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之殇 | |||||||||
---|---|---|---|---|---|---|---|---|---|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7月24日17:50 新浪文化 | |||||||||
记得有位著名的作家谈现在社会的信用变质这样说道:现在什么东西都有假的,假货、假药、假合同、假老婆,就王 八是真的,还叫甲鱼。一句调侃的话语却不费吹灰之力把当今社会的诚信危机栩栩如生地刻画在我们面前。 信用的变质、诚信的缺失,折射出的是一个人、一个社会道德的沦丧。当道德的沦丧这个剜不去的毒瘤在不良风气的 温床里沉疴积弊、肆意横行的时候,恐怕整个社会、各
去年十月份的南京全运会,本是展示中国体育竞技水平的盛会,却将中国体坛的一些污泥浊水掀了个底儿朝天。从钟 玲的被裁判算计,到孙福明的无奈假摔。从跆拳道的多人弃权,到孙英杰服用兴奋剂,虽然丑闻的表现形式多种多样,但造成 丑闻的直接原因均是金牌的利益效应惹的祸。全运会在一些别有用心的人的暗箱操作之下,俨然变成了一届名副其实的“钱运 会”。没想到在社会这个道德的“大染缸”里面,连体育这块净土也未能幸免于难;娱乐圈的部分明星为了增加自己的卖点, 总擅长于在自己出新专集的前夕,玩弄一些逢场作戏的伎俩。报社的记者为了迎合人们的猎奇心理,处心积虑地把握时机以制 造子虚乌有的“八卦新闻”,频频弄出噱头、炒作热点,即便是眼睛擦得再亮的群众,在如此有凭有据的言论面前,也被忽悠 得晕头转向、一时难辨真假。媒体和娱乐圈的明星成了一丘之貉;一些高校里的教授清一色的衣冠楚楚,不是精心于所承担的 科研项目和教书育人,却经常出没于名流新贵的后花园中,然后在自己的学生或国人面前一本正经地发表关乎国计民生,却不 痛不痒的高论,“忧国忧民的素质”溢于言表…… “小孩子常把玩具当朋友,大人们常把朋友当玩具。”这是大学里一次新闻辅修课上老师讲的一句话,至今记忆犹新 。或许是尘世中磕磕碰碰太多的缘故,这些年与人交往总不自觉地多了一些揣摩。满脸真诚的背后,是不是掩藏着玫瑰的针刺 。善意的言谈之外,是否蕴含着口蜜腹剑、绵里藏针的敌意。想起了一位记者和一名诺贝尔奖得主的交谈,记者问:“您在哪 所大学学到您认为最重要的东西?”诺贝尔奖得主平静地回答:“是在幼儿园。在那里,我学到了把自己的东西分一半给小伙 伴;不是自己的东西不要拿……”这样地回答难道不发人深省,难道我们自打告别了幼儿园时代,就有了伪装的面具,并且随 着阅历的丰富,城府应之加深,面具也变得五花八门。机关里某个领导干部在位时和退休后,门庭若市的喧闹、门可罗雀的冷 清这两种绝然不同情形的对比,我们可以想象到有些人把伪装的面具竟戴到了炉火纯青的境界。就是现实中的真情施舍,雪中 送炭和锦上添花也绝对不是一个相同甚至相似的概念,在某些名誉光环的照耀下经常变了味道。 今年的石家庄市“两会”,笔者作为《河北青年报》的实习记者有幸采访了国大集团的领导人之一王增茂先生。老先 生在“两会”期间用亲身经历的所闻所感,表达了自己对国民道德素质下降的担忧。“一个国家或者一个城市财富上的差距有 可能几个月的时间可以弥补,而道德上的积累往往需要几代人的努力。”老先生的一番肺腑之言强烈震撼着每一个与会者的内 心深处,余音久久环绕会场,散将不去。 巴金说:“我家乡的泥土,我祖国的土地,我永远和你们在一起。”鲁迅先生当年对时代的感叹:“呜呼,无法可想 ,我只觉得我所住的并非人间”。道德之树遍神州,和谐之花竞开放。时空轮转、世事沧桑。时代虽已发生了变革,道德之树 应该常青。 作者:许云峰 相关专题:大兴网络文明之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