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新民周刊专题 > 正文

叶兆言:理智告诉我,应该保留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8月30日12:11 新民周刊

  叶兆言:理智告诉我,应该保留

  我关注秦淮河边的城南老街区,是基于这样一个逻辑:作为一个理智健全的知识分子,他觉得这些老的建筑和街区,应该被保留下来。

  撰稿/汪 伟(记者)

  叶家祖籍苏州,在南京定居已有三代。作家叶兆言喜欢这座城市:不仅是因为它久远的历史独富魅力,也因为南京是虚构中他寄托情感和思想的所在。为前者,他曾写作了一本叫做《秦淮旧影》的书,追忆南京历史上的人事;为后者,从早期的“夜泊秦淮”系列开始,叶兆言的小说,始终和秦淮河有难以割舍的关联。

  “秦淮河的气质是感伤的。我表达的恰恰也是感伤。”叶兆言说。8月,他和德高望重的南京大学历史系教授蒋赞初和南京博物院前院长梁白泉一起,出现在城南一片狼藉的砖瓦旁边。这个场景包含的现实,的确颇为感伤。城南之行半个月前,叶兆言在南京接受了《新民周刊》的采访。

  秦淮河不只是一条河

  在南京,秦淮河有时候是一个很大的概念。现在一般南京人说到秦淮河指的是水西门到夫子庙这一段。很短。可是,南京所有的河流又都可以称作是秦淮河。城内很多的小河道,我现在住的地方在城外,临着南京城的护城河,也叫秦淮河。所以,秦淮河不只是一条河,它是一个符号,一个代表,南京的代表。

  我说过,这条河是中国文化含量最高的一条河。南京因为地理位置特殊,是中国文化的后方基地。当代表了中国文化最核心层面的黄河文化受到挑战的时候,王朝和文化就会退回到长江流域。东晋和南宋就是最好的例子。这个退守的过程中,南京就成了中国文化的后院。这个后院有一个核心的符号,就是秦淮河。

  我与秦淮河

  秦淮河作为一个符号,很多时候和文学联系在一起。那么,有没有一个秦淮河的文学传统呢?如果放在中国历史的大传统里面来看,的确有一个秦淮河的文学传统。

  一个作者,总要把握一些具体的东西来展开叙事。他要有一个基地,就像福克纳所有的故事都发生在他虚构的那个故乡一样。我的作品中有秦淮河这样一个地方,我可以从这里出发,展开想象。

  秦淮河的文学气质是感伤的。我表达的东西也是感伤的。因为这个原因,我写到很多秦淮河有关的故事。在这些故事里,关于秦淮河的想象和抽象成分,超过了具象的成分。

  在秦淮河的文学传统中,秦淮河是一个虚的东西。秦淮河作为一个具象的形象,在文学中是经不起推敲的。一个上海的作家关心秦淮河吗?不能说不关心它,也不能说关心它。他关心的是那个虚的秦淮河,不是那条实在的河流。

  秦淮河的气质虽然感伤,但并不颓废。以秦淮八艳为例,这些妓女实际上有着爱国情怀。老百姓提到她们,是为了表达自己的爱国情绪。

  我对城南并不熟悉

  文学上和秦淮河有关的感伤,属于诗人的想象,与老百姓的日常生活是分离的。在现实里,我住过地方从城中到城北都有。人们熟悉的老南京人都是城南的南京人,但在我的生活周围的南京人,大多都是第二代第三代的移民,这一点和上海没有什么区别。

  事实上,城南那些地方我都到过。但是就像

上海人都到过苏州河一样。对我来说,城南是陌生的。我连秦淮河边的城南地带住了多少人都不知道。

  为什么我要关注城南?

  我对具象的秦淮河,对秦淮河边的城南老街区的关注,建立在这样一个逻辑之上:作为一个理智健全的知识分子,他觉得这些老的建筑和街区,应该被保留下来。我反对那种认为秦淮河边的老的生活形态应该原封不动地保留下来的看法,我知道,那里的生活极其困难。关键是,城市改造要有计划。一方面要保留文化,一方面要改善人居环境。政府应该找到一个点,能够兼顾这两者。-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相关专题:新民周刊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评论】【收藏此页】【 】 【多种方式看新闻】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