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大贡献企业当选单位材料--东达蒙古王 | |||||||||
---|---|---|---|---|---|---|---|---|---|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0月28日15:01 小康杂志 | |||||||||
8、申报单位:东达蒙古王集团有限公司 申报理由: 赵永亮1993年创建东达羊绒制品有限公司,1996年组建东达蒙古王羊绒集团有限公司。公司总资产11亿元,净资产7.5亿元,员工4600余名。东达蒙古王集团在福源泉生态基地投
通过对沙产业、草产业组合形成的产业链条,东大蒙古王集团走出一条“沙漠增绿、资源增值、农牧民增收、企业增效”带动农民奔向小康的道路。1996年,达拉特旗发生了百年不遇的凌灾和里氏6. 4级大地震,东达蒙古王集团捐资为灾后无家可归的群众盖起了40户、86间房子的东达新村,让208名群众搬入新居。 经验介绍: 让农民增收,使沙漠增绿 投资大型生态移民村 2005年10月,东达蒙古王集团投资3000万元兴建的大型生态移民村在达拉特旗破土动工。这是内蒙古自治区第一个由民营企业投巨资实施产业扶贫而建设的大型生态移民村,移民范围涉及到盐店村以南几十平方公里内的1000户农民,那里生态环境极其恶劣,水资源十分匮乏,农民靠天吃饭,广种薄收,主要靠国家退耕还草、退耕还林给予的补贴维持生计。 为从根本上解决当地老百姓的脱贫问题,东达蒙古王集团最终决定走一条“无土移民”、“产业扶贫”的“生态移民”新道路。该项目将结合移民村附近的二川综合治理,解决移民村的生产、生活用水,依托东达蒙古王集团的产业链条优势和公路网络优势,发展马路经济、循环经济和绿色沙产业、种植养殖业,移民迁出区内120万亩荒地依靠自然修复恢复植被,实现植被增绿,农民致富,企业增效,国家减压的目的。 东达蒙古王集团准备用三年的时间分阶段、有步骤完成1000户农民的搬迁工程,2005年年底前,实现水电到村和部分服务设施配套,为首期入住的50户移民创造生产和生活条件,移民入住后,主要在规划的养殖区和服务区内从事养殖和餐饮等服务;2006年新村新增移民达到300户,新村建设初具规模,常住及流动人口达到2000人,三产服务业、种植、养殖业基本形成;2007年完成剩余移民的搬迁工作,在巩固和发展原有产业的基础,将集团羊绒、造纸产业延伸至新村,通过设办工厂解决入住移民的安置问题。 捐助公益事业2000多万元 多年来,东达蒙古王集团积极赞助社会公益事业,1994、1995先后捐资修建了两所希望小学。1996年,达拉特旗发生了百年不遇的凌灾和里氏6. 4级大地震,赵永亮捐资为灾后无家可归的群众盖起了40户、86间房子的东达新村,让208名群众搬入新居。据不完全统计,自1996年以来,东达蒙古王集团不断加大对公益事业的投入,累计向社会公益事业捐款2000多万元。 在一步一步地投身社会公益事业之后,东达蒙古王集团深知“受之以鱼,不若受之以渔的道理”。于是在多次实践后,最终做出了这种把农牧民融入沙漠增绿、沙柳增值、农牧民增收、企业增效、地方增税,种、养、加、牧、工、商一体化的产业链之中的战略。 斥巨资改善生态环境 内蒙古东达蒙古王集团被誉为内蒙古民营企业“第一强”,也是斥巨资进军库布齐沙漠改善生态环境的“领头羊”。 内蒙古的优势产业就是钱学森院士在给内蒙古沙产业、草产业协会成立大会贺信中所说的“沙产业、草产业”,这是内蒙古新的经济增长点。生态建设不能以绿色画句号。治理沙漠,生态建设是手段,发展绿色产业、向市场要效益才是目的。东达蒙古王集团搞库布齐沙漠沙柳综合利用产业化工程,共包括3项建设内容:一是投资21亿元,建设年产50万吨沙柳制浆配抄挂面箱板纸项目(首期工程10万吨,投资4.7亿元);二是投资3亿元,在库布齐沙漠内建设沙柳种植基地20万亩,10年建成;三是投资1亿元,建设舍饲15万只白绒山羊的养殖基地,5年达到设计能力。项目的终极目的就是,要把绿色植被的建设尽快组合成沙产业、草产业的链条,实现“沙漠增绿、资源增值、农牧民增收、企业增效帮助群众奔小康上富裕路”。 在库布齐沙漠的治理中,东达蒙古王集团依靠经济杠杆实现了生态环境和经济效益的高度统一。每年洪水从库布齐沙漠向黄河输沙就达1.6亿吨,曾经造成黄河断流改道、包钢断水停产。他们在库布齐选择耐旱的乡土树沙柳为治理沙害,防风固沙护堤保护黄河母亲河的先锋树。沙柳每3年必须平茬一次,“平茬复壮”下来的沙柳,可以用来造高档挂面箱纸板,不污染环境,拉起了产业链条。东达蒙古王集团在福源泉生态基地投入3000万元,建立沙柳示范区5万亩,已带动周边300多户农户种植沙柳,使项目区沙柳面积达到70多万亩。 东达蒙古王集团为发展和振兴内蒙古的优势产业和特色经济,在进军库布齐沙漠,改善生态环境中充当着披荆斩棘的“领头羊”的角色。 推选理由: 内蒙古东达蒙古王集团斥巨资进军库布齐沙漠改善生态环境,将林、草、沙三业集合起来,开创我国西北沙区21世纪大农业,达到沙漠增绿,农牧民增收,企业增效的良性循环。 内蒙古地处边疆,地方财政十分困难,因此急需广泛吸纳社会资金开展扶贫移民项目。东达蒙古王集团致富不忘回报社会,实施的生态移民工程,为企业进入公共领域、参与扶贫开发提供了有益的探索。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背景下,他们所进行生态村移民尝试,开拓了一条新农村建设的可持续之路。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相关专题:2006第二届中国全面小康论坛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