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中国青年》杂志专题 > 正文

一个高二女生的社区故事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6月29日15:41 中国青年杂志

  文-李梅玲“将前海建成酒吧试点区,在不破坏原有环境前提下,开设闹吧和有歌手表演吧。在前海居住区开设安静 的咖啡吧。在后海开设以茶文化、老北京文化、电影等为主题特色的主题馆一条街。”

  这是北师大第二附中高二女生李倩男在历时两年调查之后,对自己居住的社区周围的一片酒吧街改造的建议,并受到 了有关方面的重视。2005年8月,李倩男凭借这份调查报
告获得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二等奖。

  2004年年底,什刹海商会管理处接待了一位特殊的客人。他们惊奇地发现,这个还在读高二的小女孩不仅对商会 的管理工作提出了自己的建议,而且还拿出了一份内容翔实、数据充分的社会调查报告——关于什刹海酒吧的。为此,她已经 跑了100多家酒吧。她就是李倩男。

  在李倩男的记忆中,小时候的什刹海不像现在这么灯红酒绿,特别宁静,但很有味道。

  2003年非典肆虐的时候,家住什刹海附近的李倩男,每天早上起来都要去她熟悉的湖边跑步锻炼身体。但不经意 间,她发现这里车多了,人多了,酒吧的门脸雨后春笋般疯长起来。慢慢地,记忆中那个宁静的什刹海完全变了模样。

  她那份关于什刹海酒吧的社会调查报告的源头,就出在这个变化之中。

  李倩男时常一个人到什刹海的酒吧街,以一个游客的身份来回转转,看着大家休闲娱乐的场景。她说,这个时候会觉 得“其实也挺好的,又能休息身心,很具有城市活力”。

  但在路过张之洞故居的时候,她还是很痛心地向记者说:“你看,你能看出这是一处古迹吗?现在已经完全变了,从 外面看就是个酒吧。都破坏得差不多了,以后再花多少钱恐怕都难以恢复原貌了。”

  李倩男说,这的确很矛盾:一方面,北京的什刹海酒吧街在如此短的时间内能够迅速发展成在世界范围都有影响的文 化区,完全是依靠几百年来老北京唯一一块王公贵族和平民百姓混居所形成的浓厚历史文化积淀,同时,什刹海也借助了酒吧 街的兴起而中外闻名;但另一方面,酒吧街正在蚕食和吞噬着这片古老的京韵文化区。

  “那在这二者之间能不能找到融合点呢?”这个问题一直贯穿在李倩男作社会调查的始末。“既然把这些酒吧全拆了 是不现实的,那就应该本着解决问题的原则,所提出建议可操作性越强越好,而且越快施行越好。”她说。

  除了详细地通过文字和图表展示问题、分析问题之外,在这份报告的最后,李倩男还提出了很多具备可行性的建议。

  比如酒吧分区管理,突出特色,安装隔音设备;在规范酒吧的同时,还应设地下停车场,消除安全隐患;撤销流动摊 位,开设老字号店铺;保留

传统文化古迹,建立关于什刹海的官方专题网站,开展相关文化活动等等。

  在这个小女孩面前,什刹海商会管理处的秘书长张涛详细介绍了管理处一年来所做的工作,并表示会把她的建议提交 到相关部门。

  “我看到这份报告的时候感到很惊喜,”曾为李倩男的报告作过指导的历史学家、人民教育出版社资深编审臧嵘说, “在一个博士生都能去网上抄论文的浮躁年代,我惊喜地看到一个高中生的社会责任感。从报告资料的翔实性可以看出调查者 的艰辛,从所提出建议的可行性上,则可以看出这一代人参政意识的增强。”

  “一个小女孩要去将近150家陌生的酒吧跟陌生的店主和客人作问卷调查和谈话,这中间的困难和艰辛是可想而知 的。”臧嵘说。

  事实上,李倩男虽然并非居住在一个新型的社区,但她对什刹海酒吧进行的长期调查与关注却在实质上反映出一个事 实:李倩男及她所代表的一代青少年的社区意识正在逐渐加强。这在中国社区居民对社区各项事务的参与意识与参与行为仍处 于起步阶段,对社区建设、社区事务还表现得普遍冷漠的今天,李倩男的所作所为可谓走在了成人的前面,体现了这一代青少 年比之于前代人的进步之处。

  李倩男的社区意识,说直白了,就是对于身边社会事务的参与意识、自主意识以及主人翁精神,说大了,就是民主意 识,公民意识。这些,都是在很多当代成年人身上难以找到,或者已经丧失掉的优秀品质。作为成年人,应该对李倩男的社区 意识、社会参与意识大加鼓励,积极引导,听取他们的声音,研究他们的建议。

  毕竟,度过短暂的形成期之后,中国未来的、真正的成熟的社区生活需要李倩男们来构建与维护。方兴未艾的社区网 站文-邓跃“我还没来得及看帖子呢,门票就没了。”2006年3月初的一天,为了一张周六举行的社区网站成立6周年的 庆典门票,北京的刘斌每两个小时看一次帖子,可最后他还是错过了获得门票的机会。

  与刘斌一样渴求一票的还有800多人,他们全都是北京昌平区回龙观小区的业主,他们之所以如此强烈地要求参加 庆典活动,只是因为想与其他业主一起在现场分享回龙观社区和回龙观网成长的6年历程而已。

  对于居住在北京城北这一新社区的11万网民来说,回龙观网的6周年,同时也是回龙观社区成长的6年。

  回龙观社区网的站长网名叫“六班长”。2000年,在北京买一套经济适用房成了不少北京人和来京闯天下的年轻 人最大的愿望。但对于大多数没有购房经验的年轻人来说,如何买房、怎么装修成了最难的事情。

  当时已经在回龙观买了房子的“六班长”,在网上开辟了这块讨论买房装修的阵地:“网站建立之初,只有十几个打 算在观里买房子的人上来闲聊两句。主要的话题也逃不出交房要注意什么、装修要注意什么。”

  随着回龙观社区的壮大,“六班长”的网上阵地越来越壮大,原有的小空间已经容不下每天近5000的发帖量了。 2001年,“六班长”决定重新对网站进行域名注册,以“回龙观”三个字的拼音缩写www.hlgnet.com为域 名。

  现在的回龙观社区网,除了站长“六班长”、副站长“洋葱头”外,100多个版块还分别有各自的版主和副版主。 6年里,在网站里说话响当当的“大腕”们,已经比当初的所有网站成员还多了。进入2006年,回龙观社区网的注册人口 已经达到11万,成为北京社区网站里的绝对老大。社区网最早的功用是为业主(准业主)买房、装修出谋划策,但现在,却 有了远远超出预期的影响力。

  “我以前什么都不爱,现在好像又什么都爱了。”已经在回龙观住了3年的业主于莹说,“自从在社区网上注册以后 ,我可以和大家约着出去玩,也可以参加羽毛球比赛。我现在在社区里的朋友比上学的时候还多。”

  而对于刚搬到回龙观不到一年的“耳麦”来说,网上的“腐败活动”(一群人聚餐)是他尽快适应新生活的捷径。“ 我注册的第一天就赶上了一拨儿‘腐败’。”那一次“耳麦”知道了观里最好吃的烧烤馆在哪儿。

  大伟很喜欢踢球,自从发现了“回超(回龙观足球超级联赛,当地社区业主之间的定期足球比赛)”这个宝贝后,他 几乎每周六都会约上几个网上认识的人过瘾。“开始什么人都约,后来就固定下了几个脾气相投的哥们儿。‘回超’就是我生 活里的一个新圈子。”

  “我觉得回龙观的特点就是生活气息浓。以前在外面租房子就是一种到处漂泊的感觉,现在终于在北京买了房子,还 在社区网上‘找到了组织’。我这才觉得在北京扎下了根,社区网让我找到了一种归属感。周末大家一起玩儿,平时有困难互 相帮忙,社区网是我除工作以外接触社会的最主要途径。”有网友这样总结回龙观社区网对自己的影响。

  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在社区网里有了一个全新的朋友圈子,固有的比较单调的生活方式被完全改变,还培养了很多爱好 。因为有了社区网,在许多新型社区存在于人们之间那种无形的樊篱就这样被大大突破了。就这样,仅仅6年时间,这个以2 5岁~35岁的新移民为主的北京最大经济适用房小区的居民们就建立了和谐的新型邻里关系。他们互相帮助,互相娱乐,还 选举了自己的人大代表,把新时代的社区意识、社区文化发挥得淋漓尽致。

  北京大学社会学系的一位老师认为,从回龙观的居民特点来看,这里的人大多是年龄25岁~35岁之间的年轻人, 他们的经历和受教育程度相仿。再加上这部分年轻人正处于寻找新的归属感的阶段,相同的居住环境使其中的一部分人凝聚成 一个新的圈子。

  随着来北京的新移民越来越多,这些异地创业的年轻人全都面临着重新建立人际关系和生活体系的问题。“对于这些 年轻人来说,他们的人际交往主要依靠以前上学的学校和自己居住生活的地区。”而异地创业切断了他们原本建立的社会关系 。如果建立新的社会关系,就需要一个可靠的途径。除了工作,邻里之间的社会交往就成为另一个可靠又稳定的途径,社区网 络的兴起为邻居的交往提供了一个固定的平台。

  在北京,还有好几个像回龙观这样的新兴的大型社区。专家表示,正是在异地重新寻找归属感的要求,让更多生活在 社区里的人依赖社区网络。“他们在社区网上交友、谈心,通过网络聚会拓展自己的朋友圈子和活动范围。年轻人有共同的爱 好和兴趣,他们需要发挥自己的所有能量。”专家表示,在自己生活的社区里寻找兴趣、爱好相似的人,可以让人们消除对新 环境的陌生感。

  事实上,社区网俨然成为大都市社区建设核心内容的事例绝非回龙观一家。在北京、上海等大城市里,像回龙观这样 对邻里关系贡献巨大的社区网可说是比比皆是,不但回龙观这种大型社区如此,在很多稍小的社区也是如此,以至于现在的社 区网站已经不再仅仅是网上的虚拟生活:物业在这里发布公告、居民在这里约定活动、片警在这里了解民情……虚拟社区不但 成为跨越都市樊篱的桥梁,而且正在变得越来越实在,其功用已经远远超越早先定义的居民社交、交流情感这些简单需求。【 专家访谈】培养大同世界的生成土壤——专访中国社区问题专家陈幽泓采访-本刊记者信海光治作为研究课题的专家,中国人 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行政管理系兼制度分析与公共政策研究中心副教授,中国城市社区自主治理研究课题组负责人,国家社会 科学基金项目《制度分析与公共政策》主持人。

  早在上世纪90年代,触觉敏锐的陈幽泓就把目光投向了中国的住房制度改革,当单位公房被廉价出售,出现了新的 既得利益阶层时,陈幽泓用学者严谨的眼光审视这一切,并对其公平性提出质疑。

  2001年,陈幽泓赴美国印第安纳大学进行学术访问,亲眼见证了美国人的社区治理情况,由此开始思考中国的社 区自治问题,并推动成立了非赢利机构“和谐社区发展中心”。

  从2002年开始,陈幽泓主持的课题组开始在全国范围内作社区调查,同时深入研究《物权法》。“如果说《物业 管理条例》是星星,那么《物权法》就是太阳。”作为《物权法》起草人之一的陈幽泓这样形容。为了《物权法》的诞生,和 谐社区发展中心先后组织了3场研讨会,这也是《物权法》讨论期间,唯一由民间团体主办的,为搜集公民意见组织的讨论会 。

  陈幽泓认为,在中国实现社区自治,要解决两大问题:第一就是制度建设,包括财产权制度和社区制度的建设;其次 就是公民能力的培养,即提高公民的自治能力和解决纠纷的能力。

  记者:“社区”这一概念是怎样产生的?

  陈幽泓:一般认为,是德国的社会学家滕尼斯首先提出了“社区”这一概念,费孝通最早把英文Community 翻译为“社区”。但是,要注意英文原意的Community还有“社群”的涵义,如钱满素所说的社群是“基于共同的信 念、兴趣、职业、种族、宗教、性爱倾向,甚至疾病等原因而组成的。”而社区,如民政部的定义“是指聚居在一定的地域范 围之内的人们所组成的社会生活共同体。”用中文完整的表述,社区中的一群人应该具有一个社群这样的精神上的共性,否则 不过是一盘散沙而已。

  记者:中国的社区发展处在一个怎样的历史阶段?

  陈幽泓:中国社会正处于转型期中,从一个传统上的臣民社会向“公民社会”转型。经济物质的转变是基础制度支撑 。

  记者:社区概念的建立对中国人意味着什么?社区一词来自西方,那我们的传统文化中有没有与现代社区概念暗合之 处?

  陈幽泓:社区应是共同地点维系的一群人,人们之间相互要有发自内心的认同感和归属感,会为这个共同的家园作必 要的付出也实施必要的自我约束。若没有这样的要素,社区便不成为社区。用行政命令是建不出现代意义上的“社区”的,所 以在过去单位制的体制下,中国社会虽然有街道、有居民区,但是只有近年来才开始谈到社区、探讨社区建设与发展。

  传统文化既有“鸡犬之声相闻、老死不相往来”的负面理念,也有中国这样一个基于家族的传统社会制度历来就有的 掌管宗族内共同事务的习俗,应该说,历史上地方乡绅是具有管理地方公共事务的能力和经验的。今天需要的是每一个从“单 位人”脱胎出来的“社会人”,作为公民掌管自己的命运,在新的经济社会基础上以新的理念传承祖先曾有的这种能力和经验 ,将之发扬光大。

  记者:在城市社区的发展建设过程中,经常遭遇到的问题有哪些?

  陈幽泓:首先是公民意识欠缺,其次是作为有独立意识的公民个人,在社区中与公民群体相互契合,共同建设自己的 美好家园的意识欠缺,更缺乏这样的习惯、经验与尊奉的规则制度,另外就是大的制度环境的制约,社区发展过程中经常遇到 来自各方的阻力和干预。

  记者:在当下的中国,解决社区问题的关键是什么?

  陈幽泓:理顺社区财产制度,建立解决物业纠纷的机制,建设和发展社区自治组织。

  记者:政府在社区中应该扮演一个怎样的角色?

  陈幽泓:促进社区自治组织的发展培育、自治组织的能力,在社区发生纠纷处于僵局时充当裁判者和监督者。

  记者:您理想中的中国式的和谐社区是什么样子的?

  陈幽泓:还有什么语言能比孔子的大同世界所描述的那种理想更美好动人、令人心向往之的?不过真是路漫漫其修远 兮!我们这一代追求的是在我们中国基层社会培育这样的环境土壤:使得社区中的治理主体——公民社会组织得以像百花争艳 一样出现和成长,这样的环境土壤就是我理想中的中国和谐社区的基础。

  责任编辑:信海光

  相关专题:《中国青年》杂志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评论】【收藏此页】【 】 【多种方式看新闻】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