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决策》杂志专题 > 正文

城市政府如何与会展经济握手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9月18日17:44 决策杂志

  刘松萍

  2006年10月,第100届广交会将要召开,作为中国目前历史最长、层次最高、规模最大、商品种类最全、到 会客商最多、成交效果最好的综合性国际贸易盛会,已经发展成为中国会展业的“经典样本”。

  任何展会都是对一个城市综合管理能力的考验,政府在其中发挥着关键作用,会展经济被公认为是一块大蛋糕,对于 提升城市的知名度和品牌营销会起到重要的促进作用,同时,会展场馆也会成为所在城市的标志性建筑。目前,各地政府都热 衷于举办大型展览,暴露出来的问题也很多。那么,政府如何定位?在展会经济中政府与市场的“黄金分割点”在哪里?在企 业、政府、外资等多种力量并存的格局中,政府应该如何出手?

  会展成为“城市的面包”

  被誉为城市经济发展“引擎”的会展业由于其本身巨大的产业带动作用,对城市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都会起到积 极的拉动作用,被不少城市作为经营城市的切入点。德国的汉诺威、柏林、日本的东京、美国的纽约、英国的伦敦、亚洲的新 加坡和香港等已成为闻名世界的会展中心城市,也给众多的城市一个启示,即在具备基本条件的基础上,可以通过发展会展经 济来经营城市,加快城市的现代化和国际化。

  大型会展业对城市经济发展的拉动作用是通过乘数效应来实现的。举办大型会展的城市通过增加对大型会展场馆、一 定规模和标准的宾馆、饭店等基础设施的投资,产生了投资乘数效应,实现了由投资拉动的经济增长模式。比如韩国的釜山, 为举办第14届亚运会投入了6.6万亿韩元资金,专家预测,这笔资金的投资所产生的经济效益达到10.4万亿韩元。美 国高盛研究机构的预测数字显示:北京申办奥运,将有助于7年间中国GDP增长率提高0.3%-0.5%。

  单就某一次具体大型会展活动的举办来说,大型会展业对于城市GDP增长的推动作用主要来自于大型会展业对于其 他产业的关联作用。在大型会展活动期间,人流、物流、信息流和资金流的聚集会增加对旅游、住宿、餐饮、交通、通讯、商 贸、金融等相关行业产品和服务的需求,为这些行业的发展创造了需求,带来了商机,促进了这些行业的发展。

  首先就是旅游业,会展业与旅游业相结合具有五个突出特点:客户消费高、停留时间长、团队规模大、赢利性好、行 业带动性强,使城市形成了以会展带旅游,以旅游促会展的良性互动发展模式。凡成功举办会展的城市往往是一个旅游的名胜 之地。会展为城市餐饮、住宿业带来的收益也非常突出。据有关部门调查,每届广交会开幕后,广州市主要宾馆平均出租率都 要高达95%以上;1999年《财富》论坛在上海举办,短短几天时间,酒店收入就超过了1亿元。

  会展活动的举办将大量的人流、物流汇集到会展举办城市,增加了对城市交通和通讯业的需求,促进了这些行业的发 展。在每年两届的广交会期间,来自17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10万多外商云集广州,仅

出租车的日收入就比平日激增300 万元左右。同时,会展活动的进行拉大了人们在地域空间上的距离,增加了对城市通讯服务的需求。因而,大型会展为城市基 础设施的升级提供了契机。据测算,举办世博会将会使整个上海市的基础设施整整提前十年。根据规划到2010上海机场的 年吞吐量将达到3800万人次,铁路将形成五个方向的高速铁路和七条干线,年旅客发送量达到4500万人次,对外的年 公路交通运送量也会达到4500万人次,同时还会建造650公里的覆盖市域以及长江三角洲周边城市地区相连的高速公路 网络,另外还会建设一些专门的交通路线。

  因此,大型会展对城市竞争力的提升大有裨益:一是城市的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城市通过会展的举办客观上提高会 展人才的水平,因为会展本身是实践性、操作性很强的专业。二是大型会展与城市的信息化水平。信息化水平的提高也有利于 网上展览活动的进行,实现实物展览和网上展览的同步发展和功能互补,有利地推动城市大型会展业的发展。三是大型会展与 城市的全球化水平。大型会展是对外开放达到一定水平后的产物。因此,大型会展的举办城市要有较高的对外开放性和国际化 水准。四是通过会展业的举办可以促进城市的国际化,提升城市的知名度。2010年上海世博会是世界了解中国,中国走向 世界的舞台和窗口,世博会的举办将会有将近200个国家和国际组织,和数百万的国际游客来上海参展和参观,上海的国际 化程度无疑会得到空前提高。

  广交会的功能与模式

  中国出口商品交易会,又称广交会,创办于1957年春季,每年春秋两季在广州举办,迄今已有50年历史。广交 会由50个交易团组成,有数千家资信良好、实力雄厚的外贸公司、生产企业、科研院所、外商投资独资企业、私营企业参展 。中国出口商品交易会的定位是推销中国的出口商品,是当年为了开拓中国产品在海外的市场应运而生的。

  广州交易会实行出口商品展销结合、看样成交和时间地点相对集中地开展外经贸活动的方式,符合中国国情,是扩展 中国对外经济贸易的一条重要渠道。每年两届交易会的出口成交总额在同期全国出口总额中一直占有重要的份额,特别是70 年代,交易会的出口成交总额占全国同期出口总额的41.7%。35年来,交易会累计出口成交1217亿美元,占全国同 期出口额的24.6%。

  每届交易会通过展出当时中国具有先进水平的各种出口产品(1959~1978年还展出反映中国建设成就的非成 交产品),比较全面地反映了中国生产技术、科技和经济建设成就。从第1届交易会到会客商1223人次(19个国家和地 区)发展到第99届交易会到会客商达十万人次,客商的踊跃到会,是举办交易会的一项宝贵资源。每届交易会为发展国际贸 易创造了条件。

  同时,来自世界各地的商客们带来了国际市场上的最新信息。在交易会上,有关外贸和生产企业可以广泛、直接地了 解到国际市场需求情况以及对中国商品的评价,这样有利于提高商品质量和竞争能力。同时,交易会又是全国各地新产品、新 技术荟萃和多种人才聚会的场所,因此也是内部进行经验、技术交流和相互借鉴学习的好机会。

  此外,交易会对广东省,特别是广州的旅游服务业和城市建设的发展也起到了促进作用;对国内其他地方举办的较为 小型的交易会起到了借鉴作用。

  广交会运作的主要模式是政府主导型模式。政府主导型展会的总体特征是:地方政府不惜投入巨额财政资金,直接策 划主办旨在宣传本地形象、扩大本地产业影响、带动本地产业发展的各种综合性会展并配套举办各类旅游文化活动;大多由政 府成立临时机构或组建事业单位来举办,不论盈亏,亏了财政兜底;组展大多运用行政命令手段,展位不够用行政摊派任务或 免展位费,客商不足靠部分海外“老关系”和本地群众捧场;会务组织和保障工作实行“全市总动员”;本地媒体有责任进行 宣传和推介。

  纵观广交会五十年发展历史,这种政府主导型模式有以下几方面的特点:

  首先是以政治目标与外部效益为主要目的。这在广交会的初始阶段更为突出。当时为了参加广交会,各省市政府都要 投入大量的资金。中国通过广交会这个窗口走向世界,同时也是世界的舞台。把广交会办成中国对外交流的平台,让它不仅是 推动出口的窗口,不仅是贸易成交的平台,而且还是国际经济交往的大舞台。

  其次是政府直接介入,进行垄断性经营。自1957年起至1978年,广交会是我国唯一的对外贸易窗口。至今仍 是政府机构大量直接介入广交会,直接主办、直接组织、直接补贴。

  第三是过度的政府媒体宣传。1956年商展会的目的之一在于通过展览和宣传打开对外贸易的新局面,因此设立了 展览部和宣传处。1975年至1979年春,单独设立对外宣传办公室。从1985年春季交易会再次更名为宣传办公室。 对外宣传机构的主要职责是:通过展品及图片、图表展览、接待国内外新闻单位记者,出版宣传物,拍摄电视、电影宣传片以 及举办新闻发布会等形式,宣传中国对外关系和对外经贸政策,宣传中国的建设成就。宣传机构主要由外贸部(商务部)和交 易会常设机构有关人员组成。

  政府与市场的

  “黄金分割点”在哪里

  政府在会展中的准确定位应当是会展宏观战略管理者,政府主要作用在宏观调控、优化资源配置方面。政府应加强会 展业发展的规划、指导和管理,建立与国际接轨的公平、公正、公开的竞争秩序,营造规范有序的会展业发展环境。

  首先改革和完善传统管理体制,将管理重点转移到规划、调整、服务和政策指导上,按照市场规律引导会展业有序、 健康、持续发展。

  其次是制订并完善有关的法规和制度,加强立法,尽快将展销会市场纳入法制化管理轨道。展销会市场蓬勃发展,但 现行的相关法规滞后,层次不高,使会展业的监管难以到位,严重制约了会展业的发展。行业法规是约束业内主体经济行为的 基本规范。除了尽快完善会展业地方法规,还应该完善市场准入制度,通过抬高市场“门槛”、加强年审和统计评估等有效措 施,强化办展组织资质及动态跟踪管理,实施较为严格的市场准入制度,提高会展主体的整体素质。会展相关知识产权保护问 题也应该引起充分重视,应加强这方面的立法和规范,促进会展结构优化。例如工商局等部门开展会展名称和

商标注册,明确 会展名称和商标的拥有人;法院进行会展知识产权相关问题的法律咨询和争端调解,加强展会名称的规范化管理,营造有利于 名牌会展成长的法律环境。

  在管理体制上,根据中国国情,欧洲式的政府机构监管体制比较恰当,应尽快实现真正的归口管理。全面负责如营建 会展场地、组织会议、管理展馆、经营展览等具体会展事务,代表政府吸引国内外大型办展机构主办会展或合作经营会展,主 管、支持、协助、指导城市会展走国际化、专业化、品牌化路线,按市场化要求开展各项会展业务。

  政府更要对会展业制订一系列鼓励措施和优惠政策,吸引展会组织者和参展商,直接对出国展览提供财政支持,可考 虑设立会展经济发展专项基金。实施相关财政扶持政策,并鼓励民营资本、外资进入展览业,以便引入先进理念和管理技术。 可将其列入政府财政预算,专项基金主要用于以下几个方面:支持国际性大型定期专业展览和会议的申办;会展的宣传及品牌 培育;对会展进行政策性补贴;对促进会展经济发展作出突出贡献的人员进行奖励;鼓励境外优秀会展机构落户广州推行相关 行业标准;进行会展网络等信息服务体系的建设;培养专业人才及进行理论研究等。需要注意的是,以上政策与企业资质评估 和会展统计制度要相配合。

  最后是要制订和执行行业总体发展目标和长远发展规划,要以会展经济发展为重要突破口,建设国际性的“会展名城 ”,从城市整体角度提出并执行一个长远发展规划。充分发挥会展业带动旅游业、航空业和交通运输业等行业协调发展的优势 ,制定一整套扶持、规范、协调和会展行业发展的中、长期规划。

  总的来说,政府应着力接轨国际惯例,导入自由竞争、优胜劣汰的市场机制,淡化行政干预,建立公平、公开、公正 的行业发展环境和竞争秩序。同时充分借鉴外国先进经验,通过优化配置会展资源,走专业化、市场化、品牌化、国际化、规 模化、信息化之路,充分发挥会展业对外开放的窗口功能、信息交流与技术合作的桥梁作用以及带动相关产业的倍增效应。

  (作者系广州会展产业研究所所长)

  相关专题:《决策》杂志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评论】【收藏此页】【 】 【多种方式看新闻】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