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念墙可能面临拆除 收费还要继续 | |||||||||
---|---|---|---|---|---|---|---|---|---|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7月27日10:06 南方新闻网—南方周末 | |||||||||
本报记者 徐 彬 掩埋在唐山市南湖公园西北角的大地震亡灵,可能要在一场风波中迎来他们的30周年祭日。 引起巨大争议的,是刻有他们姓名的“大地震纪念墙”。因为需要收费才能刻名,它
但民间的哀思并未就此阻断。7月24日傍晚,当本报记者来到纪念墙前,又看到两位死难者的亲属交费刻上了亲人的名字。纪念墙管理者说:墙上的姓名已超过4000个。 纪念墙共有3座,距离南湖西北角的大坟只有200米——那里,埋着旷世之灾中的数万名死难者。纪念墙始建于2002年,出资方是当地民营企业河北华盈集团和香港世纪星企业。原计划要修建9座 “哭墙”,并将24.3万死者的姓名全部刻上,供后人凭吊。 此前的26年里,唐山市政府只建有抗震救灾纪念碑和纪念馆,并没有一处死难者的集中哀悼之地。所以,每年的清明和7月28日入夜时分,市内的大街小巷会同时燃起上万堆祭火。 “哭墙”的方式无疑更为文明。但出资方很快出台了刻字收费标准:正面1000元,背面800元。这个举措深深触及了国人的敏感神经,一时间,对良心的批评和商机的质疑铺天盖地。 面对巨大的道德压力,出资方却不改初衷。7月25日,负责筹建“哭墙”的华盈集团科普园公司总经理李丽对本报记者表示:要将收费进行下去。 据李丽称,至今出资方已经在纪念墙项目上投入了近1800万元,但回收的资金连维持日常开支都不够。对遇难的解放军、全家震亡者、孤儿的亲人、下岗工人和伤残人的亲属,都是免费刻名或打了折扣。更麻烦的是,对纪念墙和附近景观绿化的维护,将是笔无休止的投入。 “我们做了这么多事,还要背负恶名。”李丽提起遭受的委屈和无奈,泪水在她的眼眶中打转。 从2002年开工到2006年上半年完工,纪念墙的建设一波三折—— 华盈集团出具的文件显示,纪念墙是南湖科普纪念园的一部分,这是一个唐山市政府在2001年圈定的招商引资项目,目的是开发当时的南湖采煤沉陷区和垃圾填埋场。在合作意向书上,市政府的主要负责人均有签字。 该集团的员工回忆,为了避免各种繁琐的批文耽搁工期,有关部门曾经在现场要求尽快开工,“手续由政府帮着办理。”他们保留的一些有领导批示的文件上,也体现了同样的意思。 2004年7月28日,第一座纪念墙完工,另外两座的钢结构也已做完,科普园公司向社会发出了收费刻名公告,争议也就此而起。 此时的南湖,已被改造成为一个风光旖旎的公园,获得联合国“人居环境改善最佳范例迪拜奖”。而整个市中心也向西北迁移,纪念墙距最繁华路口的直线距离只有1000米。另外,在这一年,唐山市政府负责人恰好换届。 到了9月,纪念墙工程突然被叫停。 一位政府工作人员说,叫停的理由有三:一是手续不全,是非法建筑;二是离闹市区太近,过多的人到南湖祭拜会带来交通压力;三是影响游客的心情,与公园的优美环境不和谐。 协调会上,政府派出的一位领导希望纪念墙能尽快搬家,但被已投入巨资的华盈集团拒绝。 “如果是决策失误,我们应该得到补偿。”李丽说。 一个未经证实的说法是,在这个协调会上,华盈集团就表示“也可以服从大局,无偿献给政府,由政府接手管理”,但并未得到回应。对于华盈集团来说,即使赔钱甩手,亦可避免日后无休止地往里贴钱。 双方僵持了整整一年。 大地震30周年纪念活动的临近为南湖纪念墙的建设带来转机,华盈集团被“允许”建完剩下的两座半拉子纪念墙。至于其它6座,则被永久冻结。 今年年初,3座纪念墙正式完工。随着“7·28”的临近,媒体再次关注收费问题。 与此同时,一场官司也即将诉诸法庭。唐山市规划局已经起诉华盈集团在南湖乱建非法建筑,要求依法拆除;而后者反诉前者行政不作为,“2002年就报上去的详细规划图和总体方案至今没有批复。” 纪念墙何去何从,至今依然飘摇不定。 7月25日,唐山市委宣传部的一位工作人员告知记者,目前纪念墙的项目没有任何新的进展。 规划局的一位工作人员否定了政府接手的可能性,“如果愿意接手,何苦等到今天。”其背后的心结是,对于资源型城市唐山来说,地震依然是一个影响投资环境的敏感字眼。 “你去翻翻29周年以前的唐山报纸,有几处提到了地震?”他说。 相关专题:南方周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