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中国青年》杂志专题 > 正文

成功没有抛弃他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6月29日15:42 中国青年杂志

  因为残疾,韦桂华曾被大学抛弃,但是,现在的他成了全国管理成就奖、江苏省社会科学奖获得者,中国品牌评剖专 家,江苏森达集团副总裁

  采访、图-本刊记者刘新平

  韦桂华高高低低地向我走来。

  “你好,我是韦桂华!”

  面前的韦桂华,身材矮小,体格即使不能说“羸弱”,至少也谈不上健壮。而当你看到他右腿明显的残疾后,你会毫 不犹豫地将他归入弱势群体行列。这就是韦桂华常常给人的第一印象。也因此,不管在什么地方,他都绝不会有那种鹤立鸡群 、引人注目的可能。然而,当你与他的目光对接,你立刻就能强烈地感觉到他的与众不同,因为他眼睛里透射出来的热情与自 信,就像一道光,能够瞬间照亮他原本平庸的身躯和面孔。

  这还不是全部;只要你稍有耐心,循着他的目光,你会更加惊异地发现,他的目光里除了热情和自信,还蕴涵着尊严 和高贵,还透露出令人为之仰视的顽强、坚毅与一种永不放弃的精神气质。

  事实上,也正是凭借着一种永不放弃的坚韧,韦桂华才最终超越了生活加于他的种种残酷与不公:相对于许许多多双 腿健全的人来说,在人生的道路上,他比他们走得更快,走得更远,活得更精彩!

  被大学抛弃的韦桂华,却从未放弃生活的勇气和信念……

  韦桂华的高考成绩称得上优异,但因为身体的原因,始终没有一所大学向他敞开过大门。

  也有过短暂的伤感和愤懑,但一种坚硬的信念却岩石一般在他心里扎下了根:大学可以抛弃他,但他永远不应该放弃 的,是生活的信念;而且,通过自身的努力,他完全可以拥有足够精彩的人生!

  他到一所乡村中学当代课老师,教初三数学。他自己的大学梦破碎了,他便将梦想全部倾注到学生身上。他希望他的 学生都能走出乡村,走进大学,走出一条与父辈不同的人生路。他的执著,他的敬业,他的无私,很快就使他成为学生眼中“ 最伟大的老师”。1990年5月,他被盐城市变压器厂聘用,离开之前,全班同学眼含不舍的泪水,齐刷刷站着听他讲完了 最后一节数学课。

  变压器厂当时是盐城市三家最好的乡镇企业之一。韦桂华最初的身份是厂办秘书,干些写写画画的活儿,时不时为厂 长起草份报告,或者写些工作总结、经验交流之类的文字。应该说,那样的工作既无新鲜感,更无挑战性,即使凑合着敷衍了 事,别人大约也说不出什么。但那显然不是韦桂华的个性。一篇很寻常的经验交流稿,他也会精雕细琢,力求完美。有时,为 了立论所需的某一组数据,他会满头大汗地查遍全年的计划和报表。

  刚开始的时候,韦桂华对厂里的生产工艺和流程一窍不通,可为了完成各种与生产相关的文字报告,他就必须尽快熟 悉这一切。他下车间,去班组,整天泡在生产现场。遇见不明白的,就向工人求教,态度诚恳得就像个刚入学的新生。时间一 长,他熟知了生产线上所有的工艺和流程,而他的平实诚恳,他的从不装腔作势,也赢得了工人们普遍的尊重。

  1993年,盐城市变压器厂改制,组建华星集团公司,原厂办主任韦桂华被任命为集团企管部部长。接受任命的时 候,韦桂华犹豫过。虽然在厂里工作了3年,对生产工艺和流程已不再陌生,但要挑起整个集团企业管理的担子,他却怀疑自 己是否有这个能力。不过,他最终还是鼓起勇气,走马上任。毕竟,企管部长的职位拓宽了他的舞台,让他拥有了更多可以展 示自我的机会。而这样的机会,并不是人人都可以轻易得到的。

  与当初刚进厂的情形一样,对韦桂华来说,企业管理还是个极为陌生的概念。好在,他知道老师在哪里。在不到一年 的时间里,他争分夺秒地啃完了2000余万字企业管理方面的书。当然,其中的甘苦只有他自己知道:从未在凌晨3点之前 睡过觉;书中那些枯燥的数字,艰涩的术语,也不断考验着他的韧性和耐力。双眼发沉、疲惫不堪的时候,他也曾经想过放弃 ,但心中那个坚硬的信念,一次次让他选择了坚持,选择了绝不放弃。

  晚上拼命读书,白天则泡在生产车间。很多时候,对于现场管理,一线的工人和基层的班组长们,其实是最有想法的 。韦桂华清楚这一点,所以,他一次次将现场管理座谈会开到车间,开到班组。而书上学到的知识,也不断地在实践中得到印 证和深化。

  一年后,韦桂华开始在华星全面实施科学的现场管理。结合企业生产实际,他率先提出了“三基”(基本管理、基准 素质、基本技能)、“三定”(定置管理、定额管理、定标管理)、“五控制”(安全、质量、绩效、物耗与信息控制)和包 括班组建设、行为管理在内的“十大规范”——这就是后来闻名一时的“3351现场管理法”。

  “3351”的推行,让华星的面貌为之一新。在机电行业,机油的跑、冒、滴、漏现象是一大痼疾,许多设备的利 用率因此一直都很低。但在华星的车间里,机床锃亮,油漆的地面清洁如洗,成品、半成品、辅料在各自的区域里井井有条, 各个通道和车位通畅、有序……

  全国一些知名企业派人来华星调研,看完现场,敬佩不已。一家单位为进货来考察,在车间走了一遍,就爽快地签了 定单。按他们的话说:“看了庙,就不用看和尚了!”

  “即使到现在,我也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在中国的机电行业里,当时的华星,现场管理是做得最好的!”韦桂华说, 一脸的自豪。

  1995年初,北京人民大会堂,作为“3351现场管理法”的创立者和推行者,韦桂华从一位国家领导人手中接 过那尊金光闪闪的“全国管理成就奖”奖杯。

  这个人将以客观、冷静的目光,指出那些成功品牌的成功之处,失败品牌的失败之处,同时也指出那些成功品牌的失 败之处,失败品牌的成功之处,以警醒世人

  今天的韦桂华,更多是以品牌研究专家的身份出现在世人面前,而他当初在企业管理方面取得的骄人业绩,似乎已经 被人们遗忘。但是,细细探究韦桂华迄今为止的人生轨迹,我们不难发现,正是他在华星主政企业管理的经历,才奠定了他日 后成为中国品牌评剖专家的坚实基础。

  1995年,韦桂华带着华星的企管和生产技术人员前往泰州春兰学习、考察;其时的“春兰”,已经是一个声名显 赫的大品牌,其“让开大道,占领两厢”的发展战略,在业内影响深远。韦桂华对品牌的兴趣由此生发。不久,他又相继接触 了科龙、三株和许多国际品牌,市场竞争的惨烈,国际品牌的大行其道,让他深刻地意识到:品牌是市场竞争达到一定程度, 或者说成熟阶段的产物;品牌的兴衰不仅能左右一个企业的命运,甚至会影响一个地区、一个国家的发展。品牌,已经被世人 铸造成未来商战的终极武器。而品牌的竞争,则成为市场竞争的最高形式,是现今人类社会最后的商业战争。

  他开始潜心研究品牌的营销战略。1997年,他以笔名“秋水”,在中国企业家报上首开“秋水专栏”。《口碑营 销:让你的品牌靓起来》《副品牌的营销威力》《战略提升:品牌必由之路》等系统阐述品牌营销和发展战略的文章,引起广 泛关注,许多知名企业老总将他的文章做成剪报,置于案头。科龙总裁在读了《向自己挑战——科龙的多品牌战略》一文后, 立刻要求公司管理层和所有市场营销人员座谈、学习,以提高对多品牌战略的认识。

  接着,人民日报、经济晚报、名牌时报等报刊也相继邀其开设品牌研究专栏。1998年底,韦桂华的第一部品牌研 究专著《最后的商战》出版,并毫无悬念地获得了江苏省第六届社会科学成果奖。他也因此成为获奖者中唯一来自企业的独立 著作人。

  1999年,韦桂华开始思考一个更深层次的问题:中国有许多著名的品牌,比如“秦池”,比如“爱多”,大多是 轰然崛起,又似乎是在一夜之间,轰然倒下。崛起之时,周围是一片鲜花、掌声和艳羡的目光,一旦倒下,马上是全盘否定。 他觉得这样既有失公正,也不够客观。同时,他还注意到这样一种现象:我们的企业家就像是比赛场上运动员,无疑是品牌的 创造者,而许多策划、指导了品牌成功的策划大师(如塑造了大红鹰、海王金樽等知名品牌的叶茂中)则类似于教练员。运动 员有了,教练员也有了,现在,比赛场上显然还缺少一个人,就是裁判,就是品牌的评判者和剖析者。这个人将以客观、冷静 的目光,指出那些成功品牌的成功之处,失败品牌的失败之处,同时也指出那些成功品牌的失败之处,失败品牌的成功之处, 以警醒世人,并让每一个后来者引为镜鉴——这显然是一项极具价值和意义的工作,但他却愕然发现,长期以来,国内竟然没 有一个人对此进行持续、深入的研究,而这明显地大大不利于中国民族品牌的生长和发展。

  至此,韦桂华的思绪渐渐清晰,并最终确定了自己今后的研究重心。

  随后,韦桂华对全国的行业进行细分,在每个行业中选出最具影响力的品牌进行研究,并且每个品牌只选取一个独特 的面切入,如对“长虹”,切入点是彩管的垄断现象;对“茅台”,研究的是酒文化,是传统民族品牌如何才能“以文化制胜 ”;对“爱多”,重点研究的是“管理青春期病症”(他是国内最早提出管理青春期理论的企业界人士);在评析“三株”品 牌的文章里,他更是创造性地提出了危机处理“主动、快捷、诚意、全员”等七大原则……这些成果不久就在厂长经理日报以 《中国品牌忠告》为总标题,逐篇发表,每篇都是汪洋恣肆,洋洋万言,振聋发聩,令人耳目一新。

  大气磅礴的系列“品牌忠告”,不仅在业界引起强烈反响,也引起了中国社科院有关专家和学者的关注,他们在进行 了系统的收集研究后认为,国内对知名品牌作如此系统剖析、精辟透视者,且对中国品牌未来发展具有普遍借鉴意义的,韦桂 华堪称第一人。

  我成功的秘诀就是永不放弃……

  2000年初,韦桂华加盟森达。森达是当时中高档鞋业市场最好的民族品牌,韦桂华希望能借助森达这一平台,更 好地从微观的角度来学习和研究品牌的市场运作,也检验此前自己对品牌的理念和思考。他根据“副品牌战略”的思路,策划 推出了“森达——摩克鞋”,“森达——贵族礼宾鞋”,“森达——法雪儿靴”等创意独特的产品,成为国内鞋业市场上一道 靓丽的风景。

  当然,对品牌的研究还在继续,而且,视野更加开阔。

  他曾去一家知名的家电企业考察。当时,那家企业正在雄心勃勃地制订上摩托车和重型卡车等大项目,其提出的口号 是“快速驰入多元化和规模化的快车道”。经过几天考察,韦桂华提出了自己的观点:可以多元化和规模化,但一定是在你的 产业做到国内顶级甚至是第一,并且是在拥有充裕资金、能够保证你的专业化不断得到提升的前提下,再去“多元化和规模化 ”。如果一味求大,盲目超前,肯定会遭遇形形色色的陷阱,甚至因此陷入难以自拔的困境。

  回去的路上,韦桂华一直在紧张地思考着,他发现,盲目的“求大”似乎已经成为许多企业和企业家一个无法逾越的 群体性病症。上个世纪80年代,中国企业界就曾出现“一放就乱,一管就死”的局面,到90年代又出现“拼命做大,一大 就死”的轮回,从太阳神到巨人,从三株到燕舞,莫能逃脱轮回的宿命。可时光进入21世纪,“做大做强”依然成为各级官 员和企业家的口头禅,而他们选择的路径往往是危险的“先大后强”。结局呢?凭着“超越现实的冲动”,摊子是可以搞大, 但也许还未想到做强,也许想到还未来得及做强,就没了。1995年10月17日,三株总裁吴炳新曾在新华社的一次年会 上宣读了《争做中国第一纳税人》的报告,他预测,三株公司将在5年~6年的时间内成为一个“日不落”的生物工程王国, 并且将超过大庆,成为中国500强企业中最大的企业和中国第一纳税人。结果呢?仅仅一年以后,一次小小的危机,就让仅 次于中国邮政网络的庞大的三株营销网在一夕之间分崩离析,“三株神话”由此破灭。“类似这种一味求大、而最后又必然流 于战略空想和‘神话’破灭的大企业病为什么会持续蔓延?为什么会愈演愈烈?难道不值得我们的企业界人士和经济学家们关 注吗?” ——韦桂华陷入深深的思考。

  思考的结果是后来在经济日报整版发表的《“大企业病”困扰中国企业》,文中,韦桂华系统、深刻地揭示了影响中 国企业成长、壮大的深层病因,他的许多指陈和诘问如雷贯耳,新浪、南方日报等百余家在国内颇具影响的媒体纷纷转 载,并发表评论,许多企业家也因此自我反省:面对林林总总的机会和诱惑,自己是否还会生出憋红了脸且额头青筋暴凸式的 冲动?

  2006年初,继《最后的商战》《品牌胜典》之后,韦桂华又以德隆的倾覆为背景,出版了他第三部关于品牌和品 牌营销的个人专著《一个人的企业》,在企业界引起强烈反响。而大名鼎鼎的美国哈弗《突破》杂志也盛邀他开设品牌研究专 栏。韦桂华在企业界和品牌研究领域的影响力与日俱增。不久前,他到盐城的一所专科学校作报告,期间,有学生问及他成功 的秘诀,韦桂华略一沉思,说了四个字:永不放弃!

  相关专题:《中国青年》杂志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评论】【收藏此页】【 】 【多种方式看新闻】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