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求是》-《小康》杂志专题 > 正文

2006上海总部经济提速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6月15日10:17 小康杂志

  2006年,上海加快了发展总部经济的步伐,以各种优惠政策向国内外企业频送秋波,但是与北京、广州、深圳的总部基地相比,上海的优势在哪?上海要发展什么样的总部经济?

  ★采写/《小康》记者张辉

  2006年4月28日,上海总部经济促进中心发布了上海首张总部经济地图,宣布将对全市
16家总部经济基地予以重点扶持。地图发布后的第二天,作为16家基地之一的花园型企业聚集区“大业领地”就在上海松江区正式开建。

  尽管2005年12月出炉的《中国总部经济蓝皮书》对上海总部经济发展能力评估在三十五个城市中排名第二,仅次于北京,但种种迹象表明,上海不满屈居第二,已在暗中发力,加快发展总部经济的步伐。

  全面布局总部基地

  “大业领地”规划占地面积1800亩,总投资26亿元人民币,预计于2010年竣工,将建成集展示、研发、贸易、财务结算于一体的低密度、智能化、生态型花园总部群落。

  当地政府的设想是,在上海西南打造一个聚集强势企业的平台,吸引大量的浙江及临近省市著名企业前来投资。松江区是浙江进入上海的门户,因此江浙一带的百余家著名企业已经闻风而动,希望尽快落单。

  “‘大业领地’建成后将吸引大量的国内外知名企业和高科技人才,提供几万个就业机会,成为松江经济发展的助推器,提升松江工业园区整体形象。”上海松江区区长孙建平在当天的主题报告中说。

  孙建平表示,松江区政府将给这些入驻企业提供财税、资金、人才等方面的优惠政策,金融系统也将为入驻企业提供流动资金方面的支持。

  上海对总部经济的谋划不仅仅局限在松江区,浦东、闸北等区也不甘示弱:浦东张江聚集了国内外各类金融机构的后台核心,包括数据处理中心、信息中心、营运中心等落户银行卡产业园;闸北的市北工业新区将目光瞄准了国际行业协会,构建国内首个国际行业协会聚集区,今年的计划是引入30〜50家国际行业协会。

  正是越来越多的总部在上海聚集,使上海涌现出一批初具规模的总部经济载体。最新数据显示,上海目前已有300多家上市公司总部,100余家跨国公司地区总部,8家中央企业总部和100多家中央企业地区总部、重要生产基地或营运部门,以及31家“民营企业500强”企业总部。

  与北京暗中较劲

  据了解,当今世界先进城市,无不经历了从“制造基地”到“总部基地”的重大经济转型。500强企业中的46家企业总部驻扎美国纽约,奠定了纽约的世界总部经济中心地位;6000多家跨国公司的区域总部云集,成就了世人瞩目的新加坡经济。

  “总部基地”这块“香饽饽”自然成为中国各大城市竞相追逐的对象。北京社会科学院研究员赵弘认为,目前全国各大城市发展总部经济的热情高涨,有些城市总部经济已相对成熟,总部经济在中国正呈现良好的发展势头。北京强势打造中关村(丰台)总部基地;广州、深圳强强联合欲做南中国总部中心。青岛、沈阳、大连、杭州、南京、厦门、武汉、西安、重庆等国内各大城市纷纷树起了发展总部经济的大旗。

  专家表示,上海快速推进总部经济发展,与其加快建设经济、金融、贸易、航运四个中心,大力发展非公经济和定位招商引资等方面有关。

  2005年发布的中国各大城市总部经济发展能力排名中,北京以87.33的得分位居榜首,上海得分84.74,排名第二。与北京相比,“虽然在基础条件、商务设施、政府服务三个方面,上海的优势较强。但在创新能力、专业化服务水平、市场条件、产业基础等方面,北京确实有着得天独厚的条件”。北京市社会科学院副院长梅松说。

  虽然北京与上海各具优势,但上海显然对屈居第二这样的排名有些不服气,2006年,上海加速总部基地布局就是一个佐证。

  “总部基地”不能盲目攀比

  然而,城市之间的竞争并不能掩盖总部经济可能导致的危险。

  一份名为《总部经济发展探索与实践》的调查报告显示,总部经济推动了城市的转型升级,已成为许多大城市新的经济增长引擎。但也很容易出现攀比的心态,有些城市把引入总部的多少与政府官员的政绩考核挂钩,一哄而上发展总部经济。

  另一份题为《中国总部经济回顾与展望》的调查报告也警告说:“总部经济”导致城市间的恶性竞争,进一步加剧了地区间的经济发展差距,有使城市经济发展空洞化、虚拟化之嫌,容易产生经济泡沫,并导致城市经济结构脆弱。

  业内人士认为,总部经济对城市软硬件环境的要求很高,总部资源也不是无穷尽的,盲目竞争势必导致重复建设、恶性竞争和资源浪费。

  北京大学城市与规划系教授贺灿飞指出,各地的区位特征、资源条件、发展水平等因素不同,总部经济的发展态势也应有所差异。制定总部经济发展政策应依据城市的等级和目标,发展相应等级的总部经济。

  总部经济在一个城市发展的优劣,不仅仅通过吸引500强企业的数量和投资规模来反映,更要看这些总部经济为这个城市提供的就业机会、研发投入、缴纳税收额、对当地人才的培养等方面作出贡献的多寡。

  上海围绕“四个中心”

  “北京发展总部经济要放眼全国,建立与之相匹配的产业结构,经济类和非经济类的总部都要大力聚集;上海定位于‘国际经济中心、金融中心、贸易中心、航运中心’,发展总部经济就要培育与之相匹配的经济活动。” 贺灿飞说。

  他表示,从城市的比较优势而言,要瞄准产业对象,根据城市的比较优势制定总部经济促进政策。如通讯类跨国公司的地区总部之所以选在北京,是因为与政府打交道比较方便;IT行业跨国公司则看好北京有众多的高素质人才和强大的研发能力。而北京的劣势正是上海的优势,上海周边省份经济发达、企业密集、上下游产业链条完善,这正是制造业公司的基础。同时,上海的金融条件也明显优于北京,拥有证券交易所、期货交易所、黄金交易所三大金融市场。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刘世锦认为,总部经济是一种产业集群的特殊形态,搞总部经济不能只注重硬件不注重软件。“政府在总部经济发展中要创造和维护公平竞争的环境,培育与总部经济相适应的高级生产要素,调整有关政策,促进总部经济和地方发展的良性互动。”

  上海总部基地数量超过北京

  据相关资料显示,在中国加入WTO以前,北京和上海拥有的跨国公司区域总部的数量都不多,北京略占上风。在上海成功举办2001年亚太经济合作会议(APEC),以及取得2010年世界博览会的承办权后,跨国公司开始全面重视它的全球经济地位。因此,北京和上海随后的发展情形出现变化:2003年,上海跨国公司区域总部数量全面超越北京。该年,北京的相关数字是24,上海是41;次年,前者逼近30,后者超过86;2005年,根据上海对外经济贸易委员会统计,截止6月底,经上海市政府认定的跨国公司区域总部累计已达104家,其中包括33家“

全球500强”。

  相关专题:《求是》-《小康》杂志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收藏此页】【 】 【多种方式看新闻】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