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李希光:恐惧来自病毒还是媒体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0月27日17:22 新浪文化

  作者:李希光

  内容摘要 这项研究的目的是帮助新闻工作者更科学地把非典这类影响公共健康的重大疾病报道给公众,增加公众对公共健康问题的理解。观察中外媒体的非典报道,特别是西方媒体的报道,我们发现其缺陷是选题、角度、信源等诸方面的不完整。非典报道忽略的不仅仅是科学本身,更多的是一个平衡问题。报道的结果使公众过分关注政治问题,而忽视了更
为严重的公共健康实际面临的问题。特别是当记者政治化非典报道时,读者应该看清楚记者在报道这个问题的语境、框架和记者个人的意识形态和价值观和政治立场,代表的利益集团。

  “首先,让我重申我坚定的信念,那就是,我们唯一要恐惧的东西是恐惧本身——那是一种难以名状的、未加思量的、未经证实的恐怖,这种恐怖使我们为转危为安、转败为胜做的种种努力陷于瘫痪。”

  这句话出自1933年美国总统罗斯福在他的就职演讲词。当时,美国处在经济大萧条时期,全国处在极度恐慌的状态。从那以后,“恐惧是恐惧本身“这句话成了美国家喻户晓的名言。今天,如果在www. google.com 输入“Fear is fear itself”会出现286万个搜索结果。

  今年正逢罗斯福这句名言问世70年,不幸的是另一个国家陷入了另外一场恐慌中 ------ 这是一场一种特殊病毒带来的社会恐慌,这种病毒比非典病毒传播速度快许多倍、比非典的感染力强许多倍、比非典的破坏力大许多倍,这是一种什么样的病毒呢?媒体病毒。

  非典成了911、阿富汗战争和伊拉克战争后最大的新闻事件。中央电视台新开播的24小时新闻频道,更准确地应该被称为“非典频道”。美国发动的伊拉克战争,随军的记者脑袋上戴的防毒面具看来用在非典的报道上更为合适 。2003年5月的第一周,全世界主要媒体的封面报道都是“口罩”。在www.google.com上打入Sars这个字,会出现60万条搜索结果。

  媒体是一把双刃剑,为了公众的知情权,它可以一夜之间让全世界的人知晓一条重要的信息。这种全球的舆论压力可以迫使当局采取行动,如中国在世界卫生组织的压力下,对于非典采取的各种行动和措施。但是,今天,媒体通过非典人对公共健康的恐惧推向了前所未有的高度,现代媒体技术对病毒危险的扭曲型放大致使恐惧本身成了公共健康中的另一种公害。

  诺贝尔医学奖获得者DAVID BALTIMORE在《华尔街日报》上撰文指出,“我们在经历一场令人恐怖的与非典有关的公共健康危机,这是一场由媒体传播开来的恐怖” “新媒体技术正在加速公众对于病毒的焦虑情绪,这种对病毒的焦虑情绪增长的速度超过新医学技术对付病毒的速度。”互联网、电子邮件、手机短信、卫星不仅带来了新闻报道的饱和状态,更带来了大量的无科学根据和无事实根据的宣传。一夜之间,恐惧和希望的信息同时出现在新媒体上,新生婴儿发现绿豆汤治疗非典、哑巴发现鞭炮防非典的故事。同时,各种日用品贴上了增强免疫力的新标签。人们记忆犹新的是,北京爆发非典伊始,全城1000多万人,人人喝汤药。

  究竟是什么东西引起非典恐慌(Z)的? 是非典(X)本身?是媒体上戴口罩的人(Y)?恐慌究竟来自哪里? X导致Z? 还是Y导致Z? X、Y与Z之间究竟有没有一个因果关系?非典时期的媒体在向公众是出售科学还是恐惧?

  观察点一:符号学

  2003年5月的头两个星期的中国、美国和英国的主要新闻周刊的封面或是是头戴口罩或面具的人、或是显微镜下蠕动的非典病毒、或是破损的人肺。北京的《了望》、北京的《新闻周刊》、上海的《新民周刊》、北京的《财经》、香港的《经济导报》都是使用戴口罩的人作为封面。除北京的《新闻周刊》外,中国新闻期刊的新闻报道与西方媒体的差异在于,中国各大封面画面突出中国各种人群团结一心与非典勇敢搏斗的精神面貌。《新闻周刊》、《美国新闻与世界报道》、英国《经济学家》和中国的《商务周刊》封面上都是凸显一个人面戴口罩瞪着恐惧的和不知所措的眼睛:

  5月5日《美国新闻与世界报道》使用的是文中被采访者----一个加拿大传染病医生戴口罩的照片;

  5月5日的美国《新闻周刊》使用的封面模特都是西方人,意味着西方人对非典的态度和恐惧,尽管北美和欧洲并没有多少人染上这个疾病 ;

  5月12日美国《新闻周刊》封面是青苔色的蠕动的病毒,配发的文字是《萨斯危险的未来:中国政治的散落、对发展中世界的威胁》;

  5月2日的英国《经济学家》是唯一使用中国人做封面的, 给毛泽东的脸上罩上了一个大口罩,显然这个杂志的封面是经过数码技术处理的。封面文章的大晏馐恰度共《荆夯岢晌泄那卸当蠢稹罚恼轮缚卣獬〖膊〉牧餍杏胫泄沃贫扔泄兀?BR> 5月5日的美国《时代》周刊封面是一面完整的鲜艳的五星红旗,红旗上凸显一个感染了非典的人肺部阴影,封面文章的大标题是《萨斯国家:这个传染病正在改变中国》;

  (4月10日《远东经济评论》封面上是一张非典病毒侵蚀人体细胞的黑白大照片,看上去肮脏、恶心。封面的文子大标题是《中国病毒》。其隐含议程显而易见)。

  这是继911后,中西方新闻期刊在封面设计上再一次变得如此一致,在想象力上如此单调。在911的报道中,正在坍塌的世贸大厦占居了那个星期几乎所有新闻期刊的封面。而2003年5月的这个星期,好象是谁的一声令下,手术室用的口罩已经成了非典的图像符号。与口罩作封面唯一可比的期刊封面设计是1942年7月美国独立日这天300家报纸采用美国国旗作封面。

  在新闻报道上因此千篇一律, 千人一面,甚至千口一声, 是一种巧合?或者媒体在如何形象化地报道非典已经失去了想象力?事实上,这即不是某种巧合,媒体也没有失去想象力。我们在阅读这些媒体视觉化面时,如果运用媒体研究中的某些理论,会发现其中的内涵或隐含意义 。

  由于宗教、文化、民族、国籍等方面的差异,同一条新闻或画面常常会在不同的读者或电视观众中产生不同的效果,传播者发出的信息与受众接受和最终感知的或理解的信息常常是两码事。媒体研究发现 ,造成这种对新闻接受和理解的差异是由构成新闻的文字和符号的外延和内涵所造成的。所为外延指的是文字或符号的本义。比如,“红"这个字的本义指色谱仪上的某段,有别于其它颜色,如蓝色、粉红色等等。但是,“红”字的内涵是与这个字在受众脑海里产生的联想有关,这种联想与受众的个人价值观、个人生活经历、教育经历、所处的文化环境等有密切关系。在西方文化中,一些人会把红色与暴力、凶残、共产主义赤色分子、张着血盆大口的恶龙等联系起来。而中国人更多地是把红色与喜庆、吉利、革命先烈、国旗等联系起来。再如,天安门、五星红旗和毛泽东今天已经成为世界观察中国的象征符号,其象征意义与受众接触的媒体有着直接的关系。一个每天花大量事件看新闻或谈话节目的人,电视报道的新闻成了他认定的现实世界、谈话节目的话题成了他认定的社会重要话题。 如果媒体调查发现,在西方受众的记忆里,天安门、五星红旗或毛泽东画像在美国或西方主流媒体上出现时,每次都出现在一个阴暗、负面、压抑的语境中,那么,以后,读者从报纸上再看到天安门、五星红旗和毛泽东画像,联想到得必然是黑暗的和压抑的一面。天安门、五星红旗和毛泽东在西方媒体上已经演变成了一张脸谱。所谓脸谱化形象是受众在脑海里再现现实世界时,出现的简单化形象或画面。比如,大部分美国人一想到中国,就会想到那是一个共产党国家,一想到共产党,就想到美国电影、电视、报刊杂志和学校课本上出现的“共产党魔王“,如斯大林、毛泽东、大跃进、文革、反右;一想到中国政府,就想到89天安门,一个黑白分明的凝固的天安门画面成了社会和经济转型期中国复杂社会环境的代表。媒体的脸谱化虽然是把复杂的世界简单化、灰色的中国黑白分明化,但是,对于被动的、“弱智的“大众媒体受众却是十分有效的。

  从全球传播角度看,因为各种受众群体对其有不同的解读,这些象征符号本身的意义是模糊的,而且不同的媒体生产者在使用这些符号时,用意也大不相同。受众和使用者对这些象征符号的不同理解取决于他们所在社区的社会与文化共识。例如,天安门、五星红旗和毛泽东画像在大多数中国人心目中的联想更多的是光明的一面。为了防止这种象征符号多义现象的产生,媒体的制造者们需要在图片旁加文字说明以限定画面的意义。例如,英国《经济学家》在封面毛泽东像旁大字写道《萨斯病毒:会成为中国的切尔诺贝利吗》。美国《时代》周刊在鲜艳的五星红旗下醒目地写道《萨斯国家:这个传染病正在改变中国》。

  当然,有一些符号在全球范围内,即使在各种不同的社会和文化圈内一般也不会产生多义现象。比如,显微镜下病毒侵袭细胞的画面,令全世界大多数读者和正常人感到的是一种腐朽、颓废、堕落、肮脏、死亡和厌恶的气息。如4月10日《远东经济评论》封面上是一张非典病毒侵蚀人体细胞的黑白大照片,看上去肮脏、恶心。封面的文子大标题是《中国病毒》。其隐含议程显而易见。

  由于媒体的出口越来越多,争夺眼球的竞争越来越激烈,受众接受新闻的过程包括下面几步:1) 选择性关注;2)选择性感知;3) 选择性记忆。读者在报纸上获得新闻是一种偶然的和突发的行为,但是最终读者是根据自己的选择决定关注什么样的新闻报道。由于人们不可能在大众媒介环境中读到、听到和看到所有的东西,人们只是选择那些对他们有兴趣或有帮助的信息;由于人们不可能记住一切事情,人们只记住那些对他们重要的信息。人们经过选择保留下来的记忆是很容易被扭曲的。人们最后“记忆下来的或下意识修改后的记忆是那些强化我们的信仰和态度或消除认知杂音的事件或事实。“ 因此,美国和西方媒体在中国非典的选题和报道中,常常是泛意识形态,一切从政治出发。如,总喜欢在报道中加那些意识形态符号。全世界大多数读者观中在看了全球媒体的中国非典报道后,最后保留在国际公众记忆中的故事是:非典源自共产党体制。例如:5月5日-5月9日这五天西方媒体的中国非典报道选题:

  风起云涌的工人抗议活动令中国领导人不安(加拿大《环球邮报》5月12日)

  两名工运领袖在中国遭到监禁宣判(《纽约时报》5月10日)

  SARS危机迫使中国进一步开放(《洛杉机时报》5月9日)

  SARS冲击中国农村(《芝加哥论坛报》5月9日)

  北京部分地区解除隔离,但传染仍在扩散(《纽约时报》5月9日)

  中国抗议者领袖被投入监狱(英国BBC,5月9日)

  中国试图遏止经济下滑,忧虑仍在持续(《华盛顿邮报》5月9日)

  中国对宠物施行安乐死(美联社,5月8日)

  北京为阻SARS谣言传播逮捕4人(《今日美国》5月8日)

  WHO调查SARS在中国农村的传播情况(《华盛顿邮报》5月8日)

  官员无视规定致使更多地区被隔离(《华盛顿邮报》5月7日)

  更多潜艇事件的细节业经披露(《华盛顿邮报》5月7日)

  上海官员公布更多SARS病例(《洛杉机时报》5月7日)

  流查队街道巡逻搜寻SARS病毒携带者(《今日美国》5月7日)

  WHO警告:SARS仍在中国流行(加拿大《多伦多星报》5月7日)

  SARS流行,中国对宠物恐慌(《巴尔地摩太阳报》,5月6日)

  SARS挑战中国共产党体制(美联社,5月6日)

  数百人对SARS危机的处理表示抗议(美联社,5月6日)

  对SARS的恐惧已转为暴力(《今日美国》5月6日)

  SARS燃起中国骚动--(UK,5月6日)

  危机当头,中国推出了熟悉的面孔(《华盛顿邮报》,5月6日)

  中国解雇部分官员(路透社,5月6日)

  面对SARS中国农民开始骚乱,WHO重申警告(路透社,5月5日)

  对SARS的愤怒影响中国政治健康(《芝加哥论坛报》,5月5日)

  中国村民反对SARS隔离发生骚乱(路透社,5月5日)

  在中国,暴力并SARS一起传播(英国《卫报》5月5日)

  为防SARS北京关闭水库(英国BBC,5月5日)

  中国农民在隔离中心袭击官员(法新社,5月5日)

  SARS肆虐中国,数千人被隔离(法新社,5月5日)

  村民因SARS袭击中国政府机关(美联社,5月5日)

  疾病迅速传播:令人心寒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评论】【收藏此页】【 】 【多种方式看新闻】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