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观察与思考专题 > 正文

沉甸甸的谷穗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1月17日17:14 观察与思考

  叶文玲和她的长篇小说《三生爱》

  -郑晓林

  最近由上海文艺出版社出版的长篇小说《三生爱》,是叶文玲在2003年完成初稿后,历经三年精心修改的一部重 要作品。小说讲述了一个三代女人的奇异故事:上个世纪二
、三十年代,美丽的少女女若女若,跟着一个海盗私奔,在异国他 乡的颠沛流离中改写了自己的命运;她的女儿婧婧,在“文革”中历尽挫折,被流放到内蒙古草原;而婧婧的女儿,也就是女 若女若的外孙女茫茫,在物质横流和欲望纷争的当代社会,陷入人生的迷乱而无法自拔。由祖孙三代女性苦难的人生遭际联袂 的图画,展示了近一个世纪来中国女性曲折而独特的命运。

  这部中国作协重点扶持的长篇小说,叶文玲原先用的书名是《无桅船》,现在改为《三生爱》,中间还有一个有趣的 插曲。10多年前,叶文玲的长篇小说《无梦谷》出版后,她就计划以一个系列来进行新的长篇创作。这部长篇原来用《无桅 船》这个书名,除了延续其中的一个“无”字外,叶文玲还有自己的深意。借书中主人公之口,比喻中国女性的一种生存状态 :女是“船”,男人则是“船上的桅杆”,“船”,何以“无桅”,则大有文章。这部小说完成后,出版社觉得《无桅船》这 书名太典雅,建议她取个既能被大众接受,又切合小说内容的书名。她想了很久终于想出了新的书名—《三生爱》。这书名既 典雅又大众,而且最重要的是,“三生爱”还包含了多重含义:三生之爱,三代人的爱,也切合“‘三生石’上订誓盟”这一 古老的爱情传说,同时又有着过去、现在和未来时空上的生命象征意义。“三生爱”把小说中三个主要女性外婆女若女若、母 亲婧婧、女儿茫茫三代人的悲情命运和至死追求爱情都包含在里面,“无桅之船”的意思也体现其中。

  作为一个有着强烈创作个性的作家,叶文玲以其大气如虹的创作主旨,关注中国女性的命运。中国社会自古至今,男 性总是社会和家庭的支配者和强权者。每当人类的灾难—战争或动乱发生之时,却总是女性最先宿命般地遭受深重的创伤。在 她们或长或短的一生中,总是联系着更为深广的社会变迁,蕴藏着更为丰富的历史内涵。叶文玲以如火的热情和深广的忧愤, 对《三生爱》中三代女人的命运倾注了深切的同情。这三个不同时代女性的遭遇,说明了不管是多么出色的女性,在男性强权 没有消失的情况下,都不可能通过自身的另一半—男人,来提高女人的地位。这一点,在《三生爱》中的外婆女若女若、母亲 婧婧的命运遭遇上体现得十分强烈。但她们又不只是命运的逆来顺受者,可以这么说,对于这“船上的桅杆”,她们不是一味 地等待,而是一直在努力寻找自己“船上的桅杆”。外婆女若女若生活在上世纪二三十年代,婚姻都遵循父母之命,女孩子无 法自己选择爱情。而女若女若偏偏选择了那个在海湾里出没无定的“绿壳”(海盗),为此,女若女若受尽了歧视和屈辱,但 她却毫不畏惧,最后与自己心爱的人漂泊到异国他乡,却无怨无悔。母亲婧婧在文革的动荡岁月中,遭到突如其来的凌辱,她 毅然选择与那些凌辱者同归于尽。到了第三代的茫茫,成长在80年代,此时,国门初开,为了寻找真爱,事业上有所成功的 她奔走于世界各地,在充满欲望的物质社会里,在虚情假意的骗局中,她没有得到理想的真爱,但她终于渐渐从幼稚走向成熟 和坚强,茫茫已清醒地意识到女人必须要成为自己生命中的“船上的桅杆”,才能真正地活出自我。所以也可以说,女性的奋 斗在茫茫的身上,已经体现为一种更大程度的自觉。

  叶文玲这部长篇小说的初稿完成于异国他乡、也是女主人公最后的归宿地夏威夷,感受更加深切,思考更加冷静,同 时又有很多新的触发。和她以前的作品相较,《三生爱》的视野更开阔,艺术表现手法也更自如,多角度而富有变化。对在海 外生活的茫茫的描写也更真切,更有新鲜感。这一切,对于已经创作过多部长篇的叶文玲来说,是一种尝试,也是一个突破。

  小说之外,叶文玲多年来又一直致力于散文的写作。今年她又有三部散文新作问世。《写意浙江》是率真而又充满激 情的叶文玲,对故乡山水、故乡人情的倾情抒怀。

  而另一本也由时代文艺出版社出版的《六十年的原声带—我的人生笔记》,则是叶文玲对自己60多年丰富人生阅历 的回味、随想和再体验,既有生命活力的激情抒发,又有人生磨难的经验和智慧。还有一本散文《躬仰集》,则是她担任政协 委员多年的随笔。叶文玲在河南时就担任全国政协委员,回到浙江后连任第七、八届全国政协委员,第九届任全国

人大代表、 主席团成员,第十届又复任全国政协委员,多届全国政协委员的经历,在叶文玲笔下,自然也能让喜欢她和她的作品的读者, 更全面地认识这位女作家,从中得窥许多政协委员的风貌。 -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评论】【收藏此页】【 】 【多种方式看新闻】 【rss订阅】【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