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始皇陵遗骨发现欧洲人种引发猜想(图) | |||||||||
---|---|---|---|---|---|---|---|---|---|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7月17日10:49 南都周刊 | |||||||||
秦朝洋劳工猜想 见习记者陈坚盈 广州报道 秦始皇陵遗骨发现欧洲人种, 将史载中西交流向前推进约百年。
被发现的西域人是被掳掠的战俘? 或根本就是秦朝疆域内的居民? 甚至是为皇陵带来空前技术的文化使者? 2003年2月,秦始皇陵考古队按照往常的惯例,开始对一处秦代烧制砖瓦窑址进行清理。窑址位于临潼区秦俑馆前,曾受到南部骊山上洪水的冲刷。 一个多月后,考古队在窑址旁边一个距地表约10米左右深的大坑中发现了百余具人体骨架。大坑位于秦始皇陵东侧,形状不规则,恰似乱葬岗。“大多数人都是在死后很快就被随意扔弃于此处”。考古队最后确认骨架个数共为121个。根据现场专家们初步推测,他们是因修建秦始皇陵工程而死去的劳动者。 为进一步判断这些人骨,2004年9月,复旦大学现代人类学研究中心研究员在121具遗骨中,随机抽取了50 个样本进行DNA检测。测试的结果在几个月之后出来,成功提取的15个遗骸样本中有一个具有“欧亚西部特征”,而且属于比较典型的欧亚西部T类群个体。 “世界上具有这种欧亚西部T类群个体的有10例,分别属于信奉拜火教的帕西人及波斯人和库尔德人。”复旦大学现代人类学研究中心研究员徐智激动地说。按照考古学界定,欧亚西部便属于欧洲范围。 “中西方文化的交流最早记载也只是汉代的张骞出使西域,现在有了这具尸骸,就有了秦代中西方交流的考古学证据。”秦始皇陵考古队队长段清波告诉记者。 在考古界看来,这次发现“洋劳工”在2200年前已“来到”中国腹地,其意义犹如在金字塔修建者中发现了东方人一般,在东西文化交流史上具有重大意义。而另一方面可以作为解开秦始皇陵谜团的有力证据。 猜想1.带来外域技术的文化使者 有专家称,“洋劳工”可能是当时出使秦朝的外域文化使者。持这种猜想的人把“洋劳工”与秦始皇陵的建造情况联系起来。段清波说:“秦始皇陵有太多的谜无法解开,但现在发掘出的这具尸骨,就可能给予我们比较明确的答案。” 据统计,秦始皇陵中遍布着8000多个真人大小的陶俑,“这并不符合中国墓葬的规范,秦朝之前没有出现过,之后也没有哪个帝王建过如此规模的墓葬。” 段清波说,一个文化成果总是有长期的渐进发展和延续过程,但秦始皇陵中的陵墓文化却属于“空前绝后”。“现在看来,墓葬中存在着高大的人像与埃及墓葬方式极相似,其中联系的纽带可能就是参与建设的洋劳工。” 另外,秦始皇陵建造技术也让考古学家伤透脑筋。据考察,墓穴中遍布1米长、40厘米厚的空心砖,而高近2米的兵马俑也是空心的,这在其后几百年中都没有出现过。段清波说,之后汉代虽复制了秦俑,但只有40厘米高,技术含量大大缩水。 “如果单从秦朝自身发展,这些问题都是谜,但如果把这些惊人的技术放到世界范围内看,把‘洋劳工’引入到问题中,就方便解答了。” 虽然关于秦朝中西文化交流、国外使者来访,文献上是没有记载的。但根据史实,秦朝比较短,不过15年时间,由于秦始皇死后发生战乱,留下的东西少,可以查阅的史料有被灭迹的可能;另外,秦始皇有到全国各地巡游的习惯,他也曾派徐福出海寻找长生不老药,这些历史事例也说明秦朝对外交流是完全可能的。 猜想2.间接被掳的外域战俘 “这个洋劳工很可能是被人抓来参与修建秦始皇陵的。”复旦大学现代人类学研究中心副教授谭婧泽更倾向“掳掠说 ”。 中山大学历史学教授张荣芳认为,根据当时的历史事实,秦朝的势力范围没有到西域那边去,根本不可能去西域地区抓人过来修建秦始皇陵。但是,根据史料记载,秦朝曾多次对外战争,著名将领蒙恬就多次打败匈奴。“那个时候,匈奴的势力范围比较大,经常跟西方人联系和接触,他们打仗时俘虏西方人是不足为奇的。” “因此秦朝再跟匈奴打仗,俘虏匈奴人,这人属于外域人,就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葛剑雄教授表示,这种通过战争手段跟外域人的接触有时候不是直接的,而是间接的。 除了存在对外战争中俘虏“洋劳工”的可能性外,也有人认为“洋劳工”是在与秦朝人交往的时候被掳掠。持这观点的人坚持认为,秦朝时期中西方之间已经存在着各方面的交往。谭婧泽对此就认为,汉代以前,中国北方是草原民族东西方来回游牧之地。“秦始皇在位之前,东西方大规模人群交流虽然很少,但是小规模人群交流是存在的,也是很正常的。” 据可查阅到的史料,到了汉武帝时期,中西方之间的交往才有了明确的证据。但据考证,产于四川的物品在汉朝就已经流传到印度和中亚去了。“其中必然存在一条可以流传的交通路线,而汉朝离秦朝时间很短,不到一百年,一条交通要道的形成不可能是在很短的时间内形成的。”葛剑雄教授分析道。 “因此,一条可以交流的交通路线既然存在,那么,洋劳工是在与秦朝人交往的时候被掳掠的观点也是不能排除的。 ” 猜想3.秦朝境内的外域人后代 据文献记载,在不同阶段参加秦陵建设的人员属地不尽相同,陵园大规模修建时期曾征调了来自全国各地的70余万人参加劳作。完工封墓时,为了不致泄密,无数劳工被埋葬。 那么“洋劳工”会不会本来就是秦朝人?有专家表示,这个看法需要依据另两种可能性:当时已经有外域人在秦朝疆域之内或周边居住?或者秦朝人跟外域人通婚,留下后代? 对于前一种可能性,存在一个不可忽视的历史史实可以参证:秦朝时期,位于河西走廊一带的少数民族,后来迁徙到中亚地区去了。据历史地理专家考证,河西走廊历来是我国西部和北部游牧民族进入中原的干道之一,值此民族大迁徙之时,这里的民族成分更为复杂。“跟这个历史情况联系起来,‘洋劳工’的出现显得更为正常。” 徐智似乎对第二个疑问比较肯定,他说,“欧亚西部特征”遗骨的发现表明,在汉代丝绸之路繁荣之前,东亚人群和欧亚西部人群间可能已发生较为频繁的联系,甚至已经出现了一定的基因交流。谭婧泽教授也认为,“洋劳工”的基因虽有欧亚西部成分,但很可能已经不是第一代,至于是第几代,目前还不能确定。” 另外,专家还举出了另外一个史实:远在北方开辟“丝绸之路”前,成都人就已经入云南,经缅甸,到印度,至中亚,转欧洲,即史称的所谓“南丝之路”。这个史实更加说明了汉代丝绸之路繁荣之前,东西方人群基因交流存在的可能性。 (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摘编)。 相关专题:南都周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