心息相同?您能否具体分辨出,“我的唐山”到底是怎样一种情志? 钱钢:我的唐山,一是情感,二是一种责任。情感就是在当时参加抗震救灾,和后来来到唐山作了长时间的采访,和唐山人所形成的这种感情的纽带,所以我把自己也视作唐山的一员,这是一种缘分和情感。 另外,我说“我的唐山”也是一种责任,一种使命。这个责任,在唐山很长一段时间里面,有这个感情的纽带,这就是我应该完成的事情,责无旁贷。因为我参加了救灾,而我不是一个通常意义上的救灾队员,我又因为有着唐山的蒋叔叔(蒋忆潮,时任唐山市民政局局长),而变成了唐山的一员,很长一段时间是和他们生活在一起。又因为我是一名记者,我在80年代,还成为一名报告文学的作家,种种原因就是说:我应该去写这本书。 燕赵都市报:在引言中,您写道:“我要留下关于一场大毁灭的真实记录,留下关于天灾的人的真实记录,留下尚未定评的历史事实,也留下我的思考和追问。”什么思考?追问什么? 钱钢:唐山地震表现出太多太多复杂的情况,其实到今天为止,我们都不能说给唐山地震的追寻研究画上一个最后的句号,尤其是科学的问题。直到今天为止,中国的自然科学家们还在孜孜不倦地研究,每日每时地还在观察着这个不安分的星球,由此你就会知道唐山大地震遗留下来的问题并没有一个现成的答案。 燕赵都市报:“灾难就是灾难”如何理解? 钱钢:印尼发生海啸的时候,有的媒体派出记者到灾区,举行了隆重的出征仪式,他们的衣服上要写着自己媒体的名字,而且特意要在出发的时候说明他们的海事电话是由某某公司所赞助,他们的任务是,只要到达现场,拍照片回来证明你在那就行了,什么深入采访就要看情况了。这就是去印尼采访海啸记者回来告诉我的情形,如此,灾害就变成一种商业。所以灾害就是灾害,灾害的本体就是受灾的人,这是一种常识。 ■关于生命的追问 燕赵都市报:您在地震发生后到唐山呆了三个多月,请问当时灾难中的人民是如何一种顽强的自救?这种自救对于今天的人们有无借鉴意义? 钱钢:极端的顽强,只有在特殊的情境下才可以见证这种特殊的顽强。如果没有第一个人的抢救就没有十几个人的获救,没有十几个人的获救就没有后面上百个人的获救。这个顽强的自救是非常非常重要的。 燕赵都市报:地震如何改变了唐山人的生命观和价值观? 钱钢:我看到的表象是,很多年以来唐山人笼罩在地震的阴影里而不能够解脱,但由此就断言唐山人民的生命观和价值观发生了变化,又太简单。我没有确切地了解这20年来唐山的情况,了解得非常少,所以我很难发出我的感想来。我接触的人就是姚翠芹等,而且这些人大概是少数,可是他们的精神确是有很强的代表意义,如果说看他们的生命观、价值观,我所讲的软力量(softpower)、软环境就是人文精神吧。 燕赵都市报:《唐山大地震》之后,您还从事过与灾难有关的其他一些工作,那么,地震在多大程度上改变了您个人对于生命的认识? 钱钢:地震对我个人来说说不上是生命上的认识,深层的认识是有的,深层次的认识是不能忘记唐山人的镇定、从容、举重若轻和强大的忍耐力。 ■关于《唐山大地震》 燕赵都市报:今天的人们重读《唐山大地震》,可能会震惊于您书中对于灾难本身的叙述,但是,我们感觉,实际上笼罩全书的却是您对于灾难中人情人性的思考。请问,您是如何把握这二者分寸的? 钱钢:我认为,对人情人性在书中的思考还是不足的。情感的宣泄确实带着80年代的特征,就是很充沛的情感宣泄。整体上来说我是想思考,但是没有充分的展开。这本书不是一本思辨的书,它是一本实录性的书,或者说它是我们对调查性报道最早的试验。 燕赵都市报:有人说,《唐山大地震》这本书成就了您,也有的人说,是您成就了《唐山大地震》这本书,您对这两种认识有什么感想? 钱钢:从另外一个角度来讲,如果不是一个文字游戏的话,对我来说,就好像一所特殊的学校成就了一名特殊的学生,这个特殊的学校就是一个世纪里最大的灾难,这个特殊的学生他还是有心去记录,这样一个特殊的学校成就了一名特殊的学生,从这个意义上讲,我认可成就两个字。还有我并不认为在今天它是多么具有眼球经济价值的一本书。 燕赵都市报:但是现在确实有一种说法:钱钢与唐山大地震似乎已经成为一个同义词。 钱钢:每一个人的人生都会有一个标志性的事情,每一个人都会对这个社会做一件事情,我做的是这件事,被一些人认可,因为也许我没有做出比写作《唐山大地震》更大的事情,也许是有的……但是有一点,它的眼光并不狭隘。 燕赵都市报:20年前写作的《唐山大地震》,对于今天的唐山、唐山人、或者说世人最核心的价值在哪里? 钱钢:用一个字概括,那就是“爱”。爱是能够征服很多东西的,唐山人在唐山飞机场表现出来的最闪光的就是爱,或者说,事后他们能最深刻体悟到的东西就是“爱”。 ■关于新唐山 燕赵都市报:请您对30年前那场浩劫中遇难、伤残的唐山人说两句话。 钱钢:就像唐山孤儿不可回避地成为了一个集群名称,他们是一个集群体,他们有他们的核心价值,他们有他们的精神风范。我们讲:自助者天助,互助者天助,当你们自助,当你们互助的时候,仁者无敌。 燕赵都市报:请您对新唐山也说两句话。 钱钢:新唐山有新的建筑,新的一切。我们都很高兴,我们还想更好。对于唐山的现代化,我们的想像力永远是贫乏的。我们希望唐山还有另一层意思,它的软环境,软力量,也就是说,唐山能够珍惜自己的历史和她的核心价值,以自己历史里面所蕴含的核心价值作为自己软力量的根源,那唐山就一定是不同于其他城市的一座城市。 ◎相关评论 民间的感恩让唐山与众不同 □涂涂 这两天,8位“骑行万里谢恩”的唐山大地震幸存者还在全国各地传播着唐山人的谢意。此前,一个名叫张晓东的唐山市民也曾单车南下河南洛阳,向地震时热情救助过唐山人的洛阳人民深情谢恩。 这些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市民,他们以自身微弱的举动,诠释一个城市对于那场灾难的理解,表达一个城市最底层市民对于援助者的款款心曲。此情此景,令人动容。 唐山大地震毁灭了一座庞大的工业城市,数十万生命或湮没、或哀哀欲绝。尽管经过了30年的岁月淘洗,阴影还是很难完全散尽。至今,有的逃生者晚上拉上窗帘后,仍有心悸的表现。这样的心理折磨大概还将持续一段时间。 ———这些,只是问题的一端,或者说,灾难的“悲欣交集”中之“大悲”。“大悲”之外,更有无尽的“欣慰”在酝酿、生发。灾难的戕害不可抗拒,而人自身的求生努力,人与人的相互救助、相濡以沫,殊为难能可贵。 更有外来的救援,灾难甫至,唐山人民自救求生,当此生命紧要关头,来自全国各地的救助让危难中的人们绝处逢生。这同样是历史的真实,这种真实即使在事隔10年、20年、30年之后,依然闪现出纯美的光芒。 唐山人民记着这一点,如果将这种记忆称之为感恩的话,这种感恩不仅仅是政府层面的,同样也来自民间;不仅仅是一座城市的宏大叙事,同样也是这座城市市民的个体记忆。但有机缘巧合,即蓬勃展现。比如唐山人的自愿献血一直走高,比如唐山人的古道热肠等等。我们可以把这种来自民间朴素的情愫理解为感恩,但这又不是惯常意义上的感恩。正像一位地震幸存者所说的那样:那恩情,实际上是还不完、没法还的。 我们理解,源自唐山普通市民中的感恩,首先包含这样一层意思:大浩劫之后,对曾经帮助过自己的人心存一份感动,进而每每能够主动帮助别人;同时,还应该包含另外一层意思:把自家的事情做好就是对恩人最好的回报,也即是所谓的“争气”。一个市民是如此,一座城市也是如此。 我们认为,在建设新唐山的语境下,这后一种感恩,正是目前唐山最具竞争力的核心价值,也是新时代唐山新人文精神的集中表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