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中国青年》杂志专题 > 正文

他过的每一天都是好的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6月29日15:42 中国青年杂志

  一个普普通通的青年军人,一次并不少见的舍己救人行为,为什么会引起如此强烈的社会反响?为什么随着时间的推 移,人们对他的怀念之情非但没有减弱,反而愈加强烈?究竟是什么给人们带来如此巨大的心灵冲击?和平年代,我们到底需 要什么样的英雄?……

  也许,人们最初的感动源自王庆平舍己救人的壮举本身。但随着对他了解的不断深入,我们发现,王庆平之所以牺牲 一年后仍强烈地感动着官兵、感动着群众、感动着社会
,是因为他的先进事迹传承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体现了胡锦涛总书 记关于“勤于学习,善于创造,甘于奉献”的时代要求,体现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主流价值取向,顺应了时代和人民对 良好道德风尚的热切期盼。他用青春、生命实现了一名共产党员的誓言,向我们展示了一个新时期道德高尚的青年楷模形象, 是一位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的先进典型。

  明辨荣辱,国之大策。本刊发表关于王庆平的报道文章,既是表达对英雄的纪念,也呼吁广大青年向王庆平学习,从 自我做起,从小事做起,立志报效祖国,奉献社会,服务人民。文-本刊记者张杰

  3.7秒的选择

  大地呈现出棕色、黑色和黄褐色的色彩。雨后的泥泞在干涸之后留下了错综复杂的龟纹和坑凹,一只橘红色的瓢虫像 笨拙的拖拉机一样缓慢地爬行在上面,朝着远处一大片光亮亮的、修剪得像笤帚的小树林瑟瑟发响地行进。在它的身后,微微 摇曳着一星半点刚刚发芽的草叶。这是上海乡下一个清凉而隐秘的黄昏,空气中有一股甜丝丝的、潮湿的并且混合了石灰和火 药气息的奇怪味道,像丝绸一般掠过脸庞和嘴唇,又像风一样消逝在风中……

  2005年2月22日。16点45分。

  最后一名投掷者、四连战士吴琼按照动作要领投出了第一枚手榴弹,观察员报告:炸点约40米。“投得不错,继续 努力!”副教导员王庆平鼓励道,他眯起眼睛看了看天边的云彩,一束很亮的光正从暗青色的云彩罅隙间直直地投射下来。这 天在上海警备区某部官兵进行的手榴弹实弹投掷训练中,作为监护人,他已看护了100多人。

  吴琼屏住呼吸,开始投第二枚弹。刚才那一声巨响几乎切断了他一直紧绷的心理神经,这个19岁的瘦小男孩竭尽全 力承担着一名军人的职责。当冰冷的手榴弹再次握在手中,他甚至感觉不到手指的存在了,只听见心脏怦怦地跳,仿佛要从嗓 子眼里蹦出来似的。夕光照耀着他的额头,令他一阵眩晕。细微的风拂面而过,犹如针在扎,又像是一瓢凉水泼在了烧红的烙 铁上,令他忍不住要跳起来!

  拉了环的手榴弹脱了手,掉在了他身体右后侧约1米处的地方,吱吱地冒着烟。吴琼下意识地蹲在了地上,目光直直 地盯着脚尖,脑子里一片空白。猝不及防的险情,使他忘却了模拟训练时演示过的处置各种危急情况的预案,也听不到一旁王 庆平大喊“快跳”的声音。

  现场没有谁比王庆平更清楚,手榴弹在2.8秒~4秒钟内随时可能爆炸,其有效杀伤半径大于7米,爆炸产生弹片 约270块……只要他向左跨一步,就可以飞身跳入隐蔽壕,确保安全。但他没有这么做,而是一个箭步跨上前,双手用力拽 住吴琼,往隐蔽壕方向拉。可惜,吴琼重心太低,王庆平第一次用力拉拽没有成功。

  空气凝固了。

  1秒!2秒!3.7秒……

  千钧一发之际,王庆平毫不犹豫向右跨出一大步,扑向吴琼右后侧,用自己的身体护住他,使出全力将他向隐蔽壕方 向推去。

  “轰!”

  一声炸响,重重冲击着防护墙另一侧的全体官兵。观察员以百米冲刺的速度扑向隐蔽壕。爆炸的硝烟尚未散去,迷蒙 之中,一脸惊悸的吴琼安然无恙地仰面平躺在隐蔽壕内,而被手榴弹掀翻在隐蔽壕里的王庆平则斜靠墙体倚坐着,眼睛一直关 切地盯着吴琼,左鬓角炸开了一个小口子,汩汩地冒着鲜血。

  他嗫嚅着嘴唇,想要对吴琼说什么,却什么也说不出来,只听见胸腔、喉咙里呼呼地响着,紧接着口中便涌出了大股 大股的鲜血。

  王庆平挣扎着自己解下带血的腰带,想去摸胸前迷彩服口袋里他答应晚上回家送给儿子的那两枚子弹壳还在不在,但 他已经没有了力气。他的手耷拉在地上,指尖微微地颤动着,染血的泥土隐隐地传递着一丝温润。他眼角的余光最后看了一眼 头顶的天空,刚才那束很亮的光和那片暗青色的云彩已经不见了,只有无垠浩瀚的苍穹像一张苍白的纸缓缓飘下来,轻轻覆盖 在了他同样苍白的脸庞上……

  平凡故事里的饱满人生

  1987年11月,17岁的安徽少年王庆平决定离开农村去改变自己的命运,他报名参了军。接到入伍通知后,像 所有第一次出门远行的男孩子一样,尽管母亲泪水涟涟,他却已经在为理想与未来而激动得彻夜难眠了。远离故乡的那一年冬 天,新兵连里聚集了一大批和王庆平一样青涩懵懂但热火朝天的男孩,这个军人家庭出身的后代保持了在家乡田野上勤劳的好 习惯,部队生活令他如鱼得水。半年后,王庆平如愿以偿成为上海警备区某部通信连的一名战士。

  1990年9月,王庆平获得去西安通信学院学习的机会。两年后的7月1日,表现优秀的他加入了中国共产党。这 一天正好是王庆平的生日。这个已经被提拔为上海警备区某部四中队一分队技术员的青年乐呵呵地说:“我生来就是党的人! ”

  接下来的漫长时光里,入伍之初的许多关于金戈铁马的光荣与梦想渐渐变成了现实工作中平凡朴素的点点滴滴。王庆 平一如既往地勤奋工作,与此同时,他开始不遗余力地追求一位女同事兼老乡,最终在1996年1月将这位出色的女军官变 成了自己的伴侣。

  “背靠背坐在地毯上,听听音乐聊聊愿望……我能想到最浪漫的事,就是和你一起慢慢变老……”多年以后,在妻子 汤梅心目中,最浪漫的事依然莫过于生日那天早晨,王庆平在电话里给她放这首浪漫的歌。他们甚至发誓,将来老得哪儿也去 不了,依然会将彼此当成手心里的宝。

  刚结婚时,两人各自住在连队宿舍,基层工作一忙起来,常常十天半月难得见一次面,只能保持电话联系。后来两人 在单位“筒子楼”分到了一间9平米的宿舍,简直高兴坏了。1999年,他们的儿子乐乐出生了,夫妻俩感受到无尽的欢乐 。可难题也跟着来了,他俩要工作,孩子要人照看,一合计,王庆平只好将岳母接来上海照看孩子。这下,原本狭小的空间更 挤了,组织上考虑到他们的实际困难,又给加了一间。王庆平就将这间房给岳母住,一家三口挤在一起。他后来想了个法子, 精确测量了这间小斗室的空间后,找来几块木板,自己动手做了一张6尺长、3尺宽的木床板,边沿安装了6个小滚轮,这样 ,晚上自己睡在上面,白天靠在走廊里,就给爱人和孩子腾出了空间。有时,战友们来家里串门,见这么挤,不免劝他给组织 上反映反映。“有困难的也不止我一个,再说组织上已经很照顾了,我还能十天半月和老婆孩子见见面,许多老战士一年到头 也难得回去和家人团聚一次。”王庆平不以为然,说他老婆孩子热炕头,挺知足。

  其实,置身高楼林立、满眼浮华的大上海,谁说王庆平没有作为普通人平凡生活的酸甜苦辣?“他也想住好点儿,也 想多挣点儿钱,生活中也面临着苦与乐、得与失的考验,但他总是从大局上来认识和对待,心特别稳,站得稳,行得稳,不做 生活的傀儡。”与王庆平共事十多年的一位同事说。

  儿子乐乐渐渐大了,为了有更多的时间照顾辅导孩子,汤梅只好恋恋不舍地告别了军营,转业到地方工作。而为了不 让丈夫分心,家里的大事小事基本上都是她一个人兜着揽着。每次王庆平夜里从单位回到家中,见妻子和儿子睡着了,他总是 蹑手蹑脚地推开房门,慢慢地推出那张自制的床板,铺上被褥,怡然自得地躺上去,一会儿就睡着了,睡得香甜而踏实。次日 一大早,妻儿还在梦乡,他又轻轻带上门到单位出早操去了,甚至没机会和他们说上一句话。其实,单位离家只有一街之隔、 10分钟的路程,然而作为一名担负24小时通信值班任务的连队主官,又带着几十号男兵女兵,王庆平有时连着好些天也回 不了一趟家,就连每年的除夕,一家三口也难得在一起吃顿年夜饭。

  乐乐刚开始“咿呀”学语时,汤梅便指着床头的结婚照一遍一遍教儿子:“宝宝,这个是爸爸,穿的是绿褂褂,肩上 有黄牌牌……”时间久了,每次汤梅把儿子送到连队去“探亲”时,乐乐看见穿军装的军官,不管是男是女,都会迎上前去嗲 声嗲气地叫“爸爸……”

  内心明亮的生活

  “他不是个水平特别高的人,但每个岗位都干得特别好,他把一个小小的指导员做到了极致!”王庆平的一位多年同 事心悦诚服地说。

  “一天工作14个小时以上,晚上11点以后睡觉,早上6点出操,修东西能忘记吃饭,和战士谈心能谈3个小时… …这就是‘铁人一号’最常见的工作方式。”单位里的官兵视王庆平为“铁人”,他办公室里的灯似乎永远是一盏“不灭”的 灯,早上战士没起床就亮了起来,晚上直到王庆平查完哨,甚至等他啃完一本书,弄懂一个未懂的问题,乃至深夜,它总是这 么不知疲倦地亮着。

  1999年夏天,上海青浦地区突发洪灾,王庆平顾不上临产的妻子,带领通信保障应急分队冒雨出征,临时通信指 挥所设在朱家角一幢二层楼里。6月29日深夜,暴风骤雨,节骨眼上,通信载波机出现故障,指挥部有线通信突然中断。王 庆平下达快速抢修命令后,迅速组织进行无线通信联络。他操起两部对讲机就向楼下的电台车奔去,由于雨天地滑,一脚踩空 ,“嘭”地一声,胸部重重撞在楼梯口护栏上。刹那间,他眼前一黑,一阵刺痛电击般传遍全身,人顿时失去重心,瘫坐在地 上,而手中紧紧攥住的近万元的对讲机却丝毫未损。他好不容易站起来,踉踉跄跄闯进雨幕,咬着牙登上电台车。

  王庆平胸部被撞部位一会儿就发青发紫了,可他始终坚持在抗洪一线。此后的日子里,他感到胸部时常疼痛,不敢大 口喘气,不敢甩开膀子走路,睡梦里翻转身也会被痛醒,特别是咳嗽一声,胸口如刀剐一般。有时实在痛得难受,就吃几粒止 痛片,贴几张跌打膏。他用急救包里的绷带将胸部绑得严严实实,在抗洪最紧张的日子里,昼夜不离岗位。

  抗洪胜利回撤时,军医把王庆平架上车送到医院检查治疗。X光片结果出来了:第10根肋骨骨折。医生在灯下指着 片子问:“伤多久啦,怎么伤的?”

  “18天……”王庆平说。

  “你怎么能这样玩儿命!”医生一时竟不敢相信,一个大活人,肋骨断了18天,真不知是怎么“挺”过来的!

  他到三连当连长后,发现话务员接转电话查询一个号码需1.5秒钟。“如果把这1.5秒钟省下来,通信保障的效 率不是能进一步提高吗?”王庆平雄心勃勃要开发一个《我爱背号码》的软件,让大家在轻松愉快中熟记每一个号码,把查询 电话号码时间节省下来。有人觉得意义不大。他便算了一笔细账:现在一个话务员每个班次接转话量约为400次,每次接转 查询时间加起来,一个班次下来得浪费10分钟。10分钟对现代战争意味着什么?意味着:巡航导弹可以飞行150公里, 超音速飞机可以飞行500公里,而洲际弹道导弹可以飞越超过5000公里的距离。“为了抢回这10分钟,难道不值得我 们为之一搏吗?”王庆平此语一出,引起了大家的强烈共鸣。可是,开发软件是一项系统工程,知识涉及广泛,作为一个普通 连队谈何容易!更何况,他那时还基本上是个电脑初学者。

  没人能想像到王庆平是怎样凭借一股不达目的不罢休的劲头,在短短3个月内就自学成才,编出了软件“毛坯”。而 后,经过6个月的不断改进,200多次修改,手稿装了两麻袋,硬是编写出了《我爱背号码》软件,2000年正式在单位 使用,其安全稳定系数通过了权威部门的技术鉴定,并获得警备区科技练兵成果一等奖。当年,王庆平所在单位参加南京军区 组织的话务考核评比,四个项目总评名列第一。此外,他用电脑绘制的通信路由图,准确反映了上海军事通信线路的脉络,成 为当时上海驻军通信“神经中枢图”。他和战友一起研发的“电源远端监控报警系统”,将工作效率提高了20倍。他实实在 在地印证了一句哲言:心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舞台有多大事业就有多大。

  在三连,至今还保留着一个木制调音盒。它由6块三合板用钉子、订书针合钉而成,长约10厘米,呈一个精致的看 台形小木盒。调音盒的一边用钢笔写着制作日期“2000年6月23日”,正面装有两个黑色塑料旋钮,周围用钢笔画着刻 度,表示着音量的大小。调音盒外侧有6个插孔,整齐排列。将它与音响设备连接起来测试,效果非常好。这是王庆平为了节 俭,旧物利用、自行动手的“杰作”,用以丰富战士们的业余生活。

  可就是这么一个“吝啬”的人,却买了一台价格最高的电脑,而且“配置永远是第一”。2002年,王庆平从新兵 营回来后,升任副教导员,平时用电脑设计制作的工作越来越多,原有的办公电脑已跟不上图形设计、音视频编辑等操作的需 要。于是他说服妻子,拿出两人一年多的积蓄。1.8万元买了一台高配置、大容量、多功能的

笔记本电脑,第二天就拿到了 办公室,从此成了单位的办公电脑:寄给战士家长的贺年卡的设计要用它,站里画廊设计要用它,给退伍老兵制作纪念光盘要 用它……他给妻子算账:以往设计好给退伍老兵的视频资料后,都要拿到地方电脑公司刻录成盘,刻一张盘就要10多元,现 在,用自己笔记本电脑里的刻录设备,每年刻录100张就能省下1000多元钱,这对单位可是不小的节约啊!

  “有事打我电话,我的号码是……”这是王庆平对上海静安区三义坊孤寡老人们常说的一句话。寥寥几个数字,如同 一根无形的纽带,将王庆平和老人们的心紧紧连在了一起。王庆平刚到单位工作不久,就和附近社区最困难的6位孤寡老人结 成帮困对子,经常带领战士到孤老家中,帮助洗衣服、晒被褥、搞卫生,陪孤老拉家常。每年春节、中秋等重大节日,他还把 老人们接到连队一起过节。他将办公室电话告诉每一位孤老,再三叮嘱“有事打我电话”。从此,只要老人们来电话求助,王 庆平都力争在第一时间赶到。而每一次调换新工作岗位,他都会利用休息时间挨家挨户将他以前保障过的老首长们的家跑个遍 ,主动留下自己的新电话号码,并给老首长们承诺:只要有事打个电话,我随叫随到……

  “人人都是一支笔,天天都在写人生;人生处处是考场,事事都要交好卷。”王庆平将这句话作为座右铭写在了自己 的日记本上。这个说话快而多、动作快而心细、随身总带着“金嗓子喉宝”和“西洋参含片”的普通军人,从1992年~2 005年当干部13年,6次调整岗位有3次是平职交流,他却总是安之若素,说是工作需要。13年里,他先后带领部队官 兵圆满完成了诸如APEC会议、上海合作组织五国峰会、“神舟”三号飞船和卫星发射等重大通信保障任务。作为一名军人 ,王庆平在平凡的岗位上,以“事事追求完美”的决绝方式,忠实地履行着自己的职责,践行着一名共产党员对国家和人民的 忠诚。

  记住一个名字,记住一种人生

  王庆平牺牲后,在军营和社会上引起了强烈反响。其遗体告别仪式原定500人参加,却来了1000多人,有警备 区的官兵和地方党政领导,有自发来的驻地群众,有满头白发的老红军、老八路,有拄着拐杖的孤寡老人,远在宁夏、青海、 四川、湖南等地的50多名退伍老兵也专程赶来了。很多人一到场就发自肺腑地失声痛哭……

  一年多来,从军营到社会,从浦江两岸到江淮大地,人们传颂着王庆平的英雄事迹,予以各种形式的纪念。30多名 退伍战士在互联网上开设了王庆平纪念馆。被救战士吴琼将生日改成了2月22日以示铭记。上海市福寿陵园为王庆平铸造了 铜像。王庆平的家乡以他的名字命名希望小学。上海的理论界、教育界、新闻界专家学者举行座谈,对其先进事迹的社会价值 和时代意义给予高度评价。共青团中央、全国青联追授王庆平“中国青年五四奖章”。南京军区党委作出决定,号召全区部队 广泛深入地开展向王庆平学习活动……

  人们更多的则是在问:一个普普通通的青年军人,一次并不少见的舍己救人行为,为什么会引起如此强烈的社会反响 ?为什么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们对他的怀念之情非但没有减弱,反而愈加强烈?究竟是什么给人们带来如此巨大的心灵冲击? 和平年代,我们到底需要什么样的英雄?……

  也许,面对王庆平的事迹,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答案。

  “有一次我对汤梅说,王庆平特别不容易,没过过一天好日子。汤梅沉默了半天,说,其实他每天都过得很好……” 2006年5月26日,在接受中宣部、总政联合组织的“王庆平事迹采访团”采访时,王庆平生前的同事、三连指导员张彤 霞流着泪感慨说,“开始我不理解,后来我明白了。他心稳、心真,他善待自己,他相信世界上有真善美,所以他才做了那么 多事情,而不在乎别人怎么看。虽然他只活了35岁,但他过的每一天都是好的,活得踏实,心底无私天地宽!”

  相关专题:《中国青年》杂志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评论】【收藏此页】【 】 【多种方式看新闻】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