伍晃荣:香港体育播报“始祖” | |||||||||
---|---|---|---|---|---|---|---|---|---|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7月18日11:54 南方人物周刊 | |||||||||
“波係圆嘅﹗(球是圆的!)”这句地球人都知道的废话,却成了伍晃荣的经典名句 -丁淑莹 实习记者 钟良 “无线电视记者伍晃荣报道”——这句播报最近二十多年来一直萦绕在香港无线电视观众耳边,它甚至被称作每天无线电视新闻的结束语。“没听到这句话,就会觉得新闻未
这句“再会”,预示着伍晃荣正式结束四十多年的新闻工作生涯。 退休后的伍晃荣还时常公开露面。就在记者拨通他电话时,他还在为“无线”做本届杯赛“巴西—法国”的评审工作。 “波係圆嘅!(球是圆的!)”这句地球人都知道的废话,却成了伍晃荣的经典名句。他的经典名句很多,诸如“守门员最好的朋友是门柱”等,深得香港观众爱戴,不仅成就了他风趣幽默的报道风格,亦影响了整个香港广播界报导体育新闻的方式。 从一个对体育毫无兴趣的中五毕业生,到一个引领香港体育新闻播报方式的个性报道员,45年下来连他自己也称“这是一个奇迹”。 开创一代风格 伍晃荣1940年出生于澳门,1949年移居香港。1960年他从中五毕业。20岁的伍晃荣站在了人生第一个十字路口。那个年代的香港百物萧条,香港大学是唯一的大学。出身平民家庭的伍晃荣自称“不是读书的料”,找工作就成了他的惟一出路。 一个在《虎报》工作的朋友引荐了伍晃荣。只是中五毕业的他对能去报馆工作简直是受宠若惊,《虎报》是以英文出版的,他担心胜任不了这份工作。 伍晃荣在《虎报》工作了四年,这段经历成了以后“骗饭吃”的工具,他自称这也是“读大学的四年”。在那四年里,他每天面对和处理的都是“英文”,打交道的绝大多数也是外国人。为了学好英文,伍晃荣甚至连打麻将都要讲英文,“one cable”(一条)、“one bamboo”(一筒),就这样学着说。 不管是体育新闻成就了伍晃荣,还是伍晃荣成就了“伍式”体育播报形式,他开创的幽默报道方式,令沉闷的球赛生色不少,这也是他成名的主要原因。 从1962年开始,香港商业电台决定要成立自己的新闻部,自己制作新闻节目。伍晃荣碰巧成为了新闻部的第一批记者。 在商台做了13个年头,一直到1975年,伍晃荣又转职到丽的电视台(即亚洲电视台前身)担任港闻记者。1980年,丽的电视台做出了新闻节目的一次革新,体育新闻板块由伍晃荣全权负责,于是,他又成为了专门播报电视体育新闻的第一人。 伍晃荣有幸创造了电台新闻和电视体育新闻的“两个第一”,包括一些新闻播报形式,都是他创造出来的。接受记者的采访时,伍晃荣自称是这方面的“始祖”。 我要吃饭、我要发泄、我怕闷 据伍晃荣讲,他每次到学校去讲课,学生们都必然会问他三个问题:第一,是什么令你可以在一个行业中逗留那么多年;第二,你何时、为什么会改变自己报道体育新闻的风格;第三,你何时退休。 对这人人成疑的三个问题,伍晃荣把答案很简单、率直地归纳成11个字:我要吃饭、我要发泄、我怕闷。 “要吃饭”使得伍晃荣没得选择,谈不上“喜不喜欢”,这也是他走上体育记者之路的最初原因。即使他坦言不喜欢体育,甚至不大懂体育,但这些都不妨碍他成为一个拔尖的体育新闻报道者。 他任职投资银行的儿子说:“爸爸,你一天只工作三分钟!”伍晃荣便纠正说:“我一天工作十个小时,但将最精彩的三分钟给你看了!”伍晃荣做的体育新闻每天只占两三分钟,详尽的描述和深入的表达都不大可能,但是他善于根据电视画面做一些合理的想象,再加入一些趣味性的东西,像讲故事一样讲给观众听。 这种趣味性的“故事式”新闻播报手法开始于上世纪90年代。问及其缘起,伍晃荣说:“当你在一个大的机构里工作时,必然就会遭遇办公室政治。有句俗语说:文穷而后工,当一个人处于最低潮的时候,就会是这个人的转折点。而在我很失意的时候,我必须将自己的愤怒和不满通过电视画面发泄出来,于是便创造了这种带点主观的新闻播报手法。” 这样的上班下班四十多年,退休后,突然什么都不用做了,无聊总是难免的。刚退休的那几个月,伍晃荣说“真的有一种想死的感觉”。他用两个月完成了《波係圆嘅》的回忆录。 伍晃荣家住美孚,与位处将军澳的无线电视台相距一小时的车程,他不是自己开车上班的,而是像香港千千万万的上班族那样挤地铁,再转乘电视台的员工班车,如此折腾了45年。除了每天9个多小时的工作以外,他甚至没别的业余爱好。 相关专题:南方人物周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