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求是》-《小康》杂志专题 > 正文

吴敬琏:外资挤民企不符合WTO精神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0月08日10:33 《小康》杂志

  温州“腾笼换鸟”,大规模引进外资的“一号工程”引起了巨大的争议。经济学家作何解读?《小康》专访了经济学家吴敬琏。

  ★采写/《小康》记者 陈建芬

  《小康》:温州是中国民营经济最发达的地方,您如何看待正在进行中的温州“一
号工程”及其影响?

  吴敬琏:这是一个很复杂的问题,需要从不同层次来分析:第一,温州需不需要招商引资;第二,如何招商引资;第三,能否平等对待外资和内资;如此等等。

  《小康》:过去中国引进外资的目的在于引入资金和先进的技术和管理。现在中国并不缺钱,温州的民营企业也已经相当发达了,还有没有必要再引进外资?

  吴敬琏:引进外资的目的,不仅在于资金、技术和管理,更重要的是提高中国市场的竞争度,在WTO规则的约束下建设法治的市场经济。温州的一位企业家说得好:“温州需要外资的冲击,来提升本土企业的管理水平和理念,实现产业结构的转化。”

  《小康》:现在温州的民营企业对于“一号工程”有很多的怨言,您认为问题出在哪里?

  吴敬琏:从我所见到的材料看,温州企业家的合理抱怨,在于温州目前采取的是政府主导的引资方式和对外资企业特别是大型外资企业的“倾斜政策”。

  在我国改革开放的早期阶段,有政府背景的国有企业占绝对优势,市场制度也完全没有建立,在这种情况下,由政府出面在特区、开发区等地区建立市场经济的小气候和给外资企业以特殊优惠是很有必要的。现在情况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政府的主要职能应当是完善自由贸易和平等竞争的市场制度,对中外企业实行普遍的国民待遇,否则就违反了政府在企业间的市场交易中应当超脱和中立的原则,也不符合WTO的精神。

  依我看,对外资进入是要欢迎的,但是这种进入不应该是政府靠各种特殊优惠强势招徕而来的。任何特权都会导致停滞和腐败,不管是内资还是外资都不会有例外。所以,我不赞成“腾笼换鸟”的提法。对于温州的民营企业,我们应当鼓励和支持它们进行产业升级,努力做强做大,而不是把本土的中小企业挤走,换成外国的大的企业。

  《小康》:促进温州现有企业的产业升级,政府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什么?

  吴敬琏:从原则上说,我们一方面需要建设一个有限的政府。政府充当全能的经济资源的配置者和介入企业的微观活动是违背市场经济的基本原则的。这既会造成资源的误配置和效率损失,也是当前腐败滋生的主要根源。另一方面,需要建设一个有效的政府。这就是说,它要有效地提供法治的市场、稳定的宏观经济环境、良好的教育体系和义务教育、基本的社会保障网络等公共产品。

  《小康》:温州的轻工产品,很多在国际市场上正遭遇价低利薄、

反倾销诉讼等问题。对此,您认为政府应作什么样的应对?

  吴敬琏:政府应该努力给企业的技术和产品升级以创新的压力、动力和能力。我国的生产要素价格和外汇

汇率,没有给出口企业以必要的压力;
知识产权
得不到有效保护的现象仍然广泛地存在,这扼杀了很多企业创新的动力;政府应当鼓励金融创新,活跃资本市场,使具有竞争优势的企业有能力实现技术创新和产品升级。同时政府还应当给企业提供市场信息和技术信息。日本和台湾就有相应的政府机构——“能率中心”、“竞争力中心”等来做这样的事情。

  相关专题:《求是》-《小康》杂志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评论】【收藏此页】【 】 【多种方式看新闻】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