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来民工子弟合唱团因入学难问题面临解散 | |||||||||
---|---|---|---|---|---|---|---|---|---|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7月10日19:12 南都周刊 | |||||||||
柯慧婕也不知道,还有多少时间能和放牛班的孩子在一起。易周/摄 放牛班的孩子们在排练。易周/摄 “盼望着假期,盼望着明天,盼望长大的童年……”舞台上,是一支22人的儿童合唱团在卖力地进行首演,观众席上,是驻沪领事的太太团和知名企业的老总们。 一曲唱罢,观众们起立鼓掌,有些女士悄悄地抹去眼角泪水。5月19日,在上海市少年宫举行的慈善晚会上,慷慨的观众们在欣赏完表演后,掏出了10万元捐给这支合唱团。那晚之后,合唱团的名字开始出现在不同的媒体上:放牛班的孩子。
“因为我喜爱那部法国电影《放牛班的春天》,所以给合唱团取的名字是‘放牛班的孩子’。”中美混血儿柯慧婕是合唱团的发起人兼音乐老师,在她说的电影里,一位落魄的作曲家带领一群不良少年成立了一支合唱团,并通过音乐感化了孩子们受创的内心。 不同于电影中的问题少年,“放牛班的孩子”只是一群来自于一所名叫“蓝鹰小学”的农民工子弟学校的小学生,他们的父母,是上海三百多万名外来务工者中的一分子。 快乐持续了一个月后,合唱团遇到了最大的危机,6月中旬,蓝鹰小学被拆,曾经回荡着那些不成调的稚音的建筑物,如今只剩一些断壁残垣。 尽管柯慧婕另觅了一处场地,依旧持续着每周两次的排练,但为了继续求学,9月之前,合唱团中相当一部分孩子将被迫离开上海。而剩下的孩子,还未找到新的学校。放牛班的孩子们面临解散。 废弃机场里的学校 六月下旬的一个周二下午,孩子们在复旦大学体育馆排练,柯慧婕将CD唱机放在墙角,插上电源,随后从大背包里拿出三张唱片,这是她从泰国带回的当地民乐和流行歌曲。 柯慧婕是中美混血儿,长着一张标致的脸蛋儿,说话时,眉眼像是活物。在少年宫表演的那晚,孩子们上台后紧张地绷着脸,充当指挥的柯慧婕背对着观众,鼓起嘴,瞪大了双眼,做出一只大青蛙的模样,逗笑了孩子们。 去年10月,23岁的柯慧婕作为康奈尔大学的富尔布莱特学者,来到上海,并将她的“悦音”项目也传入上海。 上大学前,柯慧婕的爷爷罹患癌症,被送入临终关怀医院。她每天去医院陪着,看到爷爷无所事事地在病痛中等待死亡降临,她突然想起那把学了十几年的中提琴。 之后,她每天坐在病房里演奏,爷爷和其他病人时而伴着轻快的节奏摇头晃脑,时而随着忧伤的曲调落泪。在音乐声中,爷爷和其他病人相继离去。而柯慧婕在加入大学里的合唱团后,成立了“悦音”项目,并召集50多位同学,继续为病人演奏。 来到上海后,柯慧婕联系了上海根与芽青少年活动中心,经志愿者张轶超牵线,她来到了蓝鹰小学。 学校位于城市东北角一座废弃的机场内,这里有一片罕见的湿地资源,因此被计划开发成生态住宅区,只是机场西北边,独独剩下一片“戈壁”,起风时,纵横交错的泥土路上扬起的尘沙,打在人腿上都一阵阵的疼。 就在这样的“戈壁”区里,坐落着数不清的简陋平房,住满了外来务工者。蓝鹰小学是机场内仅剩的一所农民工子弟学校,附近的孩子们几乎都在这里上学。 “我没有想到,学校会是这副模样。”和其他农民工子弟学校相比,蓝鹰小学那幢由招待所改建的两层教学楼已算得上气派,但缺损的墙角,四壁泛黄的破碎瓷砖,着实让柯慧婕惊呆了。 “最让我意外的,是他们对音乐的好奇和热情。”今年2月28日,柯慧婕初访蓝鹰小学,所有的孩子集中在教学楼前的空地上。柯慧婕穿着厚厚的外套,裹着围巾,吃力地抱着吉他,对着所有孩子唱了一首曲子。 解散后,孩子们竟然疯了似的围住她,抢着摸那把吉他,顺便仔细打量这个会说中文的外国女孩。 蓝鹰小学的课程表上虽然写着音乐课,但校方实际并未安排音乐老师。直到复旦大学的学生志愿者来到学校后,孩子们偶尔能上几次音乐课,学两首流行歌曲。 柯慧婕和那把吉他,像是一块磁石,深深吸引住孩子们,当天下午,合唱团迅速成立。 合唱团的课堂 “柯老师!柯老师!”柯慧婕刚从背包里取出歌谱,孩子们便冲进了排练室。张轶超跟在后头跑了进来,指着合唱团里最调皮的“三剑客”说:“不要吵,不要吵。” 蓝鹰小学被拆后,张轶超联系了复旦大学体育馆,馆内有个空置的器材室,正好当做排练室。张每次都在排练前,租一辆小巴士去机场附近的集合点接孩子们。 合唱团成员到齐后,各自从墙角搬来椅子,在屋子中央一字排开,并按照低音、中音和高音分成三排而坐。 开始上课后,合唱团里公认的调皮蛋儿小龙和他的死党小智不停地嬉闹,柯慧婕终于忍不住,让他们站到前排,分别为同学们唱首歌,谁获得的掌声多,谁就能回原座。 小龙虽然调皮,但是对着大伙儿独唱时非常扭捏,轻哼着连歌词也听不清的曲子。倒是小智,开唱前对着大伙儿作揖:“请大家支持我!”一板一眼地唱了首《童年》后,他朝着同学们一抬手,说:“掌声响起来!”大伙儿哄笑着拍手。 小智喜欢唱歌,说是还没上学就会哼流行歌曲了。但是今年9月开学前,他必须回山东老家。小智已经读完了六年级,张轶超想替他申请上海的公立初中,但是小智的父母担心费用太高,打算让他回山东和大哥一起读书。 “我知道他不乐意回去,但两个儿子都读书,我们也难啊。”小智的妈妈只有36岁,但脸上却布满了深痕,“他来上海后,就一直呆在机场,连春游秋游都不参加。” 今年4月春游前,小智摇着妈妈的手,央求道:“最后一年了,让我去吧。”父亲给了他40元,他终于和同学们去了一次森林公园,放了一回风筝。 六年前,小智的父母来到上海,父亲替别人开车,母亲在家里卖山东人吃惯的面饼。小智一家原本住在学校边上,房子随学校一并被拆除后,一家人搬到距离机场一小时路程的新家。新家是一间不足八平方米的斗室,之前是犬业公司用来养狗的,如今以每间四百元的价格分租给那些来外务工者。 小智远离了玩伴,整日窝在家中替妈妈做家务,“他就盼着合唱团排练,每次排练前,不用我们提醒,早早地就拿起歌谱骑车去复旦了。” “我不想回山东,在这里能唱歌能演出。”小智坐在排练室的小圆凳上,玩弄着手里的歌谱。在他周围,那些忙着练声的六年级的孩子们,多数都要在9月前回老家,因为上海的公立初中招生名额有限。 留在上海求学难 小龙输给了小智,一声不吭站在边上,柯慧婕笑着摸摸他的脑袋,让他回到原座,小龙昂起头倔着,一屁股做到那个受罚者的专座上,才几秒中,眼泪就流了出来。 孩子们终于安静了。“我现在知道怎么对付他们,刚开始真的傻了。”来上海前,柯慧婕没有一点儿教学经验,在孩子们眼中,她不过是个漂亮的姐姐而已。 头几次上课,孩子们不停地说话,互相打闹,甚至在教室里追着跑。有一次,一个小家伙突然站起来,跳出窗户跑了,柯慧婕站在原地盯着窗户足足愣了几秒钟。 回家后她琢磨了很久,终于决定摆出老师的姿态。“我以前总是笑,现在学会在适当的时候板着脸。”柯慧婕打算把记录片中关于小龙的素材都剪出来,让他单独看,自己判断哪些行为是错误的。 常规的练声完毕后,柯慧婕把CD放入唱机,一首悠扬的民乐缓缓流出,教师里瞬间安静了下来。柯慧婕笑着考验大家的听力,让孩子们一一举出曲子中用到的乐器。 所有人都伸长了脖子听,只有八岁的小创,捧着一只篮球,不知所措。小创是第一次来上课,两个姐姐是合唱团的成员,放假后,姐妹俩不放心弟弟独自在家,只能带他来上课。 小创家就住在机场的“戈壁”区内,距离蓝鹰小学两分钟的路程。父亲起早贪黑地收废品,母亲是个清洁工。大姐小庆5岁时就学会了骑车、做饭,照顾弟妹。 小庆已经申请了公立初中,但目前没有任何回音。“我的孩子,一个都不回老家。”三姐弟的父亲是个老实人,说话时只盯着水泥地,不敢抬头。6年前,一家五口来到上海后,为了省路费,再没回过河南老家。 这个老实的父亲如今最愁的是9月份三姐弟去哪里上学。小创刚读一年级,不能申请公立小学,但是机场附近已经没有农民工子弟学校了。 正说着话,他突然接到一个电话,通知二女儿小兰一周后去一所学校面试。小姑娘兴奋地跳了起来,说是要赶紧复习英文单词,准备面试后的入学考试。蓝鹰小学只教一些基本的单词,六年级学生的英语水平还抵不上公立小学一二年级的学生。 放牛班的春天在哪里? 听完泰国歌谣后,柯慧婕拿起吉他,开始练歌。合唱团唱起一首非洲民谣。柯慧婕自己也弄不清歌词的准确意思,只是感觉到歌曲中传递出的喜悦情感。 孩子们努力地唱着,力求发音标准。这首歌他们学了半个月,柯慧婕用拼音标出每个单词的读音,方便孩子们死记硬背。 用同样的方式,孩子们学会了迈克儿·杰克逊的《Heal The World》。5月19日那晚,“放牛班的孩子”和上海国际学校的合唱团一同演唱了这首歌曲。因为舞台不够大,国际学校的合唱团站在台上,“放牛班的孩子”站在台下,孩子们不会英语,只学了歌曲的高潮部分。 “这首歌不能算是我们唱的,才那么几句。”最会唱歌的小建撅着嘴说,国际学校的学生唱歌时,“放牛班的孩子”要微笑着做些简单的动作,“我只顾着咧嘴笑,都嘿嘿地笑出声了。” “我们坐车回家前,他们站在门口冲我们微笑了。”小庆回想着那晚,合唱团的孩子们惊喜于少年宫那幢知名的华丽洋楼,也惊喜于那间弥漫着香气的厕所,女孩们傻呵呵地说:“柯老师,这里的厕所比我家的还干净。”可是小庆只记得上车前,那些看上去非常高贵的人们在对她微笑。 回家的路上,孩子们坐在车里,捧着张轶超送给他们的新书,睡得死死的。由于公立学校招生名额有限,张轶超目前只替蓝鹰小学一百多个学生争取到了申请表,“但最终有多少孩子能被录取,我也不清楚,只能等待。” “张老师和我,都希望孩子们能继续唱歌。”柯慧婕明白,只有先解决了孩子们的上学问题,他们才能继续参加合唱团,“通过音乐,我能传递一些希望,让他们知道世上存在很多美好的事物。” 合唱团的孩子们惊喜于少年宫那幢知名的华丽洋楼,也惊喜于那间弥漫着香气的厕所,女孩们傻呵呵地说:“柯老师,这里的厕所比我家的还干净。”可是小庆只记得上车前,那些看上去非常高贵的人们在对她微笑。(记者 杭晓琳 实习生 俞慕佳) 相关专题:南都周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