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金理财:你是否陷入误区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1月31日17:11 中国青年杂志

  近两年,作为投资理财市场上的黑马,基金投资热居高不下,赢利效应不断积累。客观地说,这是一种比较适合年轻 人的投资项目,因为毕竟是一种新型投资理财品种,其中包含的市场元素较“老式”的股票与债券等更为丰富。但是前提也和 其他两种投资一样:你要具备一定的心理承受能力,不能因为基金市场的起伏震荡就茶饭不思夜不能寐;你的钱短期内不打算 用于买房或者结婚;你要有起码的经济头脑,算过来账……总之,这是一项新的集脑力、金钱与运气为一身的“理财游戏”, 玩之前,要做到知己知彼——

  2005年初,普通

公务员小侯拿着父母给的10万元试着进行基金操作,截止到2006年底,他所购买的基金已 经涨了150%,变成了25万元——近两年,作为投资
理财
市场上的黑马,基金投资热居高不下,赢利效应不断积累,20 06年底更产生一个前所未有的总爆发:万人空巷排队抢购基金,单只产品一天销售419亿元。

  什么是基金?简单地说,基金就是帮人买卖

股票、债券等的一种投资品种,风险和收益介于股票和债券之间。如果私 下里运作的,就叫私募基金;如果公开在社会上募集资金,由正规的基金公司来管理的就是公募基金。这里面又分为两种,一 种是封闭式基金,募集完钱后规模不变,你可以把它想象成股票,一般可以按照基金净值打折买卖;另一种就是开放式基金, 这是基金中的主流,你可以按照基金净值在银行等机构随时买卖。

  按照收益和风险从高到低排列,大体可以分为股票基金、债券基金和货币基金等。股票基金主要投资股票,它又可以 细分为成长型基金、指数型基金和收益型基金等,三者的收益和风险水平也是从高到低排列。债券基金投资债券,收益很稳定 ,但不高;而货币基金投资于到期日不超过一年的债券和央行票据等,收益更为稳定,可比定期存款略微高些,几乎不存在亏 钱的可能性。

  那么如何正确看待基金的投资回报率呢?每个涉入基金之水的人都会像小侯那么好运吗?基金投资中又存在哪些常见 误区呢?

  渠道的误区:你是否曾因周围的亲戚朋友买了一只赚钱的基金,便也跟风购买呢?你是否曾在银行办理业务时被工作 人员游说购买了一只你并不了解的基金呢?你是否曾因报纸上某只高收益基金的广告而动心?

  选择基金之前,你需要关注以下几点:

  一、要看基金公司的背景。选基金先选公司,基金公司的品牌好、知名度高、股东背景好、没有违规记录、客户服务 好等是衡量的主要标准。

  二、要看基金的业绩。如果一只基金长期以来总可以保持同类型基金排名的前列,涨的时候比市场涨得多,跌的时候 比市场跌得少,优异而且稳定,当然就是很好的业绩了。基金投资应该强调“稳”字当头,回报稳健增长的基金业绩比暴涨暴 跌的基金业绩更值得拥有。就像一只基金的广告语所说:“宁取细水长流,不求惊涛拍岸。”

  三、要看基金公司的整体业绩。如果一家基金公司旗下的所有基金产品业绩长期都不错,应该认为这个公司的整体投 资研究水平比较高。只有整体业绩优良才能证明投资团队的管理能力。

  四、要看基金公司的团队稳定性。基金业绩主要依赖于基金公司投资团队的能力,稳定的投资团队是投资者选择基金 的重要考量。如果一家公司人才经常流动,基金经理频繁跳槽,暴露出其团队内部管理和治理结构的不完善,这会给今后业绩 的持续增长带来不确定性。

  五、要看基金的风险特点。一般来讲,股票型基金收益较高,风险也较大。比较“温和”的债权型产品就更适合中等 风险收益偏好的人。在选择之前一定要考虑到自己的风险收益偏好,两相吻合才好。

  做到以上几点,你就可以“自己做主”,科学而严谨地购买一只自己比较中意的基金了。

  “大小”的误区:规模越大的基金越赚钱?规模太小的基金不可靠?

  规模大和规模小的基金,买哪个更好?其实这不能笼统地下结论。根据海外经验与国内实际情况,50亿元上下、规 模适中的基金较好。

  首先,大基金灵活性差。规模太大导致运作难度较大,仓位难以进行及时调整。一般来说,基金公司旗下的基金中如 果有大基金,通常其调仓都是在小基金调仓之后进行,灵活性明显不如小基金。

  其次,大基金获取超额收益的能力较差,因为大基金通常只能在大盘股进行配置,这时就难超越大盘获得超额收益。

  但是,太小的基金也不行,规模太小,可能就会出现过度资金配置在某个个股的现象,鸡蛋放进一个篮子里,业绩波 动性当然会加大。

  总之,在这个问题上,还是取中庸之道比较好。

  理念的误区:基金提供的是理财服务,还是发财服务?是需要冒大风险,还是首先要规避风险?是投资,还是投机?

  需要明确的是,基金的确是一种理财服务,而假若你将其简单地看作是发财之道,势必会有一些错误做法。

  最常见的是认为开放式基金具有“投机”价值。

  由于开放式基金净值一般随着股市的变化而变化。所以,许多人片面地认为买基金和股票一样,高抛低吸才能赚更多 的钱。

  其实,基金净值虽然与股市密切相关,但股市“投机”的理念却不适合开放式基金。打一个简单的比方,股票像商品 ,其价格受市场供求的影响而波动;而基金是货币,其价格由其价值决定,与市场供求没有关系,也就是说开放式基金不具备 投机性。基金投资的前提是控制好风险,因此,投资者要有一个较长时间的投资计划,才能获得理想的回报。

  第二种是一些投资者把基金当作股票,进行短期过度频繁炒作。

  实际上,基金是一种长期参与的投资品种,不宜频繁买卖。

  以2006年为例,基金投资者最多只有一次进出的时机,其中的差价也并不突出,多数人很难把握到,实际上只有 那些一直持有股票基金的投资者才是今年最大的赢家。

  这里有一点需要特别说明,买卖基金的手续费比炒股高出很多。

  一般来讲,前端式收费的基金,初期申购费是1.5%,后期的赎回费是随着持有时间的增长而递减的。很多基金公 司的规定是这样:一年内赎回的基金,费用是0.5%;一年以上,两年以内赎回,费用是0.25%;只有持有两年以上的 基金,赎回费用才是零。

  而一般来说,通过电话委托交易的股票,手续费加上印花税为0.5%,通过网络操作时,费用更加低廉,仅为0. 3%。

  由此看来,开放式基金不应频繁地申购、赎回,必须用投资的理念来操作。

  第三种是认为保本基金能完全保本。许多投资者购买保本基金是冲着“保本”两个字,认为购买这种基金能保证投资 本钱的绝对安全。

  但多数保本基金的定义是“投资者在发行期内购买,持有3年期满后,可以获得100%的本金安全保证”。也就是 说,三年之内投资者如果需要用钱,照样要承担基金涨跌的风险和赎回手续费。

  购买时机的误区:何时是购买基金的最佳时机?发行期,还是平静期?新基金收益大,还是老基金有赚头?

  在购买时机这个问题上,多数人常常会有如下两种不利投资的认识:

  一是认为开放式基金只能在发行的时候买。

  开放式基金之所以叫“开放式”是相对于封闭式基金来说的。实际上,如果认为已经发行一年多的某只基金经营效益 好,具有投资价值,也可到银行开立银行卡和基金账户,直接以当前价格申购这种基金,只是申购的费用略高于发行认购时的 费用。

  二是觉得购买新发基金比老基金更有收益空间。依据的是这样一个假设:某只新基金1元,老基金2元,同样投入1 万元,得到的份额为新基金1万份,老基金5000份(不考虑申购赎回费用)。同样涨一毛钱,新基金收益1000元,而 老基金收益才500元。

  其实,不能简单地拿1000元和500元来作收益比较,因为基金收益不仅仅只和净值相关联。要知道,能涨到2 元的基金,它能再涨1毛钱的机会要比还是1元的基金涨1毛的机会大得多,因为老基金已经经过一段时期的考验,比新基金 成熟,净值高也是由于基金管理人投资精明。

  而且当大盘处于上涨行情时,买新基金通常的收益率不会高于老基金,因为新基金需要建仓时间,建仓时也给老基金 持有的股票提供了上涨支撑。

  经常会出现这样的情况,投资者看好了某家基金公司后,一旦这家公司发行新基金就去疯抢,无视购买时机。购买之 后发现收益率不够高,又开始对基金管理团队的投资能力产生怀疑。这自然是一种不够理性的投资偏见,新与老,要在客观比 较后再买入为宜。

  基金净值的误区:基金净值越低,价格越便宜?基金的投资价值也就越大?

  所谓基金净值是指每份基金包含了多少钱。基金刚发行时,每份净值都是1元。假设一个基金筹资规模是30亿,那 么就要发行30亿份,每份净值都是1元。过了一段时间,基金赢利了0.1元,那么净值就是1+0.1=1.1元。

  一般而言,非上市交易型基金的申购、赎回的价格就是基金的净值,也就是说每份基金包含了多少钱,那么买卖基金 时就以这个价格为准。而对于上市交易型开放式基金,基金的价格还受到市场供求关系的影响,这时基金价格有可能高于也可 能低于基金净值,基金的价格与净值就不一致了。

  基金的现有净值只是基金历史业绩的一种反映,并不代表基金的未来业绩。当挑选一只基金产品时,购买的只是基金 的即期净值,而基金的远期净值变化是不可预测的,存在走高、走平或走低的可能性。因此,以当前基金净值的高低,作为是 否购买基金的依据也是有失偏颇的,并不是说净值越低,投资的价值就越大。

  基金与证券市场的变化关联度极强,证券市场股票价格的波动,都会在同一时间影响基金资产配置中股票资产的市值 变化,从而使基金净值处于不断变化之中。和股票一样,只要基金不进行实际的赎回,基金的净值就是一个虚拟的参考价格, 并不构成基金资产的实质性增加或减少。静态地看待基金的收益也是不全面的。

  善待以上几种误区,你的基金理财计划就会减少风险,但这不意味着只赚不赔,因为目前基金市场过度火爆,当老幼 妇孺都知道“基金”这个概念时,基金所酝酿的风险已经不可小视,由此,理性的理财态度显得尤为重要。(文-清扬亓昕)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