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亚经贸新闻:老师双目失明学生汇款万元救助 | |||||||||
---|---|---|---|---|---|---|---|---|---|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2月05日16:53 东亚经贸新闻 | |||||||||
东亚经贸新闻 老师为学生累到双目失明 病重时学生汇万元巨款 他 名牌大学毕业主动支教 冯志远1949年考入东北师范大学中文系,毕业后被分配到了上海市男子中学,1958年,响应国家号召,自愿到宁夏回族自治区任教
他 与妻长年分居一心向学 即使儿子生病也不回家,吃在学生食堂,住在学生宿舍,双目失明后就凭记忆给学生讲课,直到患脑血栓无法自理 他 生活清苦却从来不抱怨 脏得发黑的棉袄,被烟头烧得只剩半截的褥子,露出棉花的薄被,还有洒了一地的菜汤,这就是冯志远口中的条件很好的宿舍 他 从教47年桃李满天下 从教47年,在宁夏回族自治区就呆了42年,冯志远一生教过10000多名学生,最有出息的已是北京大学教授,大学生数不过来 新闻提示 12月11日,一张来自上海的一万元加急汇款单送到了长春市一汽387栋73岁的冯宝珍老人家中。 “他们真的把钱汇来了!二哥,二哥,你的学生给你汇钱来了,是从上海来的!”冯宝珍老人激动地高喊着,躺在床上的一位76岁的干瘦的老人听见了,空洞的眼睛里闪动着泪花,将汇款单抓到手中反复地摸着…… 主动支教 1 东北师范大学毕业生 主动到偏远西部支教 那位干瘦的老人叫冯志远,老家在长春市双阳区。1949年考入东北师范大学中文系,他是家里5兄妹中惟一的一个大学生。1953年,冯志远毕业后被分配到了上海市男子中学,担任语文老师,在那里工作了5年。 1958年,冯志远响应国家支持边疆教育事业的号召,不顾新婚不久的妻子的反对,自愿来到宁夏回族自治区中宁县的一所中学,一年后又主动转到更偏远的关帝中学任教。 2 一口气教了四个科目 拿工资给孩子买文具 作为关帝中学教师队伍中惟一的一名大学毕业生,冯志远一口气教了语文、历史、地理、俄语4个科目,从早到晚不停地上课,和学生们一起挤学生宿舍,吃学生食堂。 由于关帝中学的学生们都是农民子弟,生活都很困难,他就从工资里拿出钱来,给学生们买书和学习用品,剩下的钱再寄回家里,常年不换新衣服。 一心向学 3 只顾着学生很少回家 至今未得到妻儿理解 这样的日子一过就是11年,期间他一直与妻子分居,以致在他40岁的时候,才和妻子生下了一个男孩,然而,他每年只有两次机会听儿子叫他爸爸,那就是在每年暑假和寒假回上海时。每次回家,儿子都哭着求他快点回来吧,可他每次都是一边答应,一边告诉妻子好好照顾儿子,因为他的心早就飞回学校了。一次儿子生病了,妻子发来加急电报让他回去,当时正好赶上冯志远班里的学生中考,他一咬牙留在了课堂上,直到学生们中考结束才从宁夏坐火车返回上海。由于冯志远常年不回家,和妻儿的关系也越来越淡,以致他至今未得到妻儿的谅解。 4 没时间治病双目失明 就凭记忆给学生讲课 1984年,冯志远突然感到眼前越来越模糊,双眼视力急剧下降,由于没时间治病,不久他在一次语文课上双目失明。那一年他55岁,学生们担心他离开学校,而他却作出了“不离开学校,不离开孩子”的决定。失明后的他,没有办法备课,就凭着记忆给孩子们上历史课。从远古时代到新中国解放,他用说评书的方式将历史讲给学生们听,成为了学生们最喜爱的历史老师。 5 被学生扶着走向课堂 直到患重病无法自理 每天早晨,都会有两名学生来到冯志远的床前,为他打来洗脸水,扶着他下床,然后拿着毛巾站在旁边,等老师洗完手后,再将毛巾递过去。上课铃声响起时,学生张涛就会牵起老师的手扶着他走向课堂,全班同学看着冯志远摸索着走上讲台,总会起立齐声高喊:“老师好!” 下课了,学生们争先恐后地扶着他,来到食堂,争着把自己碗里的菜夹到老师碗里,有的学生干脆直接喂老师吃,常常是十几双筷子同时伸出去,放在冯志远的嘴边,等着老师吃完再送上下一口菜。就这样,在学生们的照顾下,冯志远又坚持当了5年盲人老师,直到60岁退休才正式离开讲台。然而,退居二线的他,仍旧住在学校,只要孩子们需要,他就义务为孩子们辅导,直到他身患脑血栓,无法自理的那一天。 病重回乡 6 想与妹妹见最后一面 回到阔别47年的故乡 2000年4月的一天,远在长春的妹妹冯宝珍接到哥哥打来的电话:“妹妹呀,等放了暑假你来接我吧,晚了恐怕就看不见我啦。”妹妹听后泪如泉涌:“哥,你终于肯回来了,还等什么暑假,我现在就去接你!”5天后,妹妹冯宝珍坐火车来到宁夏回族自治区中宁县关帝中学,在一间狭窄的学生宿舍里,见到了自己四十多年没回故乡的哥哥。 脏得发黑的棉袄,被烟头烧得只剩半截的褥子,露出棉花的薄被,还有洒了一地的菜汤,让她无法相信,这就是哥哥每次在信里提到的条件很好的宿舍。也是在那时,冯宝珍才知道,哥哥早在一年前就已经患上了脑血栓,时常手脚麻痹无法行动,已经入院治疗一次,在双目失明实在不能再上课的情况下,才给她打来电话。就这样,在和他教过的最后一届学生们合了影后,冯志远于2000年6月4日回到了阔别47年的故乡长春。 得到资助 7 校庆时得知老师近况 几位学生邮来万元钱 2005年11月,上海市男子中学举行百年校庆,冯志远当年的几位学生认出了冯志远的老伴。得知老师已身患重病并双目失明时,便委托一位学生在长春的弟子前去探望。12月11日,一张万元汇款单从上海寄来,上面只有4个学生的姓氏。记者与给老人汇款的一个学生取得联系,这位远在上海的学生已经68岁,他叫何寅,是冯老师当年的学生,另外三人分别叫史蜀君、刘翰民、董梅荣。何寅说,冯老师在他印象里是个睿智而才华横溢的人,是冯老师第一次让他们知道了普希金,知道了俄国文学,成为了他们的文学启蒙人。现在,老师的遭遇让他们十分震惊,这些钱不多,只能聊表他们做学生的一点心意,他们希望老师早日康复,有一个康乐的晚年。 吐露心声 8 最大的愿望还是讲课 最对不起的就是妻儿 冯老师说,他从教47年,在宁夏回族自治区就呆了42年,教过的学生已有10000多人,其中最有出息的已是北京大学的教授,上了大学的人就数不过来了。说起自己这一生,老人一点都不后悔,他爱教课,爱给学生们讲故事,讲知识。 他说:“如果现在还让我当老师,我依然愿意,虽然我看不见学生,下不了床,但我还能说话,我可以为学生们讲讲历史,讲讲做人的道理。”采访最后,老人说,他这一生惟一的遗憾是太愧对妻儿,他希望有生之年能再见他们一面。 -记者手记 那一个个学生自制的小本 采访中,老人的妹妹冯宝珍费力地从一个旅行箱里拿出一个紫色小包,告诉记者,这是二哥一辈子最珍贵的东西。包里有10多本自制的袖珍小本本,翻开这些小本本,记者看到的是一首首古体诗词。这些诗是老人双目失明后,想好念出由学生们代写的。老人说,之所以保留这个,就是希望能时时感受到学生们在身边的感觉,他说自己一辈子最快乐的日子就是和学生在一起的时光,听到这里,记者落泪了…… (东亚记者 庄利铭) [1] [2] [3] [4] [5] [6] [7] [8] [9] [1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