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求是》-《小康》杂志专题 > 正文

调查显示目前中国教育不公平问题突出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7月04日16:12 小康杂志

  投入结构失衡、教育不公平问题突出

  ★ 文/《小康》研究部

  2006年6月,《小康》杂志会同有关专家及机构,对我国2005年6月到2006年6月间“教育小康”进行了调查。经过对调查结果进行加权处理,并参照国家有关部门的监测数据和大
量社会信息,得出2005~2006年度中国教育小康指数为63.2分,比上一年度提高1.2分。

  2005~2006年度,在政府的积极推动下,中国教育存在的种种问题已经在制度层面有所突破。从调查结果来看,民众对教育政策、法律法规等方面的打分都比上一年度有明显提升,其中“教育投入及政策偏向性”为56.8分,比上年提高2.5分;“教育法律法规体系建设及执行”为87.5分,比上年提高1.7分。这二项一级测评指标是本年度教育小康指数分值上升的主要因素。

  据统计,目前全国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的人口地区覆盖率超过95%,小学学龄儿童入学率达99.15%,初中阶段毛入学率超过95%,高中阶段毛入学率达到52.7%;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21%,跨入国际公认的大众化阶段,青壮年文盲率控制在4%左右。

  尽管教育状况正在向利好的方向发展,但是政府的种种努力不可能在短时间内大幅改变现有的教育格局,加之近年来民众对教育问题越来越关心,教育现状与理想之间的心理落差日益加大,这导致民众“对中国教育现状的满意度”得分只有56.8分,比上一年度下降了1.6分;“对教育公平程度的感受”得分最低,为51.3分,比上一年下降1.5分,而且教育不平等的感受普遍体现在城乡、地区、城市的不同收入阶层、不同职业群体之间,其中城乡和地区间的差异最为显著。

  虽然政府在教育方面的投入连年增加,但是七成以上的受访者对投入总量“非常不满意”。相关资料显示,近几年,中国财政性教育经费占GDP比例一直徘徊在2.79%〜3.32%,远低于同期世界4.4%的平均水平。

  如果说,财政性教育经费的投入总量及其GDP比例体现了政府对教育事业的整体重视程度,那么,教育经费的投入结构则显示了政府对不同受教育主体(个人和区域)的公平程度。此次调查结果显示,近七成的调查对象对政府在教育经费投入结构同样“非常不满意”。

  教育经费投入结构有两大关键词:经费投资主体、经费投入方向。从经费投资主体来看就是国家和地方财政在教育经费投入上的承担比例;而在经费投入方向上,具体包括高等、中等、初等三级教育中的投入比例、城乡区域性的投入比例。从目前现实来看,对有限的经费在这两方面同时存在着严重的结构性失衡的状况。同时,在教育成本的分摊机制上,也存在着失衡的状况,在4000亿经费中,国家投入只有20%,学生承担55%。这在一定程度表明,政府

宏观调控教育能力有所弱化,很不利于促进教育公平。

  本次调查采取现场调查、读者调查表回收、手机短信与新浪网网上调查四种方式,共有27089人参与,其中调查问卷回收3447份,新浪网及手机短信调查23642人。调查区域覆盖东部、中部、南部、西部和东北部的城镇和农村。

  两年度一级测评指标分数比较

  一级测评指标权重(%)2005年度2006年度变化

  教育投入及政策偏向性2054.356.82.5↑

  教育法律法规体系建设及执行2085.887.51.7↑

  对中国教育现状的满意度2558.456.81.6↓

  对教育公平程度的感受2052.851.31.5↓

  平均受教育年限1564.165.81.7↑

  中国教育小康指数6263.21.2↑

  “十一五”时期教育发展的主要目标:

  全面普及九年义务教育,“普九”人口覆盖率接近100%。学前教育和特殊教育得到进一步发展。高中阶段教育毛入学率争取达到80%左右。中等职业教育办学规模与普通高中大体相当。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25%左右。各类职业技术培训和多样化的继续教育、成人教育得到较大发展。构建学习型社会取得阶段性进展。

 [1] [2] [下一页]

  相关专题:《求是》-《小康》杂志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评论】【收藏此页】【 】 【多种方式看新闻】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