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人物》杂志专题 > 正文

抗倭名将俞大猷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7月21日17:17 《人物》杂志

  历史文化名城泉州,武术活动历史悠久。它远肇晋唐、盛于两宋、大备于明清,至今枝繁叶茂,拳派远播,影响广泛。始建于唐初的泉州少林寺虽历经沧桑,但千年古刹史迹犹存、文献可稽。北宋刘昌有诗云:“遗迹清源兴国建,泉南到处少林风”,可为凭证。受到南少林尚武之风的熏陶,泉州出现了俞大猷、郑成功、施琅、林兴珠等一大批名将。

  抗倭名将俞大猷(1503—1580年),字志辅,号虚江,泉州人。先祖俞敏跟随朱元璋
打天下,为泉州卫百户,世袭其职,到大猷已七世。大猷少怀壮志,聪敏好学,颇有抱负,从王宜、林福、赵本学等学习《易经》,并以此推演兵家奇阵虚实之法。嘉靖元年(1522年),父殁,大猷弃举子业,承袭世职,学骑射,偶遇嵩山少林寺武林高手李良钦,学剑术。李良钦称赞他“剑术天下无敌。”他也以豪杰自命,立志为国干一番事业。

  嘉靖十四年(1535年),俞大猷参加武科会试,中武进士第五名,升授千户,奉命守卫金门。当时闽南沿海常有倭寇出没,但未引起地方官的重视。俞大猷则预见到倭寇日后必酿成大祸,于是上书监司,说明若不铲除倭寇,必然滋长蔓延,建议选将练兵,加强战备。岂料监司不但不采纳,反责他“小校安得上书”,将他杖责并革去职务。然而,俞大猷没有争辩,只是一笑了之,独自一人出游。期间,他目睹了倭患给东南沿海百姓带来的灾难,痛心不已。因此,嘉靖二十一年,俞大猷自荐于巡抚处,并上书兵部,陈述抗倭方略,被引荐给大总督翟朋,结果无功而返。随后,他再一次上书,慷慨陈词,还是没有消息。至此,这位满怀壮志的兵家奇才,已经三次上书,两次辞归了。“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经历了宦海沉浮的这匹

千里马终为“伯乐”兵部尚书毛伯温所发现,复加召用,给他一个汀漳守备之职,后积功擢署都指挥佥事。嘉靖二十八年,迁任崖州参将。几经折腾,俞大猷已年过半百了。嘉靖三十一年,浙江倭患严重,俞大猷受命为宁波台州参将,前往浙江抗倭。从此,他驰骋于抗倭战场,开始了抗倭生涯。他先在宁波、绍兴等处击退倭寇,又调遣福建水师,伺机入海追杀倭寇,焚烧倭船五十余艘,取得第一次大规模海战胜利。嘉靖三十三年,倭寇占据宁波普陀,俞大猷率水师进击,突然海上飓风大作,他所指挥的战船几乎颠覆,战士们哭声震天。他临危不乱,下令砍断船桅,安定船只,然后斩敌300余,焚、溺敌无数,取得战斗的胜利。次年五月初一,倭寇数千人从水陆两路进犯嘉兴。俞大猷率领永顺良兵,配合卢镗衷带领的保清良兵和参将汤克宽率领的水师,在总督张经的统一指挥下,合战于王江源,经过数天激战,倭寇大败,被杀者1900多人,取得了东南抗倭以来最大胜利。但是“功为严嵩义子、工部尚书赵文华,浙江巡抚胡宗宪攘为己有”。

  俞大猷在抗倭斗争中屡立奇功,与另一抗倭名将戚继光并称“俞龙戚虎”。他为人慷慨,从不计较个人得失,一生几起几落,始终忠贞报国,老而弥坚;足迹所至,都得到民众拥戴,人们尊称他为“俞佛”。在当时武林中还流传着他回传少林棍法的一段佳话。

  嘉靖四十年(1561年),俞大猷带兵路过河南嵩山的时候,想起恩师所传少林棍法出自嵩山少林寺,便将军队驻扎下来,自己独自到少林寺投宿。借宿期间,他发现少林寺武僧操练的棍法和李良钦师父所教的少林棍法不太一样,便向少林寺的长老请教。他就地捡起一根长棍,拉开架势,将毕生所学的少林棍法施展出来。只见他时进时退,忽前忽后,忽左忽右,进中有守,守中有进,将一根长棍舞得就像蛟龙出海,矫健盘旋,上下翻腾,看得少林寺众武僧眼花缭乱,齐声喝彩。长老意识到寺中的少林棍法已失真传,请求俞大猷在少林寺传授棍法。俞大猷为众僧求艺心切所感动,遂要求长老挑选两位条件最好的武僧,跟他随军学艺。长老遵照俞大猷的意思,挑选宗擎和普从两名武僧,跟随俞大猷学了三年的棍法。两人学成后,只有宗擎回嵩山少林寺传授棍法。经过十几年的努力,宗擎教出了一百多名精通少林棍法的高手。

  一样的米养育百样的人,弹指间到了16世纪末,泉州的南安诞生了一位备受争议的历史人物——洪承畴。万历四十三年(1615年)中举的他,翌年便进士及第。初授刑部主事,历员外郎、郎中等职。思宗即位后,爆发了农民大起义,洪承畴因善于用兵,先后被升为延绥巡抚、陕西三边总督,加太子太保、兵部尚书,兼督河南、山西、陕西、四川、湖广军务,领兵镇压农民起义,俘杀了农民起义领袖之一高迎祥,名噪一时,成为捍卫明朝统治的一大功臣。可是,当时的明朝已十分腐败,内部勾心斗角,在松锦一役中表现得尤为明显。洪承畴虽是前线主帅,却遭到兵部尚书陈新甲等的多方掣肘。由于他的军事部署被打乱,致使他陷于四面楚歌,最后兵败被俘。清朝统治者非常欣赏他的文韬武略,决定争取他为清朝效力。然而,洪承畴是个饱受儒学熏陶的功臣,把“忠君”奉为最高的道德规范,坚决不投清,即便皇太极脱下自己身上的貂裘给他披上,他仍不肯降服。最后,皇太极派美丽的爱妃博尔济吉特氏前去诱降,洪承畴终于同意为清效力。顺治二年(1645年),清军南下受阻,命洪承畴总督江南军务。他秉承清廷旨意,采取了以安抚为主、进剿为辅的策略,攻占闽浙等地。在平定福建的隆武政权时,洪承畴利用与当时的福建总兵郑芝龙既是同乡又是故明同朝大臣的关系,写信给郑芝龙,劝他降清,许给他浙江、福建、广东三省王爵。其时正在观望形势的郑芝龙,见信后很高兴,迅速回信,答应“遇官兵撤官兵,遇水师撤水师”。由于郑芝龙的投降,清军得以长驱直入,不费一兵一卒就占领了福建。因此,洪承畴被清统治者誉为“开清第一功臣”。从历史全局来看,洪承畴从镇压农民起义军转到致力于统一中国,参与清王朝中央佐理机务,在招抚江南、避免江南生灵涂炭方面,起了重要作用。可是,历史跟他开了个玩笑。由于他缺乏史可法那种为国捐躯的气节,身为清朝统治者的乾隆皇帝把他钦定为“贰臣”,并一直为后人诟病。

  正当洪承畴在同乡郑芝龙与清廷之间周旋时,历史又造就了一位民族英雄——郑成功。明福建总兵郑芝龙是郑成功的父亲,郑成功自少习文练武,熟知兵法。南明隆武元年(1645年),因向隆武帝献抗清之策,深得赞赏,渐受隆武帝倚重,赐姓朱,改名成功,封忠孝伯,任御营中军都督,世称“国姓爷”。次年,屡次阻止其父降清未果,便与父亲决裂,率领部下在南澳岛(今闽粤交界海域)招募士兵数千人,仍奉隆武年号,自命招讨大将军,以福建金门、厦门为基地抗清。

  传说为实现“反清复明”的愿望,同仇敌忾,矢志不移,郑成功连听到一个“清”字,都感到逆耳。特别是“清明节”这个

传统节日,把“清”字压在“明”字上头,使他非常恼火。为此,他下令辖地居民不得在“清明节”扫墓,而是改在“三月三”敬祖。至今为止,厦门及南安石井一带,“家祭”、“扫墓”的日子依然安排在农历三月初三,民间俗称“三月节”。

  其时,祖国宝岛台湾为荷兰人所据,百姓为荷夷奴役,困苦不堪。郑成功痛心疾首,决意收复台湾。经过长期准备,1661年4月,郑成功令长子郑经防守厦门,亲自率领战舰120艘,将士25000余人在金门料罗湾誓师,东进收复台湾。经过激烈的海战,郑军击沉荷军主力舰“赫克托”号,并顺利登陆,攻克了“赤嵌楼”。在近一年的战斗中,荷军伤亡近2000人,损失惨重。1662年2月1日,荷兰侵略军被迫投降,被侵占达38年之久的台湾终于重归祖国怀抱。

  在明清两朝交替的历史舞台上,与郑成功竞技的泉州人还有施琅。施琅,字尊侯,号琢公,晋江衙口人,出身于农民家庭。清顺治三年(1646年),施琅跟随郑成功到南澳抗清,为郑成功部下最为年少、知兵、善战的得力骁将。顺治八年,施琅因反对郑氏“舍水就陆”的战略方针和强征百姓粮饷的做法,与郑氏产生了尖锐分歧。次年四月,施琅捕杀了在战场上临阵脱逃的郑氏亲兵曾德,郑成功便将施琅及其父施大宣、其弟施显投入牢中。施琅被捕后不久便逃脱,郑成功一怒之下,竟将施大宣和施显杀了,将施琅逼上了投清之路。

  降清之后,施琅先任同安副将,继任同安总兵,1662年升任福建水师提督。施琅最先站出来疾呼:只要郑经不肯接受招抚,就应用武力平台,迅速实现国家统一。施琅这一主张受到以鳌拜为首的中央保守势力的攻击,甚至裁其水师之职,留京宿卫。1681年,在福建总督姚启圣和施琅的同乡大学士李光地的极力举荐下,康熙帝启用了已年届花甲的施琅,任命他为福建水师提督加太子少保,令其即赴前线,操练水师,待机进取台湾。施琅上任后,积极训练水师,督造战船,选拔将领,全心筹措征台计划。康熙二十二年六月(1683年),施琅率清军大举进攻,并于二十二日占领澎湖。澎湖是台湾的门户,它的失守使清军征服台湾如同探囊取物。为避免战争殃及百姓,施琅建议朝廷“颁赦招抚”郑氏,以争取和平统一台湾。康熙同意他的招抚政策,而郑克 、刘国轩见大势已去,也愿意归降。从此,台湾成为清朝疆域的一部分。据载,施琅复台捷报抵京时,正值中秋佳节。康熙见玉宇银盘圆洁,华夏金瓯无缺,喜不自胜,即解所御龙袍驰赐,亲制褒章嘉许,封施琅为靖海侯,世袭罔替,令其永镇福建,“锁钥天南”。台湾回归后,清廷许多大臣对台湾的战略地位缺乏认识,主张弃守。施琅力陈台湾战略地位之重要性:台湾“乃江、浙、闽、粤四省之左护”,“台湾一地,虽属外岛,实关四省之要害”,“弃之必酿成大祸,留之诚永固边圉”。由于施琅及一批有远识的官员力主留护台湾,最终促成清朝在1684年设台湾府,隶属福建省,驻兵1万戍守。

  在郑成功收复台湾的过程中,为抵御荷兰侵略军的火枪,专门训练了一支藤牌军。所谓的藤牌,就是盾牌,是以山藤所制,再用油漆浸泡而成。它的质地既坚韧又光滑,士兵手持这种藤牌,不仅能挡住敌人的箭射刀砍,也能减缓子弹的杀伤力。在两次雅克萨战争中立下赫赫战功的民族英雄林兴珠就是用这种藤牌打败沙俄军队的。

  林兴珠(1628—1693年),原名兴朱,降清后更名兴珠,字而梁,泉州永春人。林兴珠少为富家牧牛,长大后以卖盐为生。顺治六年(1649年),随叔父林日胜响应郑成功号召,“聚众数千,据马跳、帽顶诸砦”以抗清,郑成功授林日胜为伯爵。在跟随郑成功抗清期间,林兴珠见识了藤牌兵的威力。于是,他虚心学习,并熟练掌握了藤牌的使用技巧。顺治十三年,清军攻破永春帽顶寨,林兴珠率部降清。

  平定三藩和收复台湾后,康熙帝便开始考虑如何对付沙皇俄国了。沙皇俄国本是一个欧洲国家,早先并不和我国接壤。16世纪80年代,沙俄派军东侵,将西伯利亚并入俄国版图。顺治七年,沙俄强占了我国黑龙江上游北岸的雅克萨。雅克萨原为我国索伦部达斡尔族所筑木城,却被沙俄占领。清王朝曾多次向沙俄提出抗议,要他们撤出我国领土,都遭到无理拒绝。

  康熙二十三年冬,康熙帝在北京景山召见林兴珠,在询问有什么方法可以抵御火枪时,得知除滚被之外,还有藤牌,于是大喜。问:“能用藤牌之人何方可以召募?得人几何可以成一旅?”林兴珠答:“多则一千,少则五百。”康熙帝遂下令在福建官兵内挑选善用藤牌者五百人。同时行文福建提督施琅速送双层坚好藤牌四百副及长刀若干把至京。次年(1685年)正月,康熙帝任命“銮仪卫使、建义侯林兴珠率藤牌兵会剿罗刹”。福建藤牌兵420名,连同藤牌、长刀等武器迅速集结完毕,由林兴珠率领开往黑龙江前线。

  同年五月,清军抵达雅克萨。守城的俄将托尔布津向上游的尼布楚城求援。该城俄将派了500援兵乘木筏顺流而下,林兴珠领军截击。他命藤牌兵跳入水中,头顶藤牌,手拎大刀,专砍俄军脚胫,俄军的火枪、弓箭皆失去作用。俄军惊呼:“大帽鞑子来啦!”残兵逃回尼布楚。藤牌军大胜,且无一伤亡,这在战争史上也是罕见的。这时,包围雅克萨城的其他部队也很快攻下城池,托尔布津打着白旗投降,立誓永不再来雅克萨。捷闻传到北京,康熙大喜,说:“林侯之功,史册所未有也。”

  两个月后,沙俄侵略者不守信义,在清军离开雅克萨后不久,又卷土重来,重建城堡,企图长期占据。康熙二十五年三月,康熙帝“令将军萨布素等……率所部二千人攻取雅克萨城”,选“福建藤牌兵四百人,令林兴珠率往”。七月十八日,清军水陆会师查克日丹,逼近雅克萨。二十三日,清军开始攻城。四日后福建藤牌兵占领城南土阜,“遇敌伏兵,又大败之,即于土阜设伏兵固守”,“敌出拒,击败之,斩额里克舍”。此次反击战,沙俄侵略军先后被清兵斩杀760人,幸存者仅66人。清王朝取得两次雅克萨大捷,沙俄侵略者被迫求和,中俄两国于康熙二十八年十二月签订《尼布楚条约》。这是中国历史上与外国签订的第一个平等条约,林兴珠及其所率的福建藤牌兵功不可没。

  1840年的鸦片战争让国人从天朝泱泱、地大物博的美梦中惊醒。在民族危难关头,一些爱国知识分子提出了“师夷长技以制夷”的主张,纷纷致力于研究西方的先进科学技术。中国近代军火科学家丁拱辰即为泉州人氏。

  丁拱辰,一名君轸,字淑原,号星南,晋江县陈埭乡人,为元代留寓泉州的阿拉伯人的后裔。他生于清嘉庆五年(1800年),幼年只读了几年私塾,11岁时即因家贫辍学务农,靠耕余刻苦自学获得文化知识。17岁“弃儒就贾”,随父到浙东经商,他曾自述:“会计之暇,颇涉群书,……尤喜天文、算学,间有所得,便欣然忘食。”为了研究天文,他向精于“度数”之学的中外商人求教,还经常于静夜观星象,由古代天文仪器“璇玑玉衡”悟出一器,加以创造,制成“象限全周仪”(量角器)以测量度数,推算时辰,颇为准确。道光十年(1830年),30岁的丁拱辰又跟随商船出海,游吕宋(菲律宾群岛中的一大岛)诸岛。他随带自己所制的“象限全周仪”,沿途测算水程之远近,北极之高低,以计算抵岸日期。由于他的测算非常准确,西洋舟师十分惊讶,认为他的发明有如西洋的量天尺(观测星象位置的仪器),并拿出所藏图式与丁拱辰参阅。丁拱辰发现此器结构与中法 玑玉衡之理相通,从中悟出火炮发射瞄测的原理,进而潜心研究西洋火炮技术。在途经吕宋、波斯等地时,他留心考察,钻研火炮制造。回国后,根据考察所得,他写成了《演炮图说》一书。

  道光二十年(1840年),鸦片战争爆发,丁拱辰的《演炮图说》引起了两广总督林则徐的重视,可惜林则徐随后便被革职查办。次年,英国侵略军加紧向我沿海重镇进攻,丁拱辰请缨报国,向两广总督上书称:“现值英夷悖逆,恃其炮火,滋扰海疆,生志切同仇”,表示愿将自己的一技之长报效国家。清宗室靖逆将军奕山、两广总督祁项褒奖其心,派他到广东燕塘负责督率团练炮兵学习演炮。他使用自己所制的象限仪,对中西大小火炮,分别加以演试,并亲至现场量测弹发远近。同时,又改进了火药的配制技术,培训一批熟练炮手。他的训练卓有成效,曾给来犯之敌以重挫。后来,在山东日照县人丁守存、安徽歙县人郑复光的帮助下,丁拱辰根据实战经验,将《演炮图说》加以修订,于道光二十二年重刊问世,定名《演炮图说辑要》。全书分四卷四十篇,附图一百一十多幅。对各种炮式、火药,炮弹的制造、使用以及轮船、战舰的性能等,都详加说明。在《演炮图说辑要》中,丁拱辰倡议在京师及沿海各省设立学堂,聘请“西洋人教习天文、测量、航海之法”,学习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但没有引起当权者的重视。丁拱辰并不气馁,继续深入研究,制造了蒸汽机车和机动火轮船模型,撰写《西洋火轮船图说》。它是中国第一部有关蒸汽机、机车和轮船的著作,为创建中国近代机械工程做出了一定的贡献。随后,丁拱辰根据自己长期铸炮和演练炮兵的经验,修编成《演炮图说后编》,共二卷六十四篇,附图八十一幅。与此同时,丁拱辰还对由德国天主教传教士汤若望口述、安徽宁国人焦勖笔录整理成书的《则克录》进行检校,指出疏漏舛误,加以修订、补充,重新增编为《增补则克录》,于咸丰元年(1851年)出版。《增补则克录》共一册3卷,附图88幅,为制造火炮提供了理论依据。同年十月,在完成铸造火炮和教习京营弁兵演炮的任务后,丁拱辰即辞归故里,回到“芄圃”古宅。李鸿章十分欣赏他的才艺,1861年,向清朝政府荐举丁拱辰,要他随军治理洋器,但他未曾到职。丁拱辰是我国近代第一个比较正确完整地论述西洋武器的人,比著名科学家李善兰、徐寿和华衡芳等早十多年。

  相关专题:《人物》杂志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评论】【收藏此页】【 】 【多种方式看新闻】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