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青藏铁路通车专题 > 正文

重庆人建成青藏铁路第一高桥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7月01日04:42 重庆时报

  本报讯(记者 唐凯)“重庆民工是青藏铁路上最能吃苦的一群人。没有他们,就没有青藏铁路上许多奇迹。”中铁十四局三公司的副总经理刘广和,在电话里接受记者采访时发出感慨。

  青藏铁路的成功贯通,凝聚着2000余名重庆籍民工的艰辛付出。昨日,刚从拉萨返渝,参予包括“青藏铁路第一高桥”、拉萨火车站主体工程建设的重庆籍民工们来到本报,讲
述了青藏铁路建设中许多不为人知的故事。

  “土办法”在-30℃浇筑混凝土

  “我们是2001年11月份接到任务,在12月份进驻施工现场的,由于无法承受恶劣的自然条件,前面已经有3支民工队伍撤了下来。”谈起当时遇到的恶劣环境,施工队的技术负责人陈云付记忆犹新。

  零下30多摄氏度,桥墩混凝土根本无法浇筑,怎么解决保温成了当时“第一高桥”最大的施工难题。偶然的机会,帐篷里烧开水的铁桶,给了这支民工队伍中的几位技术负责人灵感。经过反复实验,最终采用了模板内通蒸气保温,模板外生火炉,罩棉被、篷布的方法,硬是在冰天雪地中创造了一个相对温暖的小环境完成了施工,创造了世界铁路施工史上的奇迹。

  “正是这次,让重庆民工在青藏铁路线上一战成名,随后重庆籍的民工又先后参与了青藏铁路线上8座大、中型桥梁的建设。”公司负责人王定金告诉记者。

  三天只睡3小时

  “许多同事三天只睡了3小时,十多天下来,掉20斤肉”回忆起2005年,抢建拉萨火车站主体工程的日子,仍在拉萨做工程收尾工作的刘艳梅在电话里激动不已。

  拉萨火车站主体工程建设工期为8个月。据王定金介绍,在最繁忙的候车大厅修建时,许多人连续三四天每天都只能休息1个小时。

  重庆民工的艰辛付出,得到了主管部门的认同,在青藏铁路完工的表彰会上,铁道部表彰了两位民工代表,施工队的技术负责人陈云付,因为5年没有回家过一次春节,参与了众多核心工程建设,就成为了中间的一位。

  民工“军训”21天方能上高原

  据介绍,为了适应高原气候,克服高原反应,除了要经过严格的体检外,所有民工上高原工地前,必须在格尔木接受21天类似“军训”的高原训练,以熟悉高原的自然环境。

  筑路人丢个烟头罚100元

  有人说青藏铁路的环保水平世界领先,其实保护青藏铁路沿途的自然环境,贯穿于道路施工的每一个细节。据介绍,在所有路段,施工队伍中,有个不成文的规矩,凡是在施工区域里,随便乱扔烟头的,不管是领导,还是一般的民工,罚款100元。本报记者唐凯

  相关专题:青藏铁路通车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评论】【收藏此页】【 】 【多种方式看新闻】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