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国际先驱导报专题 > 正文

中国买家悄悄进入世界顶级拍卖行(图)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8月02日08:55 国际先驱导报

  

中国买家悄悄进入世界顶级拍卖行(图)

  【提要】竞投古董和艺术品日益成为中国人走出国门的一个重要目的,这也带动了全球古董拍卖生意一片兴旺

   国际先驱导报驻伦敦记者马建国 记者盛军报道 克里斯蒂和索思比——两家号称英国
、乃至世界拍卖界顶尖公司的拍卖行,在7月中旬轮番举办“中国拍卖专场”。拥有200多年历史的两大拍卖行的拍卖大厅坐席最多也不到100个,而参与竞拍者有时可达200人之众,竞拍者中有金发碧眼的西方人,但更多的是黄皮肤的中国人,他们有的来自大陆,有的来自香港、台湾。

  7月11日克里斯蒂的拍卖会,一开始大厅里似乎就酝酿着一种期待:拍卖从11点开始,但提前半个小时就人满为患,本来也就供七八十人落座的拍卖厅走道、门口到处是“站客”,大约100人的买家中,80%是中国面孔。拍卖先从玉石雕件、屏风、犀牛角雕件等开始,12点左右,乾隆年间的“老子骑牛图”落锤价已经攀升到24万英镑;同一年代的一件紫檀嵌牙百鸟朝凤挂屏拍到了11万英镑;永乐年间的一个27厘米高的鎏金铜佛被拍到14万英镑;一副年代久远破旧得几乎都拿不起来的唐代绢本菩萨像幡被叫到14.5万英镑……

  中午12点半左右,预热似乎到了高潮:元代瓷罐开拍就出了60万英镑的高价,此后几乎是在令人眼花缭乱的瞬间,价位被提到100万、110万、150万……

  【小题】中国人推动 外国人开怀

  这次拍卖会的景象只不过是近来国际古玩和艺术品市场日渐火热的一个缩影,也似乎预示着中国买家横扫国际收藏市场的日子正在日益迫近。

  当一个国家人均GDP达到一定水平时,消费行为就会进入转型时期,人们对于高档消费品的需求将会有大幅度增长,这个国家艺术品市场会因此而启动并发展起来。

  克里斯蒂拍卖行亚洲区副主席叶正元在接受《国际先驱导报》记者采访时,对中国市场侃侃而谈。他说,“和平盛世看古董,兵荒马乱金价涨。现在中国经济增长举世瞩目,国力大增,中国的艺术品被中国人和世界收藏界看好也是情理之中。”

  克里斯蒂拍卖行美洲及亚洲总部副主席杜超惠在伦敦说:“从国际拍卖市场买家的构成变化中也能够看到经济高速增长的中国大陆在收藏领域发生的变化:上个世纪70年代,国际市场上参与中国藏品竞购的华人主要是香港大亨;80年代台湾人开始加入;90年代初,东南亚和旅居欧美的华人也随后跟上;90年代末,来自大陆的中国人开始步入中国藏品国际拍卖市场。”

  近几年来,中国艺术品市场的跳跃式发展带动了亚洲艺术品市场的全面复苏,并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全球艺术品市场格局。仅在2005年上半年,克里斯蒂的英国拍卖场涉及中国买家的交易金额是破纪录的9.1亿英镑。

  而与此同时,国际两大艺术品拍卖行也赚得盆盈钵满。2005年,索思比的艺术品销售金额高达27.5亿美元,净利则大幅成长85%,达到6300万美元,创下15年来最好的业绩纪录。克里斯蒂去年全年的艺术品销售金额也突破了30亿美元。

  【小题】走出国门 瞄准规范市场

  竞投古董和艺术品日益成为中国人走出国门的一个重要目的,这也带动全球古董拍卖生意一片兴旺。对于为何选择到国际拍卖行竞拍,几位不愿透露姓名的香港和大陆藏家对本报记者谈了自己的看法:

  首先是数量众多且不乏精品和珍品。由于历史的原因,英国的艺术品市场上拥有数量丰富的中国艺术品藏品。每年7月和11月的拍卖会都会出现一些令人赞叹的拍品:从春秋时代保存极其完好的青铜剑,到宋代哥窑的三足笔洗,以及存世罕有的元代青花人物瓷罐,无不令人惊叹。明清时期的瓷器杂件精品则更为收藏者提供了不同价位的收藏选择。

  其次是市场相对规范且拍卖行诚信度较高。在英国每年举行中国艺术品专场拍卖的有世界著名的索思比、克里斯蒂和宝龙拍卖行。它们无论在对拍品的鉴定和拍卖的操作上都具有较高的信誉,而且透明度也较高。而对参加拍卖活动的竞投者的有关手续也非常简便。

  第三是对不同类别的艺术品的喜好和追捧与国内市场相比有共性也有差异。瓷器和玉器一直是中国收藏者和古玩投资者看好的品类。但高古瓷器,如定窑、磁州窑在这里比国内更受追捧。另一些高古的藏品例如唐三彩在这里也比在国内要活跃。而一些高古的石刻佛像、佛头等,由于历史原因,在这里也时有所见。

  最后,部分藏品的地区性价格差异在逐步缩小。英国的拍卖行虽然时有创纪录的高价拍品出现, 但由于以往欧洲市场的收藏者和投资者对藏品的重点与国内市场会有一些不同,从而导致在价格上会出现一定的差异。这给近年来众多的大陆收藏者和古玩经营者创造了一定的投资空间。这也是为何这几年出国参加海外拍卖会的大陆人士数量越来越多的原因。

  【小题】老板成主力 目的各不同

  在英国一家大能源公司任职的来自上海的严先生可以说是入行伦敦拍卖行的新人。在7月中旬的索思比伦敦拍卖会中,他购得了一只光绪年间的青花赏瓶。严先生说,能够把这个当年八国联军英军指挥官在北京“带回”英国的古瓶收为己有,有一种说不出的感觉:一方面,觉得从英国收回一个中国的古瓷,为祖国做了点事情,有一种莫名的激动;另一方面,从收藏经济的角度讲,这个有“故事”的瓷瓶,日后假以时日,一定会有升值潜力。

  严先生对古玩特别是瓷器的兴趣大约始于10年前。由于工作的关系,他常在全国各地出差,也得以有机会逛一下各地的古玩市场。3年前由于工作关系来到英国后,每年几个大拍卖行的中国艺术品拍卖使他眼界大开。从此,他对收藏艺术品尤其是瓷器的兴趣更为浓厚。

  不过,像严先生这样的“中产阶层”,在“中国买家”当中并不是主力。在最近两三年时间里,中国艺术品买家从以民间收藏家、博物馆为主体,迅速发展到民营企业和社会资金,其比例已达60%以上。

  按照一些港台媒体的描述,这群“中国买家”的主力是江浙一带的私企老板,他们年龄大多在40~60岁之间,年富力强,精明能干。虽然他们未必懂鉴赏,但有着商人的眼光和头脑。

  香港《文汇报》报道说,众多民企已经把收藏作为投资经营的一个方向和分散经营风险的一种手段。在南京,仅房产领域至少有二三百名企业家在较大规模地投资艺术品。在宁波,投资艺术品金额在1亿元以上的企业家就有二三十名之多。他们往往不惜巨资购入,然后坐等收藏品升值。而在收藏的艺术品升值的同时,也有利于提升自身的企业形象。

  当然,在这股中国买家投资古玩艺术品热潮的背后,也暗含着一些不和谐的音符。有些人收藏古董和艺术品带着不可告人的目的。有些艺术品最终沦为“礼尚往来”的道具,成为“公关”和行贿受贿的工具。《香港经济日报》曾经报道,有内地上市公司主席用公司资金在拍卖会花了几千万元买了几幅名画,挂在公司办公室,说是投资保值,然后悄悄地找了大芬油画村的画工,全部克隆一套,真的珍品就拿回家去据为己有,赝品留在了公司。#(101)

  相关专题:国际先驱导报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评论】【收藏此页】【 】 【多种方式看新闻】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