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唐山大地震30周年专题 > 正文

连线曾接受上海医生救助的地震幸存者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7月28日03:46 东方早报

   “上海医疗队的成员们天一亮就背着小药箱,挨家挨户询问和送药。村民每天脸上都挂着愁云,没有欢笑。只有医生带着浅浅的笑容细声叮咛他们时,这些心里受伤的人们才感到温暖。”

   唐山地震距离今天已经整整30年了,但曾参与唐山地震救助的上海医疗队员依然牢牢记着当年唐山两个默默无闻的公社名字:“大刘庄”、“西三里&rdquo
;。和他们一样牢记这两个名字的还有当年在此接受过救治的唐山人,在经历了30年前那场浩劫后,他们留在家乡,一代代重建家园。提起往事,当年的大刘庄治保主任宋森昨天对上海东方早报记者表示,“上海医生的笑容给了在黑暗中的我们无比的温暖和力量。”

  受助村民现在很安乐

  在上海东方早报记者此前报道上海警备区医疗队在唐山的事迹时,队长张维朋曾介绍,100多人的医疗队乘火车到达唐山后,就兵分四路带上药品和医疗器械赶赴事先安排好的临时野战医院。其中一个小队在叫“大刘庄”的公社,另一个小队在“西三里”。“我们都不清楚这些地方位于唐山什么位置,到达后直接被拉到已搭建好的医院。”当时大刘庄小分队的队长姚一方说。大刘庄属于唐山市辖下的遵化市苏家洼镇。上海东方早报记者辗转查找到了大刘庄前任党支部书记的电话。这位姓张的书记在电话中立刻回忆起了当年上海医疗队的事迹,“大刘庄和西三里都是公社,就是当年唐山

地震上海医疗队来的地方。”张书记说,唐山地震时的书记是他的前任。

  张书记回忆说,尽管大刘庄没有受到毁灭性的破坏,但是居民的房屋大多倾斜和损坏,再加上长时间的余震,居民都不敢睡在房屋里而住在临时搭建的防震棚中。医疗队就是在这种艰苦环境下展开了工作,“如今那些曾经受过救助的大刘庄居民都住上了两层的瓦房,生活很安乐。”

   “救治男孩”当地传佳话

  通过张书记,上海东方早报记者又连线了当年大刘庄的治保主任宋森。已经60多岁的宋老先生接到来自上海媒体的电话,在电话那端非常激动,“当年上海医疗队来到我们这里,救伤员、送药品,医治了200多人。真的多亏了他们,感谢他们!”

  “上海医生技术娴熟,仅用了几天时间,病员的伤势就都稳定下来。”宋森回忆,随后的10多天,上海医疗队每天就在大刘庄各个角落为村民们巡诊。“在当时恶劣的自然环境下,村民们很容易得疟疾等流行病。”宋森表示,上海医疗队的成员们天一亮就背着小药箱,挨家挨户地询问、送药,一直工作到太阳下山。他们住的是临时搭建的防震棚,吃喝条件极差。

  上海东方早报记者向他提起上海医生三天三夜守护一名休克男孩的故事时,宋森立刻表示他记得有这样一件事。在接受采访的几天里,宋森一直试图帮早报寻找当年那位获救的小男孩,但是昨天上海东方早报记者获得消息,真正知情的人已经过世,宋森暂时无法找到这位孩子。

  “但好多人知道这件事,这件事情在当时一度被传为佳话。”宋森说,大刘庄的村民们尽管经历了灾难,但大家没有放弃,没有离开家乡,在上海医疗队走后,重获力量和希望的村民们齐心协力重建家园。“现在这里很美,欢迎上海医疗队回来看看。”

早报记者 张凌 王进

  相关专题:唐山大地震30周年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评论】【收藏此页】【 】 【多种方式看新闻】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