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唐山大地震30周年专题 > 正文

专家称唐山地震前已做出地震预报意见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7月28日02:36 新闻晨报

  30年前的唐山大地震,面对着血淋淋的现实,灾后幸存的人们无法接受这样一个事实:震前竟然没有得到一点预警和警报,一切就在那一刻突然发生了。有资料记载,唐山大地震后,地震工作者成了当地人最痛恨的人群。

  地震是可预测的

  “唐山地震告诉我们地震是可以预测的。”唐山大地震发生次日赶赴当地进行考察的老地震专家黄相宁回忆道,“当时很多地质专家都曾做出了唐山一带将发生地震的预报。当时我在中国国家地震局地震地质大队华北三队工作,在唐山大地震之前,我们曾有过一份文字预报意见。但由于种种原因,最终以超过24万人的生命为代价造成了震惊中外的大悲剧。”

  说起那段往事,黄相宁话语急促,心中还充满着悔恨,“当时获知

地震预报消息的唐山市青龙县,四十几万人就没有死一个。另外,唐山开滦煤矿井下矿工上万人地震之后安全返回地面,也因为他们提前获知地震预报,采取了必要的避震措施,这些事实都说明我们是可以预测出唐山地震的。”

  中国地震局副局长赵和平总结唐山大地震的教训时称:“唐山大地震留下的经验教训是多方面的。受当时技术条件等多方面因素限制,没有做出地震短临预报是造成重大人员伤亡的重要原因之一。但我们一直坚持地震是可以预测预报的观点。”

  唐山大地震毕竟已过去30年,虽然伤痛还留存在记忆中,但人们更关心的是,类似唐山大地震的悲剧会不会在中华大地上再度发生。黄相宁语出惊人,“不排除当今还会发生唐山那样大地震的可能。”

  “唐山大地震”重演非不可能

  黄相宁认为,当前全球正进入一个巨灾的多发时段:印尼的9级地震和

海啸,巴基斯坦的7.8级地震,还有今年的印尼6.4级地震,以及去年美国的飓风和水灾。仅就我国而言,近来地震的灾难也时有发生,还有频繁的水灾、台风。黄相宁称,这些都反映地球各个圈层现在正进入了一个很不稳定的状态,岩石圈、水圈、大气圈、生物圈都不稳定,而在生物圈里,就出现了“非典”和“
禽流感
”等问题。

  赵和平表示,大灾难发生的确有一定的阶段性,但这其中尚无规律可循。有一点可以肯定的是,随着我们经济社会的发展,与过去同等的灾害造成的损害会更严重。“因此我们在进行地震预测预报的探索和研究的同时,更多的是注重对地震灾害的预防和救援。”

  唐山大地震之所以造成毁灭性的打击,赵和平认为,“1976年前,唐山没有发生过地震,建筑物都是按照6度设防的标准建设的,所以造成的破坏程度很大,伤亡也很重。”

  新唐山成世界最坚固城市

  “从唐山地震的破坏程度来看,唐山建筑物原来的设防标准太低了,几乎起不到任何抗震作用。”唐山市规划局前局长赵振中说,在新唐山的规划中,当地设定的防震标准为8度。

  赵振中说,新唐山建设规划除了提高建筑物设防标准外,就是“生命线工程”的保障,即水、电、煤、通讯等都要考虑防震设计和建设;城市的对外公路出口,由原来的每个方向一个,增加到每个方向两个,可以确保城市的对外交通和联系;增加绿化和工业绿地,可以就近避难和疏散。

  “即使唐山大地震重演,相信不会再有人员死亡。”赵振中非常肯定地说,从抗震的角度来说,唐山无愧于“世界上最坚固的城市之一”的称呼。

  地震预报进入“博士后”阶段

  赵和平透露,经过几十年的发展,我国的地震监测预报技术水平已大大提高,监测系统实现了数字化,以前的监测只停留在模拟化,很多地震数据根本记录不下来。目前我国主要通过对地震活动和地震前兆监测测量,根据收集的数据汇总,对地震做出分析预测,已经处于世界领先水平。

  黄相宁针对我国的地震预报在世界上领先的水平打了个比喻,“和世界上许多大国相比,中国现在已经进入了‘博士后’的阶段,领先的原因是很多国家主要搞地震研究,基本不搞地震预报。”

  唐山市地震局监测预报处处长尹宝军称,他们一般能在10分钟内确定地震的位置、震级大小、有无破坏作用等。

  但赵和平同时强调,目前地震的预测预报仍是一个全球性的科学难题,至今还没有从根本上突破和解决。我国地震中长期预测的准确率相对好一些,但只能对少数有典型特征的破坏性地震做出短临预报。而且,我国临震预报还是经验型的,非常注重临震前出现的异常现象,但这些现象往往是不重复的。“比如说过去常常讲大震到,小震闹。但现在很多实际情况表明,小震闹,也并不意味着大震就肯定会到来,而有的破坏性地震之前也并没有前震活动。”

  赵和平介绍,20世纪以来,中国大陆每年平均发生5级以上地震18次,是一个震灾严重的国家,目前全球陆地上发生的地震1/3发生在中国大陆,在全国范围内做好地震的预防和应急救援工作显得势在必行。

  地震应急预案体系已形成

  中国地震局通常把一些多地震地区的潜在地震危险划出一定的区域,通报给当地的人民政府,由当地的人民政府组织各方面的力量做好防震抗震工作。同时,地震工作者对这些地区震情的发展进行密切监视,一旦发现有地震即将发生的前兆性异常的话,及时向政府通报。另外,针对不同的地区,地震部门会对当地的建筑物建设提出具体的地震设防要求。

  2001年4月,国家地震灾害紧急救援队正式组建成立,成员230人,包括地震专家、搜救队员和医疗队员。这支队伍组建以来,不但成功地参与了多次国内地震灾难救援,还前后6次到国外协助地震灾区开展救援工作,获得了相当高的知名度。在国家地震灾害救援队成立后,截至目前,我国已成立了17支省级救援队,一系列的地市级、社区级救援队也在逐步建设中。

  同时,全国分级、分部门的地震应急预案体系已经形成,包括震时的组织指挥机构、通讯保障、抢险队伍和救灾物资的储备,以及震后的工作程序。一旦发生地震之后,这些地区的人民政府就能根据预案,组织及时、有效的震后应急和抢险工作,从而减轻人员的伤亡。

  而在唐山,这方面的工作更落到了实处。唐山市地震局监测预报处处长尹宝军称,国家投资1000多万元人民币,正在唐山展开一项城市活断层探测项目研究,相信对于以后的地震预报会有很大帮助。

  相关专题:唐山大地震30周年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评论】【收藏此页】【 】 【多种方式看新闻】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