嵌在设计中的童趣 | ||
---|---|---|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9月20日17:11 新民周刊 | ||
BY 路 涌 虽然本届上海双年展没有外围展一说,但为了支持这次艺术盛会,对比窗画廊还是以一种自觉意识来参与这次探索。“对比与差异——跨越与当代艺术设计”展就是这种想法的体现。
这个展览邀请了数十位中外艺术家来设计功能性作品,他们用中国传统的手工技艺来挑战纯艺术与设计的界线,外国艺术家则尝试用对他们而言或许是陌生的中国传统工艺来完成作品。 在中国古代,艺术一般特指形而上的东西,比如琴棋书画等。当然传统文人也会参与一些工艺性的创作,最有代表性的是园林的设计,还比如家具与紫砂器,甚至设计一些扇子、瓷器、服饰及化妆术,以此来表达某个时代的感情和艺术理想。从把玩的过程中,建立传统文人的生活品位。但随着社会的变迁,特别是今天消费时代轰轰烈烈地降临,纯艺术已经遭到了冷落或曲解,它们的载体也被当作商品来狂炒,创作者的心态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可以说,在今天,已经没有纯艺术了。 画廊的主人,来自香港的林明珠小姐坦言,在中国一直不存在西方概念中的高级艺术或低级艺术的差异,因此艺术的创作从未被这些禁锢所束缚,在西方,今天的艺术家不再自己制造艺术品,他们让助手们完成自己的设计或请生产商来实现思想。而现在,设计师更趋向于不断地挑战自我,在制造的过程中捕捉新的灵感。这次展览的策划,也许真是基于这样的认识吧。 从展品看,有些作品在构思和想象力上不亚于双年展,比如海梅·海恩的《绿色的鸡》,外形与漆面的玻璃钢表达了一种天真的童趣,在摇摆的过程中,表现出小鸡的啄食过程,因而使得摇椅这种“过去式”的玩具有了动态和新意,令人会心一笑。吉吉创作的《熊猫》以大家熟悉的大熊猫为模特儿,但表现的则是人类的表情,特别是年轻一代的表情,他们对现实的不满和叛逆心理,通过这一被宠坏了的形象之变形,让人们看到了社会问题。中国艺术家邬一名是以设计另类家具而著称的,这一次,他拿出一件换位思考的桌子,桌腿是倒过来的四把椅子,极具启发性。它提出的问题是:“功能性是否限制了艺术家的表现?设计是否限制了艺术家的表现?” 马晗设计的灯具也是相当有刺激性的,他将灯罩做成人体的器官,比如现场就有一盏肺型的台灯,灯亮之后,让观众通过光与影的对比认识了自我的器官,并想到生存的重大命题。 这是一个很值得细看的展览,一个具有工艺思想的人,一定会从中获得奇妙的联想,并对设计的定义有重新的估值。在某些人陶醉于“制造大国”的今天,我们缺少的不是技术,而是艺术。这一点若不改变,我们将永远是工具和图纸的奴隶。 相关专题:新民周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