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价的震撼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7月04日16:28 新民周刊

  万科董事长王石6月12日在深圳参加第二届“海螺行动”(全称为“中英‘解决城市低收入人群住房问题’比较研究”活动)正式启动仪式时警示,中国房价涨得过快,而且持续时间很长,已经出现泡沫,“是泡沫就一定会破裂!”

  宋丁说,深圳楼市泡沫是肯定存在的,14322元的均价对深圳这座城市而言可能未必是一个离奇的高点,但涨得这么快肯定是不行的,“我们怕的不是泡沫,而是泡沫在短期内积聚和爆炸,那将带来难以想象的后果。”

  就目前的深圳而言,供求关系失衡早见端倪。2003年以前,深圳每年新增房地产开发用地都在200万-300万平方米。随后,深圳进入连续3年的土地供应紧缩期,每年房地产开发用地都控制在100万平方米左右。

  亚东他们都认为,只要这个局面不改变,房价就不可能轻易下来,因此炒家们信心十足。而中低收入的人群却望房兴叹。

  “不买房运动已经失败!”2006年,因不满持续上涨的房价,在深圳发起“不买房运动”的邹涛日前在接受本刊记者采访时十分沮丧。

  邹涛介绍,昔日投身“不买房运动”的人,已经有超过三分之一加入了楼市,“他们看着房价不断上涨,心理逐渐崩溃,年初开始追涨。”

  后悔,是这批人的普遍心态,但邹涛认为,他们不是后悔当初参加“不买房运动”,而是“对楼市回归理性失去信心,早知道现在这样疯涨,当初倒不如早点买房,说不定现在还能翻身。现在房价高涨,再不买,以后恐怕就更买不起了”。

  而“不买房运动”的响应者中,还有一些人对楼市不再关心了,“房价涨到这个程度,与他们已经没有任何关系了。”邹涛说。

  深圳市国土与房管局一名官员在接受本刊记者采访时也承认,楼价不可能在短期内回落,该局一方面正在按照市里统一部署开展打击房地产市场的各种违规行为,另一方面也在研究对中低收入家庭的住房保障。

  在20日的研讨会上,深圳市长许宗衡指出,房价上涨直接关系到老百姓的切身利益,既是对开发商社会良心的考验,更是对政府驾驭市场经济水平和能力的检验。科学、理性、依法引导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政府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对于房价过快上涨对普通市民民生的影响,不能坐视不理、不能无所作为、不能无动于衷。

  许宗衡强调,关注、解决普通市民,特别是弱势群体、低收入困难家庭的住房问题,更是政府在房地产市场调控中的首要责任,要通过经济适用房、公共租赁房、廉租房等途径,保障他们居者有其屋。

  对于下一步房地产市场调控工作重点,许宗衡的要求包括盘活土地存量、加快年度土地计划供给速度,缓解供需矛盾;加快经济适用房、公共租赁房、廉租屋的建设供给力度;规范房地产市场行为,加快房地产市场全方位监督体系的建立;促进社会和谐、加快住房社会保障制度体系建设。

  事实上,房价持续高企已经使这座城市的生态发生了很多微妙的变化,“富的更富,穷的更有怨气。”翁慧说。同时,开发商、中介与购楼者的矛盾也在不断激化,这次会议后,当地媒体不断接到购房者有关中介、开发商“收取茶水费”、“捂盘惜售”等违规操作的投诉。

  房价飙升使得人们的社会分层更趋明显,还引发了是否影响深圳竞争力的大讨论。高海燕说:“在深圳这座往往以经济指标来衡量一个人能力的商务城市,房价设立了一个城市准入门槛,深圳相信有实力的人会在这里获得创造财富的机会。这句话肯定挨骂,但也是一个现实。当然门槛过于单一,又是不公平的,可能把一部分人挤出深圳。”

  对于许宗衡的这番讲话,邹涛研究了很久,“不买房运动不是针对开发商,当初主旨就是为了促动政府扩大房屋供应品种,考虑弱势群体的居住权,在廉租房、经济适用房上承担起政府责任。”

  但高海燕、半求与宋丁,都流露出对深圳推出廉租房、经济适用房的操作性的怀疑。

  “深圳户籍人口只有100多万,一直没有放宽过,经济适用房建给谁住?对于更多没有户籍的移民,怎么甄别他是不是具有经济适用房资格?”高海燕说,“既考虑广大的弱势群体居住权,又不能因政策出台产生歧视性,这个平衡点很难找。”

  目前似乎只能以户籍作为唯一的鉴定标准,但问题是,能取得深圳户籍的往往都是优势人群,深圳此前的经济适用房大多是给了公务人员。

  “所以我一直不主张经济适用房,这是一个伪命题。”高海燕认为解决中低收入人群的住房问题更多是在高房价现象时解决一个民生问题,是一个促进和谐、稳定、正义的因素。很难说会对

商品房市场价格起到平抑作用,因为弱势群体没有成为商品房供需关系的推动力,商品房价格高得离谱,他们根本无力参与。

  “显然,大家现在最关注的,是大量没有深圳户口却渴望在深圳生活的人。”高海燕认为,“这确实是考验深圳市政府智慧的时候”。

  高海燕说,目前市场上仍有人炒作“地荒论”、“深港一体化论”,以刺激人们提前置业的恐慌,他认为政府应该参与信息博弈。

  “虽然目前房价已经很高,但大量真正的购买需求还没有得到释放。”高海燕提醒说,“在供需关系没有得到绝对改变前,千万不要轻率采取打压开发商的措施,否则只会带来成本转嫁,增加置业者成本,甚至反推房价。”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下一页]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