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民主与法制时报专题 > 正文

新媒体艺术:飘扬过海看过来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8月06日12:34 民主与法制时报

  “代码:蓝色——潮流汇聚。”

  这是7月22日至7月31日在中华世纪坛举行的2006北京国际新媒体艺术展的主题,同时也表达了新媒体艺术 这一先锋艺术形式的精神特质:海洋、交流、开放、新潮。

  这次展览,被认为是从事新媒体艺术的国内外艺术家在中国最新最奢华的一次集体亮
相。“不论是想了解新媒体艺术 本身,还是想了解新媒体艺术在全球和中国的发展,这次展览都是最好的途径。”承办方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

  □《民主与法制时报》实习记者周宇

  一间黑乎乎的房间中央,一人多高的位置悬空吊着一个极具未来色彩发动机模样的装置。整个装置的两头和中央都在 不停地旋转、发光,同时发出一些稀奇古怪的声音。

  参观者们围成一圈,静静地仰视着这个奇怪的家伙,仔细地观察“发动机”内部不停旋转的无数规则排列的细小颗粒 以及各种精致的发光体。

  “特别像科幻片《黑客帝国》里面飞船的发动机!太漂亮了!”一位学生模样的参观者小声对同伴说,“不过我还是 不懂,为什么作品的名字叫做《死在迪斯科之前》。”

  而大多数参观者们所不知道的是,“发动机”之所以旋转,是因为捕捉到了观众在房间里走动而发出的声波,并且将 声波信号转换成“发动机”的旋转。

  另外一个房间里,北京的张小姐面对墙上一面圆形的镜子模样的东西有些不知所措。镜子里面有一张西方女人的脸。 仔细阅读了展品说明,然后在工作人员的鼓励下,张小姐小心翼翼地把手指随意地放在了镜子上面。

  顿时,西方女人的脸扭曲着歪到了张小姐手指触摸的方向,将她吓了一跳。随着张小姐手指的不停移动,女人的脸也 在不停地歪斜,就像被人用力挤压在镜面上一样。

  “虽然镜子里面的脸歪得让人的确感到有点难受,不过确实是一件非常新奇的艺术品。”张小姐兴奋地告诉记者。

  这是一件名为《手法》的作品,2006北京国际新媒体艺术展众多展品中的一件。展览设在中华世纪坛地下一层, 环形的展厅被分割布置成迷宫一样,来自全球各地的新媒体艺术家们最新的作品都在这里汇聚。

  北京创意空间艺术中心的郑毅小姐告诉记者,这是举办的第三届展览。“虽然展览所展示的新媒体与各种高新技术, 对许多中国观众来说仍然有些陌生,理解起来有些困难,但这些前卫的艺术品带给观众的震撼和冲击是显然的。”

  说法

  “新媒体,其实是个过程”

  “‘新媒体’其实是个过程,指目前这一刻是有前沿性的。”作为国内新媒体艺术的领军人物和积极推动者,张尕这 样表达他对新媒体艺术的认识。

  我国早期录像艺术家邱志杰认为:“每个时代的艺术生产者和消费者都会不同程度地面对媒体更新的问题,也就是说 ,每个时代都会有其新媒体。”而新媒体艺术在其所存在的时代里,总是追踪着最新的媒体技术。

  上世纪60年代,对于艺术家们来说,电子艺术就是新媒体。便携式摄录像设备曾经带给他们强烈的震撼,赋予他们 从来没有出现过的表现手段和感知方式。到了上世纪90年代中期,互联网普及之后,才有了如今意义上的新媒体艺术。

  张尕指出:“新媒体的特点是建立在计算机语言上,是以计算机语言为媒介的艺术形态,这里面包括软件和硬件。”

  事实上,在当代国际新媒体艺术家们的手中,计算机只是新媒体艺术创作中一个不可或缺的组件,而各种新材料、光 波、声波、电磁波,甚至人体皮肤的电阻、呼吸、情绪等等才是他们所热衷的变幻莫测的媒体,都是他们展现、体验和认知的 舞台。

  很多年前,加拿大传播学家麦克鲁汉就一再强调,媒介改变了人类对世界的认知,媒介本身就是信息。尤其是随着新 兴媒体越来越多元化,人类的认知在面临多重选择的同时也陷入了一种迷茫。遗憾的是,大多数人在大多数时间里,对自己的 新媒体体验处于一种无知的状态。新媒体艺术的任务之一,就是通过对不断更新变化的媒体的艺术化再现,让观众彻底颠覆自 身对媒介和感知的旧有观念。

  一间黑屋子里,一块张起的幕布上投影着一个穿蓝色衣服的西方女人。这个女人会随着参观者情绪的变化而变化。如 果你过于紧张,那么她就会转过身去背对着你;如果你逐渐地放松,她就会面朝着你,并且逐渐向你走近,就像有话要和你说 一样。参观者在心跳起伏之间,与幕布上的女人获得了一种微妙的交流。

  这就是加拿大艺术家林·胡富和西蒙·拉若策的作品《顽固的交互系统》。作品的秘密在于,参观者手中有一个电视 遥控器一样的传感器,传感器会测量人的手部皮肤电流的电阻、汗腺活动的变化、肌肉的放松程度甚至呼吸,同时将这些信息 传入系统,进而控制和你面对面的女人的变化。

  回顾

  录像艺术:新媒体艺术的中国手段

  纽约现代艺术馆(MOMA)录像部主任芭芭拉·兰登曾经说过:“录像艺术在中国的活跃,是在西方新媒体艺术的 圆周闭合之后画出的一个新圆的起点。”

  新媒体艺术在中国的发展始于上世纪80代末。到90年代中期,出现一批较优秀的作品和成熟的艺术家。回顾不到 20年的发展历程时我们可以发现,不同于国外艺术家对新科技、新材料的大量运用,影像在中国新媒体艺术的发展历程中占 有着无可替代的重要位置。

  1996年9月,南国杭州的中国美术学院画廊,举办了名为《现象与影像》的中国第一次录像艺术展。这个展览包 括十几件录像装置和几个录像带作品,集中了张培力、王功新、陈绍雄等中国第一代录像艺术的开拓者。该展览在国内外获得 了巨大反响,被许多批评家定位为中国当代艺术中重要的里程碑。

  1997年,北京涌现了数个高质量的纯粹由录像艺术组成的个人展览,如《王功新个展》、宋冬的《看》录像艺术 展、邱志杰的《罗辑:五个录像装置》个人展等等。

  这些展览标志着中国录像艺术家不但作为创作群落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也开始以更成熟的个体方式改变着当下的文 化地图。此后,更多的人投入录像艺术的创作。早期的一些艺术家在坚持先锋创作的同时,开始了新媒体艺术的理论研究,比 如邱志杰。

  与此同时,国际艺坛也惊奇地发现,在中国这个古老的东方国家,艺术家们在新媒体艺术这一最新领域做出令人惊叹 的贡献。录像艺术作品作为中国新媒体艺术的代表性作品,开始频繁地出现在世界各地重要的媒体艺术节上。

  展望

  中国新媒体艺术的蓝色航程

  录像艺术之后,与全球艺术家一样,交互性成为中国新媒体艺术家追求的目标。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的鲁晓波教授回忆起北京国际新媒体艺术展的历程:第一届,给国内很多艺术家一些震撼,只有清 华大学拿出了几个交互式作品;第二届,更多的艺术家和院校就拿着交互作品来了。而这次的展览,华人艺术家徐冰、邢丹文 、胡介鸣、黄石等人的作品,以更积极的姿态纷纷与国际顶级艺术家同台亮相。

  “实际上我们要跨过海洋,我们要走向世界,不仅仅是在这儿,我们把别人的作品介绍来,我们还要把我们的作品推 向世界。”鲁晓波教授对中国新媒体艺术的未来充满信心。

  言语中提到“海洋”的,不止是鲁晓波一个人。事实上,这是许多国内新媒体艺术家时常会提到的词汇。

  对于中国艺术家们来说,新媒体艺术是一种飘扬过海的舶来品。而海洋意识,则越来越植根于他们的心中。没有跨越 海洋的一次次中外交流,就不会有中国新媒体艺术在全球性互动中的逐步发展。况且,许多积极投身于新媒体艺术的艺术家, 本身就具有长期的国际学术交流背景。比如张尕,就曾经求学于德国和美国,现居纽约。

  海洋主题,对海洋环境的污染与保护的思考,以及以海洋为隐喻的对全球文化的反思,不只是国外新媒体艺术家惯于 表达的主题,也不时出现在中国艺术家的作品中。构建中华文化中宽阔的海洋精神是许多国内艺术家的梦想。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博士生黄石的作品《漂流瓶》,其灵感就来自海洋。作品由三个盛着蓝色液体的瓶子组成。打开瓶 盖,参观者可以听到伴随海水声的人说话的声音,等到瓶底红灯亮起,参观者就可以对着瓶口说话把自己的声音也录下来。这 样,下一位参观者再打开瓶盖就能听到上一位参观者的声音。

  而邢丹文的作品《断开》则是由中国沿海堆积如山、来自全球各地的电子垃圾的影像以及被污染的海水的影像组合而 成的。

  目前,纽约现代艺术馆(MOMA)、荷兰V2多变媒体学会、奥地利电子艺术中心(Arselectronic a)、德国艺术与媒体中心(ZKM)、加拿大莫里奥集团等新媒体艺术研究重镇与我国的新媒体艺术界始终保持着密切的联 系。

  而作为本次展览的一个子项目的“中国起航”单元,也将用船载集装箱把中国媒体艺术家的作品运到外国的艺术节上 展出,开启中国新媒体艺术的航海之旅。

  相关链接

  新媒体艺术是以光学媒介和电子媒介为基本语言的新艺术学科门类。上世纪60年代末,当西方艺术家们刚刚获得了 便携式摄录像设备的时候,立即开始将这一媒体用于艺术表现,新媒体艺术由此开端。在中国,新媒体艺术的发展始于上世纪 80年代末。90年代末,随着IT产业的发展和个人电脑编辑设备的普及,录像艺术进一步得到繁荣,更多的艺术家开始着 手探索互动多媒体和网络作品。新媒体艺术使艺术超越了自身,转变为真正的大众精神。

  相关专题:民主与法制时报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评论】【收藏此页】【 】 【多种方式看新闻】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