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井喜剧”的终极关怀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2月12日17:45 新世纪周刊

  林兆华认为话剧《活着还是死去》是现代版的《醒世恒言》,是对社会怪现象的拷问

  -本刊记者/张鹭

  话剧《活着还是死去》并未讨

  论哈姆雷特提出的永恒问题,而是讲了一连串的故事:在一个火葬场的追悼室里,一位因输血感染上艾滋病的青年死 不瞑目,不肯离去。直到魔术师楚辞给他致了重新编排的悼词,才平息了他冤屈的叫声。

  在他以后,被老师请人打瞎双眼而自杀的青年,因比赛失误而自杀的足球队员,因英语不合格而评不上职称的老教授 ,这些愤愤不平的灵魂,接连在楚辞荒唐而值得玩味的悼词中平安离去。最后,在一个妓女的追悼会上,楚辞被一直追捕他的 私家侦探推进了焚尸炉。

  该剧导演林兆华将其称为“现代版的《醒世恒言》”。剧中的5次致悼词,实际上就是对社会怪现象的5次拷问。不 过,这种拷问有时也会显得荒诞过度,近乎有点无厘头。比如剧中屈原的出场,居然会抱怨起某品牌的火腿肠掺了淀粉。加上 门票上“市井喜剧”的字样,以至于1月24日,这个戏在中央戏剧学院实验剧场上演时,很多观众都拿它当小品看。

  由于剧本自身的现实穿透力很强,林兆华一改自己的先锋姿态,用看似平淡的方式来执导这个戏,“如果说玩花招、 形式化,容易出问题”。舞台设计简约到极致,削弱了一般传统话剧对场面的调度。魔术的运用十分自然,并不显得突兀。

  作为《尊严三部曲》的第2部,《活着还是死去》延续了编剧过士行探讨人的尊严这个命题。之所以以火葬场为意象 ,是因为他发现“火葬场是一个比较奇怪的地方,因为火葬场参加吊唁的人去的时候,实际上把这个地方当成一个交际的场所 。好长时间不见面了,吊唁仪式上大家碰到了,仪式开始之前开始寒暄,说的跟死者没什么关系,出来之后又开始接着这些东 西,所以我觉得实际上死人在这儿没有受到尊重。”

  林兆华说,《活着还是死去》上演后,引起了文学圈的兴趣,莫言和林白来参加了戏院为该剧举办的研讨会。他认为 ,除了该剧对人的高度关注能打动作家以外,这可能与剧本在叙事上的成功有关。“一方面,它对社会问题有直接的反讽;但 另一方面,它又承载了一些终极思考。”

  “我觉得,就像金木水火土一样,这5个元素足以使生活变换成万千形态,但是都不离一个最根本的问题,这个问题 就是我们要追问的,什么是真的,什么是假的。”过士行这样解释自己的选材思路。莫言在看完剧后,赞赏过士行说,“在形 而上方面的思考比我深刻得多”。

  为了突出这种真假难辨的魔幻感,林兆华不但把魔术表演引入话剧,还在剧情上下足了功夫:扮演救赎者角色的楚辞 ,在现实世界中没有身份,住的地方是个坟场;一直在追查真相的侦探,最后却被发现是个神经病。通过这些看似荒诞的悖论 ,不断推翻观众根据前文得出的观剧经验,让观众在他构建的魔幻世界中无所确信。在过士行看来,这就是这个世界最大的真 实。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