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抄袭事件”引发出版业思考 专家吁建诚信档案 | |||||||||
---|---|---|---|---|---|---|---|---|---|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7月03日18:44 《青年报》 | |||||||||
最近书坛“抄袭事件”一时间成为谈论热点,郭敬明、成君忆等写手身陷抄袭官司不能自拔。记者注意到,在丑闻发生之后,舆论矛头纷纷直指抄袭者,从诚信到良知对其进行了全面的剖析和指责。然而昨天在接受本报采访时,一些业内人士指出:抄袭者固然要对此承担主要责任,相关出版社同样难辞其咎,出版社的审查眼力正经受着考验。 资深出版人李孝国认为,尽管在书海中搜寻所谓“抄袭”线索,是一件非常困难的
因此有关人士呼吁,出版社应尽快建立起一套预防“抄袭”的机制。李孝国认为,保证出版社目前责编、编辑部主任和总编“三校制”的切实运转是当务之急,另外应增加编辑专业化的程度,“编辑首先应是个专才,只有对某一领域的出版物历史非常了解,才能发现抄袭的线索。” 而著名知识产权律师林华则建议,可以模仿当前“个人信用体系”的做法,建立作者诚信档案,“抄袭背后其实是信用缺失,在道德约束无效的时候,可以建立诚信档案来加以强制约束,一旦抄袭事实成立,该作者的诚信档案就被记上一笔,给出版社以提示。”在时机成熟之后,林律师甚至认为这类诚信档案的建立对象应该扩展到出版社,“如果一家出版社总是出抄袭书,那么看过诚信档案读者,就会对这家出版社所出的其他书籍保持警惕。” 作者:郦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