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新立:缩小区域差距是全面小康建设重点和难点 | |||||||||
---|---|---|---|---|---|---|---|---|---|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0月30日16:45 小康杂志 | |||||||||
以“全面小康与新农村建设”为主题的“2006第二届中国全面小康论坛”,10月28日-29日在北京举办。以下为中央政策研究室副主任发言实录: 精彩言论: 2005年,西部地区农村全面小康的实现程度首次出现正值,为1.3%,标志着西部地
推进农村全面小康建设的任务仍然十分艰巨,必须采取措施,加快建设进度,以保证到2020年能够实现农村的全面小康。一是要加快促进农民增收,这是进一步推进农村全面小康的首要任务。尽管我们看到在促进农民增收盲从已经做了大量的工作,但是农民增收的基础还很不稳固,增收的长效机制并没有完全建立起来。 近两年,农民的收入增长较快,主要是取消农业税和实施补贴等政策性因素作用的结果,今后这些政策性的因素将成为固定的常量,主要为农民收入的存量,而不会成为增量的促进因素。要在稳定现有增收因素的基础上,开拓农民增收的新领域和新空间,加大农业结构的调整力度,充分挖掘农业和农村内部的增收潜力,加大工业反哺农业和城市带动农村的力度,是工业化和城镇化较多地惠及农民,加快农村抚育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较快地增长农民的劳务性收入。 从今后看,劳务性收入将是农民增收的主渠道,目前农民工月工资主要集中在500元—800元中间,800元以下的占70%以上,这种状况非非常不利于维护农民的利益和促进农民的增收,要切实采取有效措施,下决心尽快改变农民工工资过低的状况,要增加企业利润中劳动分配所占的比重,现在劳动分配占的比重在企业的成本里面是下降的。要改善农民工外出就业的环境,实行城乡劳动的平等就业和平等薪酬制度,把外出务工真正培育成为拉动农民增收的主要途径。 二是要加快发展农村社会事业,社会事业是农村全面小康建设的重要内容,必须加快发展。 第一,要大力发展农村教育,要把要义务教育作为提高农村人口素质的主要途径,以落实教育经费保障制度为重点,推进农村义务教育的改革,建立完善政府投入办学,各级责任明确,财政分级负担,经费稳定增长,管理为主的农村义务教育体制,加快农村一氧化物的发展,重点解决好中低收入的家庭以及贫困家庭儿童入学和问题九年义务教育的问题,切实保障农村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加强农村的职业教育和培训,大规模地开展农民职业教育的培训活动,提高农民的科学素质。 第二,要大力发展农村医疗卫生事业,以新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为基础,建立农村医疗救助制度,优化农村医疗卫生体系,提高农村卫生服务质量,切实保证农民能够看得上病和看得起病。 第三,要大力发展农村文化事业,加大实施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的力度,采取多种技术手段大力推进广播电视进村入户,加强农村文化设施建设,发展县、乡镇、村文化设施和文化活动场所,构建农村公共文化服务网络,加大文化资源向农村的倾斜,增加为农村服务的资源总量,丰富农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 第四,要大力发展农村社会保障事业。在重点做好最低生活保障和养老保障的基础上,逐步增加农村社会保障项目,扩大农村社会保障资金的筹集渠道,加大公共财政对农村社会保障建设的支持力度,促进农村社会保障覆盖面的不断扩大和保障水平的不断提高。 三是要加强农村条件和环境建设。良好的生产生活条件和环境是农村全面小康的重要标志,要进一步加强农村的生产生活条件和条件建设,从根本上改变农村面面貌。要把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建设的重点从城市转移到农村。首先要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重点建设好以农民生产生活关系密切的县乡公路、乡村道路、农田水利,农村饮水,农村能源、农村电信设施。其次要加强农村社区规划和公共环境卫生建设,把农村社区规划和公共环境卫生建设纳入城乡建设统一规划,加强村庄布局及水电路等总体规划,加强对农户建放的指导和引导,加强以公共为僧重点的村庄建设,集中搞好垃圾污水等处理。第三要加强农村资源和环境保护,以耕地和基本农田保护为重点,节约和集约地是使用土地,加大工业企业和城镇有害物的排放力度,从源头上防止农村环境污染,要逐步把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和环境建设纳入公共财政支持的范围,形成稳定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和环境建设的投资机制。 四是要加快区域间的协调发展。国家要进一步加强对中西部尤其是西部地区的农村发展的支持,通过加大转移支付,增加项目投资和鼓励引导东部地区支援西部等措施,改善西部地区的农村发展条件,增强西部地区的发展活力和能力。切实加强西部地区农村全面小康建设的步伐,促进差距的逐步缩小,实现区域的和共同富裕。 相关专题:2006第二届中国全面小康论坛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