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拉奇的名字迫使人们去思索 | |||||||||
---|---|---|---|---|---|---|---|---|---|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9月27日16:05 新民周刊 | |||||||||
法拉奇的背后,站着她的读者、观众。法拉奇的心中,耸立着职业精神。法拉奇的眼里,什么东西都跟公众利益、社会公正、民主自由相关。她面前,虽然是政界要人、国家首脑,但是背后有人、心中有神、眼前方向明确,也就无所畏惧。 撰稿/杨 鹏
在常去的一个本行业网上社区,有一个“法拉奇离开了我们”的主题。我最先看到这样的回帖——“汗!还以为F1出了什么大新闻。”把法拉奇误作“法拉利”,似乎很不应该。 译名近似的法拉奇与法拉利均出自意大利,但前者并非跑车品牌,而是一名女记者。她的工作不是用骇人的速度提升人们的肾上腺素。她专注于提问和写作。如果硬要把她跟什么品牌联系在一起的话,她曾是国际新闻界的一块牌子,响当当的牌子。 如今,这个名字的显著性已经远远逊色于那个当红的跑车品牌。她已经是逝去的一个时代的记忆。是中文译名的近似,让中国年轻人把这两个意大利名字混淆。但是在20多年前,正是在中国人中,法拉奇掀起的热潮,并不亚于人们对F1的痴狂。1980年,邓小平3天之内两次接受她的采访,她尖锐、直白的提问风格更是刺激得中国新闻界又痛又快。她的自传体小说《给一个未出生孩子的信》被许多年轻人居为奇货,更有竞相传抄者。当然,感兴趣的人很快就会知道,她曾供职罗马《晚邮报》,1966年后成为自由记者,采访过基辛格、甘地、卡扎菲、霍梅尼、阿拉法特、西哈努克……她是无畏的战地记者,她被誉为“国际政治采访之母”,她被视作左翼标志性的自由民主斗士。 20多年了,法拉奇产生了更多的影响吗?她仅仅是曾经的热潮吗? 网上曾流传一组照片,是中国内地某电视台采访过程中,记者的助手举着一张纸提示受访者,上面写着受访者应该说的话:“今天下午,我们看了电视台现场直播的市政府新一届领导班子记者招待会,非常受鼓舞,非常激动人心……”照片被网友转贴了N多手。谁拍的?为什么拍?先不去管它。我把照片出示给低年级学生。他们一张张稚嫩的脸被惊讶扭曲着。我把这组照片出示给高年级学生,他们会意地笑了。他们经历过数月的实习,这种现象,恐怕并非极端。摆拍、记者兼任导演、抓来一个对摄像机敬畏有加的老实人充当政策条文的实例……绝非罕见。一经实习,大家也就明白为什么有些人接受采访时,头部、眼睛的动作不大自然——看提示呗!这种采访过程中,没有法拉奇的半点影子。法拉奇已然不是新闻界的标杆。在我们的某些地方媒体更重视发行量、收视率、借壳上市、资本运营之时,在我们某些地方媒体将新闻报道完全等同于一些官员鼓吹政绩的工具之时,我们的那位新闻专业学生把法拉奇误看作法拉利、我们的新闻界留下一组令人难堪的照片,就不足为怪了。 当然,“法拉奇”远非某种职业理念和技能的代名词,新闻界还不具备对她盖棺论定的资格。她更是一位具有国际影响的作家、思想家、政治活动家。但是,新闻业界的这种漠视,是否也存在于其他更广阔的领域?一位中国大学生走眼看错了“法拉奇”,难道不意味着某种全球范围的状况?整个世界的变化,是否在更深的层面消解着“法拉奇”的意义? 冷战结束、全球化进程加快的年代,大家在口嚼同样的麦当劳快餐之时,还有多少人会在意她固守的那些主义?“法拉奇”甚至不能像切-格瓦拉那样成为时髦T恤的装饰图案。 “9·11”爆发、全球反恐战争打响的年代,她高调复出,八万言《愤怒与自豪》中对伊斯兰世界的敌视,似乎也成为她转岗右翼阵营的一纸调令。“法拉奇”原有的左翼形象已支离破碎。 品牌营销的年代、娱乐至死的年代,“法拉奇”即使不被年轻人误看作法拉利,也有可能被错认为是好莱坞新片的主角或者什么运动饮料。 甚而至于,她手夹香烟的照片屡屡受到反烟组织的强烈抵制;就连天生的性别,也惨遭包括女权主义者在内的很多人的否定…… 最终,是自然的力量在2006年9月14日带她离去。她在知识界留下了的,是对“法拉奇”的痴迷、崇拜、误解、质疑、抗议、反感。但是,不管是哪种立场、哪种态度,正如她进行采访时咄咄逼人的提问,“法拉奇”这个名字也在迫使人们去思索——这才是“法拉奇”真正的价值。- 相关专题:新民周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