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周一书:胡适传还胡适一个本来面目 | ||||
---|---|---|---|---|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7月31日10:56 国际先驱导报 | ||||
《再造文明的尝试:胡适传(1891—1929)》罗志田/著 中华书局 2006年6月
【作者】毛升 【提要】编者按:胡适是二十多岁就暴得大名的人物,也是学术界一个久有争议而很难处理的题目:前些年是贬多于褒,近几年则褒多于贬。学者罗志田的这本《再造文明的尝试》虽然是旧书新出,但该书对胡适思想脉络的描摹以及对于中国20世纪社会风潮的刻画,为人们提供了理解胡适本来面目的一个良好平台。而就学术价值而言,该书的很多论述仍未过时。 【正文】 罗志田的《再造文明的尝试:胡适传(1891—1929)》初版于1995年。那时胡适研究在海外已蔚为大观,在国内也渐成气候,论著日多。今天,胡适研究已成显学,各种版本的胡适传记扎堆出版。这本十年前著作的再版,是因为其仍然有着前沿学术的光芒还是只因为罗志田这块招牌?抑或该书还有着学术史的价值,表明曾经有一个内地学者对胡适的研究达到了这样的高度,但现在已经被超越了? 新版本《胡适传》在内容上并没有作大的修改,只是将原书的第九章《转折:中国的文艺复兴》打破重写,增改为两章:《转折:新俄与社会主义》与《诤友:走近国民革命》,处理的时段拉到20世纪20年代末。如今再读,温故知新,仍然觉得该书对胡适思想脉络的描摹以及对于中国20世纪社会风潮的刻画,入木三分。就学术价值而言,很多论述仍未过时。 【小题】知人与论世 罗志田在《引言》中提示出本传记要处理的问题。“今日若要研究胡适的时代,自然要多注意那些得到喝彩的文章;如果要理解胡适本人,则不得不去揣摩那些用了心力却为人冷落的篇章”。知人与论世正是本书的着力点。 胡适回国两年即“暴得大名”,在胡适自身,是因为一直为有朝一日做“国人导师”、为中国再造文明而时刻准备着。他放弃农学,转治哲学,中西兼治,既要博大又要精深。而从时代角度来说,则是因为严复、康有为、章太炎、梁启超等人虽然健在,但20世纪却是个趋新的世纪,他们对于时代的言说已经“落伍”,要功成身退了。胡适的出现填补了中国思想界的这段空白,其提出的“文学革命”,号对了时代脉搏,耸动士林。罗著基本上是呈现作为思想家的胡适这一面向,重点着墨在其思想演进的脉络,但罗始终很注意勾勒胡适思想的变化与时代风潮之间的复杂勾连,这恰恰是国内相关传记所容易忽视的。文学革命、新文化运动、问题与主义之争、好政府主义、社会主义,这些胡适所参加的思想运动,罗著都细致地刻画出背后的社会动因,与其生活的时代融为一体。 【小题】走出“标签化” 胡适是作为一个自由主义者名世的,其一生遭遇的美誉与诋毁,常与此标签有关。做人物研究,贴标签一法很常用。但人是复杂多面的,有时是天使,有时是魔鬼,有时则什么都不是。标签往往只及一点不及其余,削足适履,忽视了人物的多样性,总是很难恰当。 应该说给胡适戴上自由主义的帽子是合身的,其对杜威思想的继承,为在中国实现自由主义政治作出的种种努力,以及毕生为人的风格,显然可以划入自由主义的行列。但罗著在分析胡适思想时,不只是提他的自由主义,也花了一些笔墨去呈现胡适曾经对社会主义、对新俄的鼓吹与向往,并探求背后的个人及时代原因。这些与自由主义标签相抵牾的部分,反倒使胡适的面目变得清晰丰满,也走出了人物思想研究常流于简单化的误区,正如胡适自己所言,“还他一个本来面目”。 【小题】把自己放进去 罗版《胡适传》是以刚归国的青年留学生胡适在少年中国学会上挑战国学大师章太炎开场的。胡适指出之前发言的章太炎对青年的忠告过于消极,随即用英文念了一句荷马的诗:“现在我们回来了,你们请看,便不同了”。新回来的“我们”要与既存的“你们”相区别的心思可谓昭然。罗志田对胡适那种要做“国人导师”、文明“传教士”心态的刻画相当细致,并在字里行间对胡适这种“作圣”的努力表现出激赏的态度。我总疑心罗在书写该传记时将自己的情怀投注在了胡适的身上。作为美国名校普林斯顿大学的博士,罗志田的回国任教未始没有如胡适要做“士林之首”的抱负,而其一贯极具精英主义的做派,似乎确有胡适之风。 罗著曾大量使用了台湾新出版的《胡适日记》,这就在史料上比大陆同类著作胜出一筹。虽然如今该书在史料上的优势已经不在,但罗能在勾勒胡适思想与社会风潮的互动时,将叙事与评论很好地结合,的确堪称当下国内史学著述的典范。而该书中提出的不少新见,至今还有价值。如罗指出,胡适与李大钊的“问题与主义之争”,并非为自由主义与社会主义的交锋,而只是为了与官方加以区别——那时官府攀附清流,“安福系”也开始鼓吹社会主义,胡适于是为文加以攻击。这的确是一个新见,证明罗当年写作该书时要求自己“言人所未言”,也不只是说说而已。 罗志田在书中多处引用乃师余英时的观点,有时在文中到了喧宾夺主的程度。按照作者如今的解释,是因为“当时余英时师关于胡适的宏文,大陆少有人看到,所以较多引用,也是希望让更多人得以分享”。本人不太同意这样的辩解。除了书中明确的引用外,罗书的很多观点也与乃师相同,如对20世纪中国社会思潮的分析与表述,与余先生只是差之毫厘,这表明罗志田刚回国时还笼罩在业师的阴影之下。再联系到该书中不时搬用的西方概念,如弗洛伊德的心理分析、库恩的“范式”概念、文本与语境的互动理论,可见其时,罗自己的声音尚显微弱。而如今罗做出一流的学问,也说明了一流学者并非只要受教于美国的名校名师即可成就,他必须经历一段不短的反刍消化过程。 相关专题:国际先驱导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