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业投资正当时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6月12日09:36 新世纪周刊

  新的“杨百万”们往往会选择抽离部分股市资金用于自主创业

  专业性:★★★★ 资金门槛:★★★★ 普及性:★ 风险度:★★★★

  如果说2005年是创业投资的“发展元年”,那么2006年则是创业投资“普及年”。随着“赢在中国”、“创智赢家”等一系列创业栏目借助强大的电视媒体平台在全国轰轰烈烈地展开,创业投资的理念如星星之火形成了燎原之势。

  而在过去的15个月中,无数老股民在伤心、期待了将近10年之后,终于迎来了解套和期盼已久的收益。

  除去5月入市的新股民以及部分深度套牢、又过早逃离的老股民,过去的15个月中,“赢利”仍然是股市的主旋律。按照目前官方公布的数据,以一亿股民为基数来计算,15个月的“壮牛”行情中,至少创造了30万到50万个“新百万富翁”。

  在老股民中,“新百万”们往往选择抽离部分资金用于创业投资。

  2007年6月初的北京,酷热。

  位于东四环的大郊亭,一间刚开业不久的“

理财茶餐厅”里,汇集了大批新老股民。

  这个被拥趸者称为“世外仙境”的茶餐厅,就是股民创业的一个经典——既取自股市又回归股市。

  300多平米的“理财茶餐厅”(或称理财俱乐部)内,中式风格显著,但在餐厅中部的几架多媒体显示屏上不断跳跃的股票行情和餐厅墙壁上股神巴菲特的巨幅照片还是显示了这里的不同之处。

  总经理向先生不但具备多年的投资顾问背景,更是个投资多年的老股民。5月底,他已经半仓操作了,在股市里剩下的部分资金,无非是要再次感受股市的“过山车”体验。

  这个投资上百万的“理财茶餐厅”体现的是老股民的投资智慧,回顾1992年的“全民炒股”,第一代股民发财的的确很多,但到今天很多已经销声匿迹。因为第一代股民的金融专业知识大多都不是很高,不少人跟风而为。除了一部分转行做公司成功发展或保留了部分资产过安逸生活的少量个案,绝大多数人都是先一夜暴富,然后渐渐的把钱赔光或用光,现在和普通市民没有多大区别。

  第一代股民暴富但很快销声匿迹的原因有股民自身和政策、机遇的因素,也有中国当时所处的特殊时代背景的因素,它是一个时代的综合产物。今天看来,这些经历对中国的股市发展有很大的启示作用。

  杨百万说,这么多年他能屹立不倒,最重要的一点就是信奉落袋为安,赢了钱就从股市抽出来,而不是全投进去。

  在股市大幅震荡调整时期,相信已经在股票市场上赚钱的新一代股民拥有足够的智慧,而自主创业,也会在他们的人生规划之中。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