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2006第二届中国全面小康论坛专题 > 正文

十大关键词之四:基础设施 新农村不可缺少基石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0月22日15:49 小康杂志

  当前,农村基础设施薄弱的现状,总体表现为建设的力度严重滞后于经济社会发展的速度,底子较薄,投入不足,而且相当一部分地方基础设施特别是交通、电力、通迅和农田水利基础设施总量和规模较小、水平较低,基本设施及配套功能陈旧、老化、落后甚至失效的问题比较明显,等级化、现代化、综合化、系统化程度较低,抗御大灾大害的能力和对经济发展的承载力较弱。鉴于此,基础设施建设就成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一项基础工程。

  以重庆为例,虽然近年来政府部门加大了对农业基础设施的建设力度,但是,由于历史和现实的多种原因,农业基础设施还比较落后和脆弱。现有的水利工程年久失修,不少区县农村仍在种“望天田”。据初步统计,现有水库中约占70%的水库存在病险隐患,65%的提灌设备陈旧老化,大部分渠道有渗漏,输出效率低,有效灌溉面积仅占耕面积的50%左右,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另外,重庆市农业机械化水平低,新机具新技术推广滞后,全市耕地机械化水平不到18%,机械播种、收割还处于起步阶段;因投入不足,不少超期服役的机具更新困难;新机具研究开发相对滞后,因一家一户和受地形地貌限制,推广十分困难。

  同时,重庆实行土地经营承包责任制后,对农业综合开发重视不够。并且部分农村交通发展滞后,乡村公路等级低。而对农业基础设施建设认识不到位,措施不力,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和制约了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

  重庆农村基础设施的现状是中国农村基础设施现状的缩影。在占全国总人口6 0%以上、户数占全国三分之二的农村地区,与生活有关的基础设施仍然十分落后,电网老旧、电压不稳、电价高昂,有一半的农户没有自来水,大大限制了农村地区对现代消费品的需求。

  农村基本建设,首先要把农田基础设施与其他产业基础设施建设相结合起来。比如农业和农村其他产业间生产项目紧密结合,可以相互利用原材料、生产加工废料等,可以循环利用水源、热源等,可以统一购买原材料和集散产品等,可以集中化粪、处理污水和垃圾等。这些生产项目和环节的配套进行,很有利于

农业产业化经营和发展农村循环经济,会大大提高农村整体经济效率。

  其次,农村居民生活及公共设施建设要与农村产业基础设施建设相结合,这不仅会大大提高农民的现代生活质量,而且也会大大提高各种物料运转的便捷程度,提高各种原材料、废料及

能源的综合处理和利用的效率。这些会无形中提高整个农村经济的运行效率。而且,农村居民的社会生活联系也会因此而更为紧密,知识、科技、信息、情感等方面的互动程度会更高,这会大大促进农村社区组织、民主政治、精神文明、专业合作组织等方面的建设与发展。

  另外,要促进城乡基础设施对接。一方面靠农民自力更生和国家帮助来加强农村本身的基础设施建设;另一方面,靠城市和国家公共基础设施向农村的不断延伸和覆盖。城乡基础设施连接、配套,会大大促进城乡经济、技术、文化和市场交流,会极大消除城乡二元社会差距,有利于促进城乡协调发展,有利于广大农民群众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  (陶勇整理)

  《小康》杂志

  2006.10

  相关专题:2006第二届中国全面小康论坛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评论】【收藏此页】【 】 【多种方式看新闻】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