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南方周末-纪念长征70周年专题 > 正文

徐向前:与四方面军血脉相连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9月14日10:04 南方新闻网

  化装成农民侦察

  中央红军强渡金沙江,国民党紧急部署新的包围圈。进逼岷江通道,击破“川陕合围”的重任,就落在四方面军身上 。。

  为了确保战斗的顺利,徐向前背起背篓,拿起镰刀,伪装成割草的农民,沿江行走
200公里,勘察地形、水文,了 解川军兵力配备和防御情况,直至找到最佳的渡江作战地点。

  “指挥员要到一线观察”,是徐向前为将的经验总结。他说,这样打仗才有底气。

  嘉陵江渡江战役,徐向前的底气让四方面军一举突破川军防线,中央红军北进的通道就此打开。

  先解决吃饭问题

  中央红军渡江,徐向前也在忙着发动群众,筹粮招兵。

  当时,他甚至对情势感到鼓舞,有大量新人加入红军,光电话兵三天就扩充了一百多。徐向前直接统率的四军下辖十 师28团,虽然在嘉陵江一战损失了二百来人,现在反增了七百多。

  长期和中央红军天各一方,两线作战,徐向前更加关注远征的战友,担心他们能否适应川西北高原的气候。他让部队 尽可能多筹集羊毛羊皮,制作毛衣、毛袜、皮背心,多作慰问品。

  30岁就成为方面军指挥员的徐向前,在欢迎一方面军的筹备中展现了特别的细致。四方面军转战川陕,曾经出现炊 具丢失、伙夫不够用的情况。他特别从各部队抽调炊事员,叮嘱准备去和中央红军会师的88师带上粮食、盐巴、炊具,首先 解决吃饭问题。

  “哪有红军打红军的”

  会师在即,陈昌浩在一次会议上提出了“欢迎三十万中央红军”的口号,这让徐向前有些反感。徐向前知道一方面军 经历了怎样的血战,“恐怕中央红军没那么多,还是留点余地好”。事实证明,会师时中央红军已不到两万人。

  盼望的喜悦,很快就被渐渐流露的分歧冲淡了。

  由于感到并不受张国焘的信任,徐向前曾想着会师后离开四方面军,到中央去做点具体工作。然而,张国焘对中央越 来越明显的背离,终于让徐向前从此把他的命运牢牢与四方面军联系在了一起。

  当张国焘拒绝北上已成定局,为避免摩擦,中央带红一、三军团单独北进。消息传来,徐向前“愣了神,坐在床板上 ,半个钟头都说不出话来。”在徐向前后来的回忆录中,他用了“毫无思想准备”、“心情沉重”、“很受刺激”、“脑袋麻 木”等一连串的词语,来反映当时他心里受到的震撼。

  然而,即便是在这样的状态下,当有下属请示是否要追击中央红军,徐向前回答却依然斩钉截铁,“哪有红军打红军 的。”

  也正是从这一次开始,四方面军偏离了徐向前认定的中央北上的路线,走上了一条充满血泪与光荣的远征之路。

  记者:四方面军的长征之路极为艰苦,充满波折,徐帅跟你提过那段经历吗?

  张元生:他和战友一起在家里有时会聊起长征的事,但我们一般不参与。他不跟我们介绍这些老前辈,遇到这种时候 ,家里人都会主动回避。

  过去的事情,他很少提。我们退休以后,才听到一些,也是别的长辈说的。

  记者:四方面军经历了许多苦难,徐帅肯定也没少吃苦?

  张元生:对。我们老头后来是化装成小贩才逃出来的。原先还有一个警卫排,但因目标太大,只能每人分几块大洋, 分散行动。他讲,那时没有饭吃,也会跟人家要着吃。

  老爷子还讲过当年吃皮带的事。没有吃的,把皮带拿来煮汤,都觉得是美味。后来占领了一个地方,终于可以吃上米 饭了,结果有9个人被噎死。至今印象深刻。

  记者:四方面军是一支非常悲壮的部队。

  张元生:四方面军的战士后来流散、逃跑、被错杀、牺牲被俘等等,真是挺惨的。一二方面军同样有这种情况,解放 后他们不少人没有得到应有的承认和补偿,这批人中四方面军的占得多些。

  1990年我们到甘肃去撒岳父的骨灰,很多人跟我们反映这方面的情况,胡耀邦曾出面组织解决了一些问题,李先 念也做了不少,使这些老兵的待遇和抚恤得到了很好的提高。

  记者:撒骨灰是徐帅自己的要求吗?

  张元生:是,他在去世前交待的。他生前对四方面军的战士们充满愧疚,他自己带的部队被打散了,受了那么多苦, 经历那么多灾难。他说这辈子最大的遗憾就是没把队伍带出来。当时军政委员会要求他和陈昌浩回延安向党中央报到,他后来 想要是我不走就好了。老爷子是黄埔一期,他觉得他带着部队可能会好一些。他执行军政委员会的决定,离开四方面军(指西 路军),回了延安。他对此很愧疚,一提起四方面军,眼泪就在眼眶里打转。他临走前交待我们,第一丧事从简,不搞仪式; 第二,骨灰撒到大别山、大巴山、太行山……我们也按照他的遗愿这么做了。其实这也是对牺牲的战士的一种怀念。

  (部分内容参考《徐向前自述》)

  一支钢笔做嫁妆

  张元生说:“因为爱人身体不好,我是代她来重走长征路的。”张元生的爱人徐鲁溪,是徐向前元帅的长女。

  1966年前,张元生在中科院物理研究所初识徐鲁溪,而他与徐帅一家的缘分也就从那个时候开始。

  徐帅一支钢笔嫁女

  1966年,张元生从苏联回国,被分配到中科院物理研究所,因此结识了正在物理所读研究生的徐鲁溪。

  不久,“文革”开始。张元生和徐鲁溪被认定为“保皇派”,相同的“身份”让两人有了更多的沟通空间。“感情渐 渐就有了。”

  两年后,张元生与徐鲁溪被分别下放到天津和湖北。在离开北京前一个月,他们决定结婚。

  “你到这儿她到那儿,说不定就散了”,张元生回忆起结婚的初衷时说,“结婚了至少就有一个(政府)签字”。“ 我们老头也是这么说的,结婚算了。”

  “借了两张床,去登了记就算结婚了,也没什么人知道。”唯一的仪式就是徐向前夫妇请他们在家吃了顿饭。这是张 元生第一次走进徐家。

  张元生至今都记得在徐帅家那一餐

婚宴的菜单——白斩鸡、炖猪蹄、
草鱼
、青菜,玉米红薯,还有米饭……“菜虽然 简单,但味道都很好。”

  徐向前没有给女儿什么嫁妆,徐妈妈送给张元生一支金星钢笔,当作结婚礼物,还鼓励他们要“好好学习,好好工作 ”。

  “她爸爸说祸从口出”

  结婚一个月后,张元生就去了天津的一个部队接受再教育。

  张元生记得最清楚的就是那装稻谷的麻袋,一个200多斤,装车的时候,一个人扛不动,要靠屁股顶到车上去。改 造让平时在家里最多只能吃一个窝头的张元生,很快就得每顿两个了。

  1968年12月份,张元生突然得知妻子闯祸了。

  一开始,张元生并不清楚徐鲁溪到底闯了什么祸,后来才知道,徐鲁溪和陈云的女儿在聊天时说起,在延安的时候, 江青因为怕吵所以做的窗帘都要一层两层三层;而且,徐鲁溪还对林彪当时鼓吹的“毛主席的指示理解的要执行,不理解的也 要执行”这句话表示了不同看法。

  徐鲁溪和陈云的女儿在研究生宿舍里说话的时候毫无顾忌,结果就被人揭发了。对于这次经历,张元生说,“她爸爸 说祸从口出。”

  第二年,徐鲁溪被下放到湖北,直到1972年回城之前,张元生都没能见到妻子。

  “她走之前来见过我一次。我说既然你的帽子拿在群众手里,你就好好地劳动改造吧,锻炼锻炼,我也不会嫌弃你。 ”张元生说,经过这段磨砺,我们感情更加牢固了。

  “女儿也不能照顾”

  1972年,张元生和徐鲁溪回到北京,年底他们有了自己的第一个孩子。

  因为生了小孩,单位给他们分了一套8.6平方米的房子,屋里只有一张双人床,张元生就自己动手在外边焊了一个 圈,改成了一张三人床。

  “在这之前,她爸爸就跟我说了,你们是单位的人,有什么问题就找单位解决。”张元生说。我们老头家的那栋小楼 ,办公、居住都在一起,所以我们老头说,“你们不能住这里。”

  徐向前没有给女婿家什么照顾。张元生1966年进中科院,从实习研究员干起直到1982年才当上助理研究员, 工资也和别人一样。

  有第一个孩子的时候,张元生每月工资62元,徐鲁溪56元。张元生说,“那时,两个人的收入还不够养一个小孩 的”。于是,偶尔会到徐帅那里开开荤,至少炖猪蹄、草鱼总是有的。

  80年代初,张元生被评为优秀党员,一位人事处的处长提出质疑:你老婆连党员都不是,你怎么能当优秀党员呢? 张元生反问他:有这个规定吗?

  徐鲁溪直到退休都没有入党。“其实她父母都希望我们入党的,但是并没有强迫我们信仰,让我们自己认识党。”单 位党委的支部对徐鲁溪有点看法,认为她缺乏积极性。但张元生和妻子都认为,信仰不能移植,入党不能勉强,不是说党员的 后代就一定要入党,只要在工作岗位上尽心尽责,就是

为人民服务,不是党员也可以。

  (资讯:王晓莹、丘雪莹、沈亦文) 本报讯(记者戴敦峰鞠靖) 来源:南方周末

  相关专题:南方周末-纪念长征70周年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评论】【收藏此页】【 】 【多种方式看新闻】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