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意如:诗心如幔 | |||||||||
---|---|---|---|---|---|---|---|---|---|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1月13日18:50 新世纪周刊 | |||||||||
-张晓黎 古诗词在现代生活出现的位置,大多在两个刻度:一个高海拔,一个零海拔。 高处的是学问家引经据典的著作。等按数字顺序把各条注解都参考钻研一遍,品诗的兴致也淡了一半。曲高和寡,高处不胜寒。
低处的是“唐宋诗词三百首”一类,家家都有,从小即读,摇头晃脑,滚瓜烂熟。但时间一长,几乎能忘个干净。 当然,这也是一种借口,掩饰和诗歌的无缘。 安意如算是诗词歌赋的知音,那些古诗词在她笔下有了字字珠玑的容颜。三本书,这个小女子几乎横跨整个诗歌史迹,从最早的诗歌总集《诗经》到清代独步一方的纳兰容若。她所拥有的洞穿能力是惊人的。 当然,写出这些旖旎文字之前,是非得耗费大大的工夫埋头钻研那些高低学问的。但在她这样的“小小”年纪,苦功之外,必有独特性情才能出挑。 《人生若只如初见》里有一段隐约提到:翁美玲1984年自杀,用陆游的词“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作遗言。感慨美人清嘉的同时,安意如顺便说出那年自己还没出生。算下来,今年她也不过二十出头。而她所背靠的成长年代,正和古典文学渐行渐远。所以,她也算是个异数,和那些古灵魂有那么点通灵的意思。 凭一颗诗心,喂养了一双慧眼,能看到发生在那些古诗词背后的故事,这才是安意如的本事。 这颗诗心,安意如自己已经做了注解:因为懂得可以循借着文字,慢慢找到内心需索的光亮,很多事情就可以从容不迫地理解。 安意如放下了钻研的态度,松弛地平伏在诗词的海面上,任它荡漾,心向往之,而游弋之。 因为先有内心的定数和索求,她才没有沉迷字词本身,而总能保持静观的姿态,在用情倾吐之外客观地评判。比如她评价纳兰容若情思虽美,却是作茧自缚之人。可见她的冷冽平静。 平静的人,懂得平易所以动人的道理。平易动人恰恰是安意如解读古诗词的最大法宝。那些只言片语的短句注解往往只告知一段形态干枯的历史,仿若纸人。安意如对他们吹口气,纸人就有了魂,成为温润的影像,动起来。 她也不局限于所谓正确的历史,而把正史和野史捏合起来,添上场景、风物、服装、演员和对话。每一首精简好词都被她改编成了一部影剧,把古往今来多少痴男怨女、悲欢离合的故事演绎了一番。在写金朝词人元好问时,借着“问莲根,有丝多少,莲心知为谁苦?”的诗句,她就导演了一幕荷塘知音的小剧:夏日清晨,元好问散步到荷塘,听一个老人讲了莲塘并蒂花的故事。随即写下诗词,老人句句在心,唱将起来。有情有景,元好问和老人一问一答,心领神会。 于是,那几句词:“天已许,甚不教,白头生死鸳鸯浦?”缥缥缈缈,穿越百年,入了心坎。 在这方面,她是一个出色的编剧和导演。轻轻道来一番故事,便拨开漫长历史的零落,把那些好词的美丽哀愁奉上,让人心底也有了些潋滟坦白,诗情诗境。 这就是安意如的力量。四两拨千斤。 安意如的诗心如一道帷幔,轻裹她和远古的岁月,让她敏思而清冷,任诗词歌赋美色一片,却能与它相随而行,如红尘知己,岁月久长,渐渐相濡以沫,自由来去。 安意如,以古典诗词研读见长的80后作家,2003年下半年开始用网名如冰恋枫混迹于新浪金庸客栈,后开始接触剧本,并应书商之约写第一部长篇小说《要定你,言承旭》。2005年出版《看张·爱玲画语》,获得好评。其后开始写作诗词评赏“漫漫古典情”系列,已经完成《人生若只如初见》(古典诗词统赏),《当时只道是寻常》(纳兰词评)。即将完成关于诗经的评赏。目前旅居云南。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