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进口国该为中国碳排放买单吗http://www.sina.com.cn 2007年11月19日10:48 青年参考
作者JaneSpencer ::编译邢涛
一些国家可以将高污染行业转移到别国,从而减少自己的排放量。这些国家还可从发展中国家进口成品,这样,虽然 单个国家达到了排放目标,但别国和全球的碳排放总量却增加了。 要想了解国际气候变化之争陷入的僵局,只需看看你的iPod(苹果公司制造的MP3音乐播放器)。 全世界绝大多数MP3播放器都是在以煤炭为主要能源的中国制造的。制造一部MP3播放器会向大气中释放近8000 克导致全球变暖的二氧化碳。 iPod与中国工厂生产的从玩具到钢材等上万种产品一道,引出了一个焦点问题:如果某产品是由美国公司在中国 制造,然后出口到世界各地,那么在这种情况下,中国政府是否应该为制造该产品排放的碳承担责任呢? 以往的协定如防止全球变暖的《京都议定书》,是基于单个国家来衡量排放标准,要求参与国减少其国境内的温室气 体排放,即制造国要为污染买单。但如今有一种新提法将会给美国这样的工业化国家带来额外压力,一些学者、环保主义者和 部分政策制定者认为,新的全球气候协定应考虑到每个国家的排放“消费量”。他们认为,产生碳排放的根源,是经由贸易在 全球流通的商品的生产过程——因此如果美国从中国进口iPod,美国人就该为制造它们造成的污染承担部分责任。 总部位于英国伦敦的一个致力于环保的研究机构——新经济基金会的政策主管安德鲁?西蒙斯说,随着中国碳排放量 的增加,每个人都将矛头指向中国。排放量增加的真正责任,应该归于欧美和世界其他地方的最终消费者。 今年早些时候,中国外交部发言人秦刚提醒在场的西方媒体记者说,他们所吃、所穿、所用的东西很多都在中国生产 。秦刚补充道,一方面,西方公司越来越多地在中国制造产品,而另一方面又在减排问题上指责中国。根据英国廷德尔气候变 化研究中心最近的一份报告,中国的排放量约有23%来自出口别国的产品。 “消费量”计算方法的拥护者认为,这种方法解决了与《京都议定书》相关的一个重大问题——“碳泄漏”。一些国 家可以将高污染行业转移到别国,从而减少自己的排放量。这些国家还可从发展中国家进口成品,这样,虽然单个国家达到了 排放目标,但全球碳排放总量却增加了。 “如果你的排放量受到限制,那么将高污染行业改设在发展中国家或是从发展中国家进口成品,就会变得极具吸引力 。”挪威科技大学研究员格雷恩?彼得斯说,“你进口了成品,却把污染留给了中国。” 从技术层面看,近年来美国碳排放量有所下降,这也是布什总统常常吹嘘的一点。2006年美国碳排放量降低了1.3 %,但美国卡内基-梅隆大学最近的一项研究表明,美国可能是通过将更多制造工作外包来减少其自身排放量的。 研究人员指出,随着过去10年国际贸易的迅猛发展,美国进口的碳密集产品规模出现了显著增长。研究发现,美国 进口产品中所谓的“碳内含排放量”,在1997~2004年约翻了一番。2004年,美国进口产品所含二氧化碳排放量 高达18亿吨,相当于该国2004年碳排放量的30%。这些产品中有许多来自中国。 (::美国《华尔街日报》)
【发表评论 】
不支持Flash
|