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旅游:不只是重温记忆 | |||||||||
---|---|---|---|---|---|---|---|---|---|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7月17日16:56 中国青年杂志 | |||||||||
文-李然丁宁李睿 图-ChinaFotoPress提供“我太高兴了,我都忍不住流泪了!” 7月1日清晨,18岁女孩魏芳琼站在天安门广场上,用尚不熟练的普通话羞涩地对记者说。
3天前,这个清瘦的女孩和两个老乡结伴离开了四川的家乡,第一次出门远行。到达北京后,她们所做的第一件事情 不是去寻找工作,而是在天安门广场附近的地下通道里和许多人熬了大半夜,兴致勃勃地参观了早晨的升旗仪式。 “以前只是在电视里看过,十分羡慕,这次我亲眼看见了天安门和庄严的升旗仪式,我太激动了!”魏芳琼说,“我 一辈子也不会忘记。我要在天安门前照张相给我爷爷寄回去,出门的时候他再三叮嘱我,到了北京哪里也不用去,一定要在天 安门前留个影,那里是毛主席住过的地方。” 在许多普通中国人心中,北京天安门一直是个特殊而令人向往的地方。这种深沉的情感甚至被谱写成了歌谣《我爱北 京天安门》,在全国各地传唱了多年。而对于那些第一次来到首都的外省人来说,到天安门参观留影几乎成了首要的选择。“ 在某种意义上,天安门已经成了北京的城市名片,更是中国政治生活的标志性文化符码,因而也是著名的‘红色旅游’圣地。 ”青年学者安罡对记者说。 事实上,像北京天安门这一类具有政治性纪念意义的“革命圣地”,长期以来除了作为执政党进行先进性教育和爱国 主义教育的“传统基地”,如今正在中国各地悄然演化为普通中国人生活中的“红色旅游”风潮,其民间性、自发性,及其规 模与影响力皆令人关注。 “红色旅游”净化心灵 “碧波浩渺的南湖很美,与杭州西湖、绍兴东湖并称浙江三大名湖。这是‘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的江南,远道 而来的我坐在著名的红船上,思绪回到了85年前的那个夏天,正是在这里,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完成了最后的议 程,宣告党的成立,旧中国的命运因此改变。” 22岁的大学生预备党员赵晨旭在自己的博客日记中这样写道。甫放暑假,他就和女友结伴而行,展开筹划已久的“ 红色记忆之旅”,先后游历了上海市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会址纪念馆、龙华革命烈士陵园、宋庆龄陵园、陈云故居 暨青浦革命历史纪念馆、浙江嘉兴南湖、浙江平阳抗日根据地旧址、最后抵达乌镇。“上海-嘉兴-平阳”这条线路,正是日 前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中共中央宣传部、国家旅游局等13个部委联合公布的30条全国“红色旅游”精品线路之一。 “这次‘红色记忆之旅’,既是我和女友的度假旅游,也是我们考察当下中国社会并完成论文的一次社会实践,很有 收获。”赵晨旭告诉记者,从6月28日到7月3日,沿途所见所闻,鉴往知来,心中时时充满庄严和神圣,情感和心灵得到 了涤荡和升华,更重要的是,他们亲眼见证了这些“革命圣地”在新时期的改革与发展,真切地感受到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 魅力与人民生活的丰富多彩,而这些收获并不是书本所能提供的。“明年暑假,我和女友计划还要考察西柏坡、井冈山、延安 等地。”他说。 与此同时,全国其他各地的“革命圣地”在“七一”前后也纷纷迎来了“红色旅游”的高潮—— 河北平山县的西柏坡村,络绎不绝的人群使“革命圣地”形成鼎沸之势,其人流量大大超过了纪念馆接待人员的估计 。三面环山、一面临水的西柏坡是我国五大“革命圣地”之一,上世纪40年代末,这里曾是中共中央所在地,党中央和毛泽 东主席在此指挥了震惊中外的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在此召开了具有伟大历史意义的七届二中全会和全国土地会议。故 西柏坡有“新中国从这里走来”“中国命运定于此村”的美誉。据纪念馆接待人员介绍,从1997年至今,西柏坡的旅游人 数每年都以20%的速度递增,以前到西柏坡旅游的绝大部分是石家庄本地人,如今80%的游客是包括北京、天津、太原等 地的外地游客。 6月30日上午,记者在车水马龙的人群中见到远道而来的武警某部官兵在纪念馆列队宣誓。“我们抓住‘七一’这 个契机,来此进行党员先进性教育。尽管我本人已入党好几年了,但当我今天在这里举手重温入党誓词时,心里依然有一种非 常神圣的感觉,进一步增强了党性,坚定了信念。”带队少校王文斌激动地说。 在西柏坡,几乎人人都是义务讲解员,游客们在这里可以请老党员、老干部讲述当年的革命故事,可以推起独轮车、 挑起扁担、抬起担架,重温老区人民支前的历史场景,可以爬柏坡岭、乘船游柏坡湖,还可以品尝山区乡土特色的农家饭菜… …一位河北师范大学的大学生在这里接受为期两天的素质培训后,深情留言道:“虽然只有短短的两天,但是对我的人生观和 世界观有很多益处,能够影响我的一生。” 在毛泽东主席的故乡湖南韶山,这里也是访湘人士首选和必选的旅游目的地。从长沙乘车,很快即能轻松抵达韶山旅 游区,加之近年周边相继建起了宁乡花明楼刘少奇纪念馆、湘潭乌石彭德怀纪念馆,由此构成了“红色金三角”伟人故里旅游 区,其间车程均不到1小时。作为中国优秀文明旅游城市和全国爱国主义教育基地,韶山目前每年接待海内外游客100万人 次以上。 7月1日是星期六,韶山人头攒动,来此度周末的本地人士和远道而来的海内外游客交织在一起,热闹非凡。在毛主 席塑像前献花、鞠躬,在毛主席故居瞻仰、合影,买一本毛主席传记,请一尊毛主席塑像,品尝一次地道的毛家菜,已成为当 地的一种风尚。来自美国的青年游客史蒂文背着一只绣有红五星和“为人民服务”字样的绿书包,兴奋地对记者竖起大拇指说 :“毛在中国是一个了不起的人物,也是我的精神偶像。” 而在延安、遵义、井冈山等地,“红色旅游”同样蔚为壮观,全国各地游客纷至沓来。 “红色经济”反哺“革命圣地” “‘革命圣地’是先辈们留给我们的一份宝贵遗产,‘红色旅游’满足了观光客对某种精神和文化的需求,而‘红色 经济’则有效反哺了‘革命圣地’的经济与社会,三者之间形成良性循环。”7月5日,在延安组织学生暑期社会实践活动的 一位大学带队老师深有感触地对记者说。 在盛夏时节的延安,记者感受最深的是延安的“绿色”。长期以来,“一场老黄风,从春刮到冬”“山连山来峁连峁 ,三山五岭不见苗”,曾是地处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的延安生态脆弱的写照。为此,从1999年开始,延安在全国率先退耕 还林,“再造一个山川秀美新延安”。至2005年底,延安市共退耕还林还草845.06万亩,居全国第一。与此同时, 当地政府决策层超越了来自石油工业的“黑色诱惑”,在大力发展“红色旅游”的同时注重发展包括特色农业在内的“绿色G DP”,循环经济成为延安人民的身边事。对此,延安市委书记李希接受采访时表示,延安精神是延安对中国革命的伟大贡献 ,也是历史给予延安人民的珍贵馈赠,用延安精神促进延安发展,在发展中不断丰富延安精神的时代内涵,是延安每一个党员 干部的光荣与责任。 而借着纪念中国共产党诞生85周年和红军长征胜利70周年的时机,南湖这个充满着中国革命光荣与梦想的“革命 圣地”除了坚持开展“看一次展览,上一堂党课,学一次党章,重温一次入党誓词,观一个专题片,瞻仰一次革命红船”的先 进性教育活动外,也适时展开积极推广南湖形象的商贸活动。6月28日~7月1日,“2006中国(浙江)红色旅游活动 周”在嘉兴和宁波两地红红火火举行,大打“红色旅游”牌,主要内容包括“中国红色之旅交易会”“中国红色之旅营销论坛 ”“中国红色之旅推介会”等,来自上海、延安、井冈山、遵义、西柏坡等地的85个红色经典景区参加了此次活动,集中展 示中国红色旅游风采。 在西柏坡,当地一位老党员梁光武老人告诉记者说:“西柏坡的红色内涵已经成为一种知名品牌、一座桥梁和一种信 誉的象征,西柏坡不仅为精神文明建设服务,也应该为经济建设服务。” 从1999年开始,西柏坡纪念馆在北京、天津、石家庄、太原等地设立办事处,宣传介绍西柏坡,为客户提供咨询 服务。去年仅平山县就接待游客190万人次,门票收入2000多万元。如今,西柏坡纪念馆已与100多个旅行社签订了 业务合同,并与许多单位达成了共建关系。“红色旅游”的兴起,事实上为西柏坡提供了丰富的客源,而直接受益的就是当地 村民。记者在西柏坡采访时就接到一位村妇主动递来的名片,推销其农家旅馆和农家菜。这位村妇告诉记者,她家前年花了7 万多元开办了一个20张床位的农家招待所,每年能有将近3万元的纯收入。如今,只有180多人的西柏坡村几乎家家都在 开办农家旅馆,家家都在做生意,“日子过得不知比以前好出多少倍!” “红色旅游”促进社会和谐 自2004年下半年开始,国家旅游局启动了“红色旅游”工程,在给国务院《关于推进发展“红色旅游”工作意见 的报告》中,提出推进发展“红色旅游”的总体构想:即全面整合“红色旅游”资源,大力构建“红色旅游”体系,不断推出 “红色旅游”精品和线路,并逐步辐射到其他“红色旅游”区(点),争取5年后全国“红色旅游”区(点)的年接待人数达 1.5亿人次、综合收入380亿元;10年后全国“红色旅游”区(点)的年接待人数达3亿人次、综合收入1000亿元 。 “发展‘红色旅游’是政治工程,是弘扬伟大民族精神、加强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的文化工程,更是促进革命老区经 济社会发展、提高群众生活水平的经济工程,给老区奔小康提供了新的契机。党员干部在此间大有作为。应该在‘革命圣地’ ‘红色旅游’‘红色经济’三者之间建立起一种良性循环的长效机制。”刚刚与老伴儿沿南京、上海、苏州、杭州游历回京的 长期从事党务工作的退休干部张文建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说。 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副总工程师王更接受记者采访时认为,“革命圣地”是实施党员先进性教育的重要平台,“红色 经济”的勃兴是党员先进性的直接体现。“历史和现实都表明,一个政党过去先进不等于现在先进,现在先进不等于永远先进 。当前,越来越多的党员到‘革命圣地’学习我党的宝贵传统,既而将这种先进性体现在本职工作上,我认为这就是在具体落 实党的十六大报告的重要精神,即党要承担起推动中国社会进步的历史责任,必须始终紧紧抓住‘发展’这个执政兴国的第一 要务,把坚持党的先进性和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落实到发展先进生产力、发展先进文化、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上来,推动社会全面进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王更说:“以‘革命圣地’为平台实施党员先进性教育,是我党作为执政党 的高度自觉。先进性教育本身赋予了‘红色旅游’新的时代精神内涵;另一方面,‘红色旅游’促进‘革命圣地’经济社会的 发展,促进当地人民文化生活的发展,这一过程也就是基层党员干部将先进性教育的成果落实到各自本职工作中的具体表现。 ” 青年学者安罡则从文化层面解释时下的“红色旅游”风潮,并对其蓬勃发展的趋势表示乐观。他说:“‘红色旅游’ 体现了‘革命圣地’在新时期作为一种文化传统持久的向心力,尤其是在当下社会思潮多元、经济体制转型的特殊时期,浮华 与喧闹的背后,人们渴望从肉体到灵魂的回归、升华,渴望从永恒的价值中获得道德的支撑与情感的平衡。所以,越来越多的 人自发地、主动地选择了对‘革命圣地’的精神皈依。这种皈依与其说是后工业文明下的心灵怀旧,毋宁说是当代人文精神的 一种重建,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不可或缺的重要文化力量。” 责任编辑:张杰 相关专题:《中国青年》杂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