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医疗队回忆唐山救援:废墟鲜血成一生梦魇 | |||||||||||||||
---|---|---|---|---|---|---|---|---|---|---|---|---|---|---|---|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7月28日04:18 长城在线 | |||||||||||||||
伤员张文晋(右)见到医生王者晋激动不已。
曾是地震伤员的陈玉珠(右)与当年的救援医生王者晋一见面,激动地拥在一起。
30年过去,当年参与救援的陕西医护人员在机场受到唐山人民的热烈欢迎。 本报记者刘超 朱文强 王军伍/文 本报记者王文康/图 昨日下午3时30分,HU7610次航班顺利抵达天津机场。由华商报和本报组织的陕西赴唐医疗队及死难者遗孤唐山寻亲之旅开始了。 HU7610带着陕西亲人30年的挂牵,带着陕西亲人与唐山的生死情谊飞翔而来。这是一次跨越千里的聚会,这是一次经历30年的回归,20名陕西亲人30年后再次回到曾让他们梦牵魂绕、也让他们感动的唐山。 寻亲路途:伤感着,激动着 “热烈欢迎陕西亲人回家!”当陕西回唐探亲的队伍循着欢迎条幅走出机场大门时,丝丝暖意涌动在空气中。记者看到的是急切的脚步,渴望的眼神,尽管很多人都已白发苍苍、霜雪染鬓。 坐上天津到唐山的汽车,这些来自陕西的亲人却没有了刚下飞机时的兴奋。面对着越来越触手可及的唐山,却并不像临行前那么激动。“盼望了30年了,我现在却有些紧张。”一位陕西医疗队队员说,“也许当年的唐山给了我太大的恐惧,也许废墟、鲜血和尸体是我一生的梦魇,真不知道现在的唐山是什么样了。” 在临窗的一个角落,一位年轻的女士一直望着窗外,眼神里满是忧伤,似乎在回忆着曾经的伤痛。不忍打断他们的记忆,记者只能与他们一同沉默,一起缅怀。 队长王福海:唐山人感动着我们 王福海,陕西省第一支赴唐山抗震救灾医疗队队长,当他再度踏上唐山这块土地的一刹那,这位69岁的老人内心再次涌起已经尘封30年的感动。“唐山人民的精神太可贵了!”王福海激动地说。 1976年7月29日凌晨1时50分,唐山大地震震后20个小时后,王福海带领13位陕西医护人员赶到唐山进行救援。“太惨了!”王福海到达唐山后的第一印象,“唐山是一片废墟,我们很多女同志开始都不敢下车。” 当年到达唐山后,王福海等13名陕西医疗队队员立即投身伤员救治中。当时他们驻扎在唐山受灾最重的唐山机车车辆厂,“没有水,没有电,没有食物,没有路,但唐山人民的精神一直给我们很大的鼓舞。”王福海说。 给王福海印象最深的就是唐山人民震后互相帮助的一幕幕。他告诉记者,当时很多唐山人民都刚刚失去亲人,但没有人过多悲伤,没有人长时间哭泣,人们都不约而同地在掩埋亲人之后,又重新投入到抢救其他素不相识的乡亲们的行动中。“我们有的只是感动,当时惟一的想法就是尽自己最大的力量救治更多的伤员。” “唐山人民是坚强的,更是感天动地的。”王福海说,“在飞机场送别伤员的那一刻,老人们哭喊着儿女的名字,小孩哭喊着妈妈的名字,妻子哭喊着丈夫的名字,可以说是亲人分别三步一回头,那场面实在让人心酸。” 一天,两天,三天……王福海等13名医护人员天天战斗在抗震救灾的第一线,在唐山的30个日日夜夜里,陕西医疗队的13名队员救治唐山伤员近万人。 “30年后,我们再次来到唐山,见到了30年前与我们结下深厚友谊的伤员亲人,见到了面目一新的唐山,我们要向伟大的唐山人民致敬,向唐山人民学习!”王福海激动地说。 当年的小护士:“活着就是幸福” “我和金晓丽是当时医疗队里最小的,只有22岁。”今年52岁的李赴朝女士,如今是国内著名的整形专家,提起地震救援经历,她的眼里一直闪烁着泪花。 “当年到达唐山,没有灯光,只有满街的尸体,空气中是难闻的恶臭。”当年医疗队到达唐山机车车辆厂时,“厂长从衣兜里掏出一块手绢,说那是他全部的家当。”没有饭吃,只有从陕西带来的饼干,没有地方住,就睡在火车上。李赴朝如今打趣地说:“如果不是领导指示,不许吃饼干,要留给小孩子,我早就偷吃掉了。” 在随后救治伤员的过程中,“我们每天背着药箱出去,见到伤员就治疗,直到把所有的药品用完才回到机车车辆厂。”李赴朝还记得,没有导尿管就用废电线,没有夹板,甚至把两个人的胳膊绑在一起固定。 “我怕极了,有时摔跤摔到死人身上,手指一下就陷进了死人肿胀的肉里,我还看到坍塌的大楼上悬挂着遇难者的残肢。”想起30年前看到的唐山,李赴朝至今依然恐惧,她反复地说,“是唐山精神和抗震经历一直激励着我,我明白活着就是幸福。” 为了回唐寻亲,李赴朝推迟了韩国的一个手术。“没有什么比回家重要,我一定要看看今天的唐山。”寻亲现场 442天相处,30年的情缘 昨晚,在唐山凯源大酒店,分别30年的亲人再度聚首。 在见到陕西护士张秋菊的一刹那,张秀英哭了,李素丽哭了,李振达哭了,张文普哭了,周秀芹哭了……几名分别30年的亲人紧紧地拥抱在一起,久久不愿分开。时间似乎再度回到了30年前,回到了陕西省人民医院,回到了那间普通的病房里。 “振达大哥来了,素丽妹妹也来了,30年了,真是太想你们了,没想到这辈子还能见到你们。”张秋菊哭着说。 “我们也想你啊,30年了,这次相见一直是我们一家人心中最大的愿望。”李素丽说。 “你们还好吗?” “好,一家人都很好。” “终于见到你们了。” “当年的照片我一直留了30年。” …… 亲人相见,大家好像要一次倾吐出沉淀了30年的思念与真情,没有太多的寒暄,但人间真情却在这一刻,从几名在经历过生死考验又分别30年的亲人身上一下子爆发出来。 30年前,张文普、李振达等几名唐山地震的伤员被送往陕西省人民医院进行治疗,在那里,他们和张秋菊、张文来、史发善等几民陕西医护人员结下了深厚的友谊。张文普将这段友谊看作胜似亲人的缘。 张文普告诉记者,唐山地震后,他与几名唐山伤员一同被送往陕西。“1976年8月9日到达陕西,1977年10月25日离开,我们在一起相处了整整442天。在陕西的这些日子里,我们受到了比亲人还亲的照顾。”30年前的一幕幕,张文普依然历历在目。 “我还记得刚下火车时,西安火车站楼上楼下全站满了迎接我们的人,护士们把我们一直抬到病房里。在随后的日子里,医生们为我们治病,和我们聊天,陪我们锻炼,对我们这些唐山伤员的照顾是无微不至。他们不是亲人却胜似亲人啊!”张文普说。 陕西护士张秋菊拿出早已准备好的老照片,大家围坐在一起回忆着30年前朝夕相处的日日夜夜。 “这些照片我一直保存了30年,唐山的这些姐妹一直烙在我心中,这是一辈子的情啊!”张秋菊说。 “还记得这张照片吗?那是我们1977年7月1日庆祝党的生日联欢会演出时照的。”张秋菊拿着一张黑白照片对大伙说。“记得,记得,这个是我,这个就是你啊!当年我们一起唱了一首《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张秀英激动地说,“真没想到这辈子还能见到陕西的亲人们,他们都是我们的恩人啊!”张秀英说。 谈话间,几个亲人的手一直紧紧地握在一起,30年的时光没有冲淡他们的亲情,千山万水也没有阻止他们的相聚。30年后的今天,这些因灾难而相识的人们诠释着什么叫人间真情。 “没想到,还有病人记得我。” “王大夫,我终于见到你了!”得知陕西的王者晋医生要来唐山,遵化市的陈玉珠早早地就等候在陕西亲人下榻的酒店,当看到30年前给过她关心的王大夫时,她不顾伤病的腿,疾步上前紧紧拥抱了王大夫。 “没想到你能恢复得这么好,生活都能自理了。”68岁的王者晋医生激动不已。“更没想到的是,能有病人这么清楚地记得我,太令我感动了。” 地震后,已经截肢的陈玉珠被转送到西安第四军医大学附二院接受治疗。在那里生活了半年的陈玉珠,清楚地记着很多医生的名字。“还记得吗,你还给我送了一碗疙瘩汤,我三下五除二就吃了个精光。”陈玉珠依然没有忘记和王医生回忆当年的情形。“其实那是我媳妇给你做的。”王医生笑着说。 “我进家能叫一声妈,孩子们能痛快地喊声奶奶,是多么幸福啊,没有王大夫等陕西的亲人们,我们怎么能有今天啊!”陈玉珠陪在一旁的儿子哽咽地说。 真情时刻 那些高歌的老者 “难忘76年闹地震,我腿被砸断压全身……难忘医院里的日日夜夜,医护人员一口药一口水,激动得我热泪湿衣巾……”昨日,当年的伤员陈玉珠的歌声感动着寻亲现场的所有人。 为了这次见面,陈玉珠的丈夫和儿子都陪着她早早从遵化赶到了市区。她还特意拿来了儿子结婚的艺术照影集,让远方的亲人们共同分享一下自己的幸福生活。 “这首歌是专门为我的亲人王者晋大夫以及所有陕西的亲人们唱的,虽然唱得不好,但却是我内心最真实的想法。”陈玉珠说。在一旁的王者晋大夫紧紧地拉着陈玉珠的手,泪眼朦胧。“作为一名大夫,能被患者牢记30年,我很满足,唐山人民是伟大的,是可歌可泣的。”王者晋动情地感叹道。 在场的所有人员都被这一举动感染着,感动着。他们共同的歌声,歌颂那些30年前奋战在唐山的白衣天使们,歌颂那些舍生忘死的解放军们,歌颂伟大的唐山人民。 随后,在陕西医生张文来的提议下,当年被送往陕西省人民医院的唐山伤员和曾经救治过他们的医护人员一起再次演唱《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让我们再次演绎30年前的那一幕,再续我们深厚的情谊。”张文来说。 “……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共产党她勤劳为人民,共产党她一心救中国……”歌声在现场回荡,亲人们的心连得更紧。来源:燕赵都市报 相关专题:唐山大地震30周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